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收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应用。”
教学案例
在准备丹阳市活力课堂教学比武课《市场配置资源》时,面对教材,笔者发现其内容多,而且体系编排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形成。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体系和知识的呈现方式按部就班讲授,至少要两课时,而且知识点散乱,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笔者认为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组,围绕中心目标,根据学生实际,重构知识,形成利于学生接受,而且体系清楚的呈现方式。
教材是按照“市场调节”“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三块来编写的。为了让课本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更加连贯和合理,笔者在课本的基础上将教材结构作了灵活切割和整理:先讲“市场调节的优点”,再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我们应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自然而然引出第三块知识:“规范市场秩序”。这一调整显得自然而且合理,学生更好接受,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同时在这一调整的基础上,笔者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作了適当的删减和增添,删减了教学目标中不作要求和显得唐突多余的材料,选择和增添了有利于突出中心目标的材料。让教材成为我的“菜”,让课堂更有针对性,更饱满和有活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案例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笔者得到了很多启发。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作为“范例”,无需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
那么,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美味大餐”来呢?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给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重组教材的基础应该是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了解这份“菜”的特性。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尊重教材,把握教材,善于发现课程资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它所处的地位,前后的联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每个教师教学前的必修课。
2.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做个“选材师”,使教材为自己所用。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演出的脚本;再好的菜也只是厨师手中创作的资源。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教材,但教学不能过分依赖手中现成的课本,不能盲目地崇拜教材、迷信教参。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教材的主人,以教学目标为先导,抓住本节教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基本联系,从而选取最能体现问题本质、最具有典型性、最具有包容性和最具有可接受性的素材,建立思路更加清楚、结构更加和谐、实现目标更加便捷的教学体系。
3.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吃菜者”的特点。这是活用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根本目标。不管如何活用教材,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当代所有的教学论流派几乎都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这一思想,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生的实际状态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或删减、或丰富、或重组、或更换。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个高明的“厨师”,这是活用教材的保障。活用教材,使教学不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来解读。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用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才能打造出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力课堂。
“教材无非是例子”,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主要因素。教材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讲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智慧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必须成为教材的主人,成为“做菜”的高手。因此教师不仅要尽力把课上得头头是道,还要让学生有想象、发展的余地,使教材成为“知识链”。
参考文献
[1] 陈亚梅.活用教材 构建有效课堂[J].教学与管理,2010(9).
[2] 林静海.活用新课程教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08(4).
[3] 姚怀兰.立足学生发展,活用教材资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
(责任编辑 袁 妮)
教学案例
在准备丹阳市活力课堂教学比武课《市场配置资源》时,面对教材,笔者发现其内容多,而且体系编排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形成。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体系和知识的呈现方式按部就班讲授,至少要两课时,而且知识点散乱,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笔者认为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组,围绕中心目标,根据学生实际,重构知识,形成利于学生接受,而且体系清楚的呈现方式。
教材是按照“市场调节”“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三块来编写的。为了让课本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更加连贯和合理,笔者在课本的基础上将教材结构作了灵活切割和整理:先讲“市场调节的优点”,再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我们应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自然而然引出第三块知识:“规范市场秩序”。这一调整显得自然而且合理,学生更好接受,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同时在这一调整的基础上,笔者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作了適当的删减和增添,删减了教学目标中不作要求和显得唐突多余的材料,选择和增添了有利于突出中心目标的材料。让教材成为我的“菜”,让课堂更有针对性,更饱满和有活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案例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笔者得到了很多启发。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作为“范例”,无需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
那么,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美味大餐”来呢?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给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重组教材的基础应该是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了解这份“菜”的特性。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尊重教材,把握教材,善于发现课程资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它所处的地位,前后的联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每个教师教学前的必修课。
2.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做个“选材师”,使教材为自己所用。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演出的脚本;再好的菜也只是厨师手中创作的资源。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教材,但教学不能过分依赖手中现成的课本,不能盲目地崇拜教材、迷信教参。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教材的主人,以教学目标为先导,抓住本节教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基本联系,从而选取最能体现问题本质、最具有典型性、最具有包容性和最具有可接受性的素材,建立思路更加清楚、结构更加和谐、实现目标更加便捷的教学体系。
3.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吃菜者”的特点。这是活用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根本目标。不管如何活用教材,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当代所有的教学论流派几乎都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这一思想,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生的实际状态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或删减、或丰富、或重组、或更换。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个高明的“厨师”,这是活用教材的保障。活用教材,使教学不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来解读。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用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才能打造出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力课堂。
“教材无非是例子”,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主要因素。教材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讲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智慧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必须成为教材的主人,成为“做菜”的高手。因此教师不仅要尽力把课上得头头是道,还要让学生有想象、发展的余地,使教材成为“知识链”。
参考文献
[1] 陈亚梅.活用教材 构建有效课堂[J].教学与管理,2010(9).
[2] 林静海.活用新课程教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08(4).
[3] 姚怀兰.立足学生发展,活用教材资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