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才竞争更加激励,只有立足于市场,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论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现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实现民族富强、国家繁荣的支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环境设计师,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深入研究。
一、概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才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1、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精神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及智力支持
2、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了高校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联系,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加强环境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传统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是应试教育,更加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至于出现“高分数、低智商、低动手能力”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较差,步入社会之后,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虽然,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属于比较灵活自由的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实施素质教育,加快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下,增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优秀的成功案例,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好习惯,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采取有效促使推动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自学生进入高校校园之后,就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思想教育,面相全校师生,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类学生或者少数学生,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广泛性的教学理念。
高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聘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举办座谈会,加强学术之间的交流,在诉说各自思想观点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促进与其他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沟通交流
不同年级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也在不断变化,因而,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教学的特点等适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积极参加全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交流,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独特的人才培养之路。此外,高校管理层需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掌握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框架。
3、加快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原有的高校環境设计课程主要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主,很少涉及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统一。
环境设计专业体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对高校本专业的学生进行跨专业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思维,给学生更多的创意启发。不同的项目工程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专项模拟训练,增加考核机制,让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了解环境设计的流程,指引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归纳,创新设计思路,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4、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内容是提升高校环境设计专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与理论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联系,深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制定出从浅到深、从点到面的层层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课,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进行期末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修,直到成绩合格为止。
5、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少之又少,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6、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起着模范示范作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增加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等,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7、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虽然,我国高校以及企业管理层都已经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比如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化,浮于表面,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因而,必须加强高校校企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获得更多的社会适应时间,制定适合的人生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学习方向,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原本只专注于教学的老师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获得更多的专业体验以及感悟,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模型或者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结束语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合二为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市场发展对环境设计人员的要求,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5
[2]冯艳飞,童晓玲.基于模糊层次分斩法的商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硏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
[3]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5-7.
[4]朱弘.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5-78.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实现民族富强、国家繁荣的支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环境设计师,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深入研究。
一、概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才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1、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精神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及智力支持
2、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了高校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联系,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加强环境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传统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是应试教育,更加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至于出现“高分数、低智商、低动手能力”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较差,步入社会之后,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虽然,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属于比较灵活自由的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实施素质教育,加快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下,增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优秀的成功案例,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好习惯,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采取有效促使推动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自学生进入高校校园之后,就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思想教育,面相全校师生,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类学生或者少数学生,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广泛性的教学理念。
高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聘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举办座谈会,加强学术之间的交流,在诉说各自思想观点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促进与其他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沟通交流
不同年级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也在不断变化,因而,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教学的特点等适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积极参加全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交流,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独特的人才培养之路。此外,高校管理层需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掌握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框架。
3、加快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原有的高校環境设计课程主要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主,很少涉及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统一。
环境设计专业体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对高校本专业的学生进行跨专业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思维,给学生更多的创意启发。不同的项目工程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专项模拟训练,增加考核机制,让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了解环境设计的流程,指引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归纳,创新设计思路,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4、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内容是提升高校环境设计专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与理论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联系,深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制定出从浅到深、从点到面的层层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课,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进行期末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修,直到成绩合格为止。
5、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少之又少,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6、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起着模范示范作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增加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等,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7、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虽然,我国高校以及企业管理层都已经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比如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化,浮于表面,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因而,必须加强高校校企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获得更多的社会适应时间,制定适合的人生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学习方向,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原本只专注于教学的老师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获得更多的专业体验以及感悟,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模型或者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结束语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合二为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市场发展对环境设计人员的要求,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5
[2]冯艳飞,童晓玲.基于模糊层次分斩法的商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硏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
[3]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5-7.
[4]朱弘.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