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可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美育
在语文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过多地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而忽视对课文中语言美、人情美、意境美、人格美的感受与领悟。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应革除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弊端,革除知识至上、分析为主的僵化模式,努力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事实上,对语文知识灌输得再多,也无法使学生的品德高尚起来;对课文内容分析得再深再透,也比不上学生感悟得来的东西有意义。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是很好的审美素材,如唐诗宋词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不要走向“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的老路子,把诗词内容撕得支离破碎后再交给学生。而《岳阳楼记》《饮酒》《离骚》等诗文,展现出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应更多地从人格美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还有不少散文、小说体现了温馨的人情美,一些作品则揭示了自然景物之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美育、陶冶情操的好材料。如果教者对之视而不见,只是津津乐道于“解词、析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那就本末倒置了。
二、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美育
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讲授,而忽视情感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山东学者曹明海先生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蕴涵了作者的美好情感,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对事业、学业的执著等,都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震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鉴赏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用智慧的眼睛发现美
文学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了艺术家们所理解把握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的美,是现实美最集中、最典型的理想化形式。因此,学习文学作品就必须深入挖掘蕴涵其中的审美价值。比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景色组合的和谐之美,反映出作者对宇宙人生深沉思索的哲理之美;老舍的《茶馆》让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同一地方陆续登场,于矛盾冲突中展现悲剧之美……这些内涵丰富的作品,都蕴涵着极为广泛的美的因素,怎能不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用心灵的共鸣感悟美
感悟,是在发现基础上的一种心灵的共鸣,是学生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引导学生感悟美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把阅读课由教师一味地讲改为自主学习交流课、赏析创意论辩课等;把作文课由学生自己写改为先“说”作文,有了交流和共鸣后再下笔;可以把语文课上成鉴赏式、合作式、探究式等课型,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让学生在个体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寻求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3.用愉悦的真情创造美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他们学会创造美。 美的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包围,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需要用纵横驰骋的思辨去探究,用愉悦的真情去创造。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读《赤壁赋》,我们能想象苏轼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景时的超然胸怀;读《再别康桥》,我们能想象徐志摩对康桥“金柳、青荇、星辉”等普通景物的恋恋深情;读《都江堰》,我们能想象作者借“太守李冰”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的深层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不管答案是否“标准”,都是他们对于审美的创造,也都是值得鼓励的。
三、在评价方法上体现美育
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让我们只注重于提高所教班级的成绩,而忽视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及人格修养。教师往往为了学生成绩排名的原因,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现在提倡教师要写一手好字,讲一口普通话,可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意义。写出的一手好字,讲出的一口纯正标准的普通话,是一种美,也可以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具备崇高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格的学生。
实践证明,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堂变成美育的殿堂,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思想丰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责 编 木 子)
一、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美育
在语文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过多地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而忽视对课文中语言美、人情美、意境美、人格美的感受与领悟。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应革除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弊端,革除知识至上、分析为主的僵化模式,努力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事实上,对语文知识灌输得再多,也无法使学生的品德高尚起来;对课文内容分析得再深再透,也比不上学生感悟得来的东西有意义。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是很好的审美素材,如唐诗宋词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不要走向“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的老路子,把诗词内容撕得支离破碎后再交给学生。而《岳阳楼记》《饮酒》《离骚》等诗文,展现出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应更多地从人格美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还有不少散文、小说体现了温馨的人情美,一些作品则揭示了自然景物之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美育、陶冶情操的好材料。如果教者对之视而不见,只是津津乐道于“解词、析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那就本末倒置了。
二、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美育
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讲授,而忽视情感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山东学者曹明海先生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蕴涵了作者的美好情感,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对事业、学业的执著等,都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震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鉴赏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用智慧的眼睛发现美
文学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了艺术家们所理解把握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的美,是现实美最集中、最典型的理想化形式。因此,学习文学作品就必须深入挖掘蕴涵其中的审美价值。比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景色组合的和谐之美,反映出作者对宇宙人生深沉思索的哲理之美;老舍的《茶馆》让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同一地方陆续登场,于矛盾冲突中展现悲剧之美……这些内涵丰富的作品,都蕴涵着极为广泛的美的因素,怎能不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用心灵的共鸣感悟美
感悟,是在发现基础上的一种心灵的共鸣,是学生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引导学生感悟美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把阅读课由教师一味地讲改为自主学习交流课、赏析创意论辩课等;把作文课由学生自己写改为先“说”作文,有了交流和共鸣后再下笔;可以把语文课上成鉴赏式、合作式、探究式等课型,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让学生在个体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寻求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3.用愉悦的真情创造美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他们学会创造美。 美的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包围,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需要用纵横驰骋的思辨去探究,用愉悦的真情去创造。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读《赤壁赋》,我们能想象苏轼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景时的超然胸怀;读《再别康桥》,我们能想象徐志摩对康桥“金柳、青荇、星辉”等普通景物的恋恋深情;读《都江堰》,我们能想象作者借“太守李冰”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的深层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不管答案是否“标准”,都是他们对于审美的创造,也都是值得鼓励的。
三、在评价方法上体现美育
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让我们只注重于提高所教班级的成绩,而忽视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及人格修养。教师往往为了学生成绩排名的原因,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现在提倡教师要写一手好字,讲一口普通话,可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意义。写出的一手好字,讲出的一口纯正标准的普通话,是一种美,也可以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具备崇高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格的学生。
实践证明,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堂变成美育的殿堂,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思想丰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