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普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它在诸多方面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PPT的应用,如何恰当地使用PPT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PPT教学方式的优点
PPT作为一种多媒体应用手段,它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有诸多优点,PPT课件组成部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对于学生来说,它直观、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老师来说,它容量大,在课堂教学中能节省大量的板书板图时间,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单一性,丰富了授课方式,课堂形式更多样化。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章节,内容抽象难懂,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能模拟出地球运动产生的各种结果。该部分的板书加板画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运用PPT的动画效果,结合教师的实物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良好的效果。
2.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它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学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分析其成因;阐明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及研究人地关系等方面。课程内容丰富新颖,涉及面广泛,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好奇心重,对新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需要应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需要运用一些动画及图片向学生展示,方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学科特点及PPT的优点,PPT的应用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PPT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PPT应用很普及,网络上的素材很多,然而我们对PPT这种教学辅助方式的定位和在课堂中的应用是否正确呢?能否完成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成的任务呢?针对自己在学生时代和教学实践中的所看到的问题,我做出总结。
3.1课件内容变为书本内容的翻版
传统的教学备课,需要在熟悉书本及课表的情况下,总结出上课所需要的思路。而应用PPT教学,需要在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运用PPT软件,呈现教学设计中的逻辑结构及信息点,牵扯到各种信息素材及版面设计等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工作量大。现在很多教参都有相应光盘,里面有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一些老师对这些课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应用于教学中,地理课件信息量大,学生难以在众多的文字和图片中寻觅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内容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必然加快教学速度,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信息,加大了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
3.2课堂随课件走
课件是教师教学逻辑思路的体现,一些新教师对课本内容不够熟悉,对自己所写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做到灵活地运用,为了避免遗忘,教学过程完全按照课件进行,整节课变成了对课件的阐述。地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是有趣味性的,如果变成对课件的复述,缺少了讲解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就会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3课件在制作上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课件中的信息量把握不准。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内容过多。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会应用大量图片、视频和相应的文字描述,内容量大,文字不够简洁。对于课件中文字的数量,一些老教师建议尽量做到6×6,即每页最多6行,每行最多6个字,尽量做到让学生轻松快速地浏览课件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版面内容主次不分。这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图片和注釋文字所处的位置及大小问题。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从网络上搜寻自己需要的图片,有些图片复制到课件中,所占篇幅很大,相应的文字解释所占的篇幅就比较小。例如在青藏高原地形特征的讲述方面,在网络上看到的相关课件,往往是青藏高原的图片占据了版面的大部分,对地形的描述就位于次要位置了,而这部分内容,图片只是起到一个辅助讲解的作用。
3.4为追求课堂气氛过分依赖PPT课件
在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方面的图片及视频,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些未曾接触过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一些新上岗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会把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的高低作为评判自己教学过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过程本身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过程,过分依赖PPT课件就变成了以课件为主体了,缺乏教师在一旁的引导讲解,学生难以在光彩绚丽的图片及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也不太好。
PPT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方式,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制作上,文字内容尽量做到简单明了,图片与文字结合,主次分明。PPT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显著,但不能一味地追求PPT教学,要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确定是否应用PPT及应用的多少。好的辅助方式只有应用到对的地方才能起到它相应的作用。
1.PPT教学方式的优点
PPT作为一种多媒体应用手段,它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有诸多优点,PPT课件组成部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对于学生来说,它直观、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老师来说,它容量大,在课堂教学中能节省大量的板书板图时间,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单一性,丰富了授课方式,课堂形式更多样化。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章节,内容抽象难懂,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能模拟出地球运动产生的各种结果。该部分的板书加板画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运用PPT的动画效果,结合教师的实物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良好的效果。
2.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它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学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分析其成因;阐明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及研究人地关系等方面。课程内容丰富新颖,涉及面广泛,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好奇心重,对新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需要应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需要运用一些动画及图片向学生展示,方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学科特点及PPT的优点,PPT的应用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PPT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PPT应用很普及,网络上的素材很多,然而我们对PPT这种教学辅助方式的定位和在课堂中的应用是否正确呢?能否完成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成的任务呢?针对自己在学生时代和教学实践中的所看到的问题,我做出总结。
3.1课件内容变为书本内容的翻版
传统的教学备课,需要在熟悉书本及课表的情况下,总结出上课所需要的思路。而应用PPT教学,需要在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运用PPT软件,呈现教学设计中的逻辑结构及信息点,牵扯到各种信息素材及版面设计等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工作量大。现在很多教参都有相应光盘,里面有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一些老师对这些课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应用于教学中,地理课件信息量大,学生难以在众多的文字和图片中寻觅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内容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必然加快教学速度,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信息,加大了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
3.2课堂随课件走
课件是教师教学逻辑思路的体现,一些新教师对课本内容不够熟悉,对自己所写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做到灵活地运用,为了避免遗忘,教学过程完全按照课件进行,整节课变成了对课件的阐述。地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是有趣味性的,如果变成对课件的复述,缺少了讲解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就会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3课件在制作上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课件中的信息量把握不准。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内容过多。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会应用大量图片、视频和相应的文字描述,内容量大,文字不够简洁。对于课件中文字的数量,一些老教师建议尽量做到6×6,即每页最多6行,每行最多6个字,尽量做到让学生轻松快速地浏览课件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版面内容主次不分。这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图片和注釋文字所处的位置及大小问题。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从网络上搜寻自己需要的图片,有些图片复制到课件中,所占篇幅很大,相应的文字解释所占的篇幅就比较小。例如在青藏高原地形特征的讲述方面,在网络上看到的相关课件,往往是青藏高原的图片占据了版面的大部分,对地形的描述就位于次要位置了,而这部分内容,图片只是起到一个辅助讲解的作用。
3.4为追求课堂气氛过分依赖PPT课件
在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方面的图片及视频,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些未曾接触过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一些新上岗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会把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的高低作为评判自己教学过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过程本身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过程,过分依赖PPT课件就变成了以课件为主体了,缺乏教师在一旁的引导讲解,学生难以在光彩绚丽的图片及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也不太好。
PPT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方式,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制作上,文字内容尽量做到简单明了,图片与文字结合,主次分明。PPT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显著,但不能一味地追求PPT教学,要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确定是否应用PPT及应用的多少。好的辅助方式只有应用到对的地方才能起到它相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