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大纲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认真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下面,我仅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阅读教学应认真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既要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又要提高认识,增长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每一门学科,根据学科的性质,都有特定的教学任务。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从理论上对语文教学的任务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的做法却又往往偏离了他们的思想。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着重分析,轻训练,把语文课上成听故事课的现象。如教《董存瑞炸暗堡》一课时,教师重点让学生理解董存瑞为什么去炸暗堡?在炸暗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而让学生认识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这堂课,如果这样简单地去教的话,那只能说教师仅仅完成了思想教育的任务,却忽视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可以说没有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既要以内容分析为中心,还要以语言训练为主线。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按照重点训练项目,有重点的学习怎样写,怎样反映。如教《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这一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读懂这段主要写了漓江水的静、清、绿。(2)怎样写的?三个句子,三层意思。第一句,点明比大海、西湖还美;第二句,写真静,真清,真绿;第三句写荡舟江上的感受。(3)学习语言,通过朗读,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言,掌握作者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用对比的写法,第二句用排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之情。学习词句时,不仅要理解词句的意思,还要学习理解词句的表达方法,揭示推敲词语的含义,总结遣词造句的规律。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语言,发展语言。
二、朗读和背诵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书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习语文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要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和结构美。在朗读的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的语势,读出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从中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生动真实的语气,突出作者的修辞手法,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理解词句的含义,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背诵是发展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重视语言的吸收和储存,如果说理解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那么积累语言就是运用语言的基础。要发展语言,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基础,通过背诵增加词汇和句子的储备量,使自己的语言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准确鲜明。全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王有声老师,他教学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多背诵,在一次次的背诵练习中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背诵教学步骤:(1)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2)提出背诵课文的任务和要求,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背诵课文;(4)利用课前课后检查背诵的效果。
三、设计运用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层次。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有意识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如:看图,用书上的语句介绍图中的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书上的语言说一段话:模仿书上的句子写几句话等。如教《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学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三个小节之后,可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写法,想象用其它动物来说说火烧云的形状和变化,连贯地说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当前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读得不够,练得不足,分析多,训练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有意识地、自觉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加大力度,加大分量,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对此,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身历其行地把它付诸于实践。
一、阅读教学应认真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既要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又要提高认识,增长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每一门学科,根据学科的性质,都有特定的教学任务。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从理论上对语文教学的任务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的做法却又往往偏离了他们的思想。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着重分析,轻训练,把语文课上成听故事课的现象。如教《董存瑞炸暗堡》一课时,教师重点让学生理解董存瑞为什么去炸暗堡?在炸暗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而让学生认识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这堂课,如果这样简单地去教的话,那只能说教师仅仅完成了思想教育的任务,却忽视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可以说没有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既要以内容分析为中心,还要以语言训练为主线。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按照重点训练项目,有重点的学习怎样写,怎样反映。如教《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这一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读懂这段主要写了漓江水的静、清、绿。(2)怎样写的?三个句子,三层意思。第一句,点明比大海、西湖还美;第二句,写真静,真清,真绿;第三句写荡舟江上的感受。(3)学习语言,通过朗读,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言,掌握作者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用对比的写法,第二句用排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之情。学习词句时,不仅要理解词句的意思,还要学习理解词句的表达方法,揭示推敲词语的含义,总结遣词造句的规律。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语言,发展语言。
二、朗读和背诵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书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习语文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要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和结构美。在朗读的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的语势,读出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从中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生动真实的语气,突出作者的修辞手法,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理解词句的含义,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背诵是发展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重视语言的吸收和储存,如果说理解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那么积累语言就是运用语言的基础。要发展语言,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基础,通过背诵增加词汇和句子的储备量,使自己的语言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准确鲜明。全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王有声老师,他教学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多背诵,在一次次的背诵练习中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背诵教学步骤:(1)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2)提出背诵课文的任务和要求,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背诵课文;(4)利用课前课后检查背诵的效果。
三、设计运用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层次。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有意识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如:看图,用书上的语句介绍图中的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书上的语言说一段话:模仿书上的句子写几句话等。如教《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学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三个小节之后,可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写法,想象用其它动物来说说火烧云的形状和变化,连贯地说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当前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读得不够,练得不足,分析多,训练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有意识地、自觉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加大力度,加大分量,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对此,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身历其行地把它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