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的整合导读策略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能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意 识。但当今的中学生学习任务较多,很难抽出充裕的时间对名著进行深入有效的阅读和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先于学生对名著进行潜心研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整合阅读是对名著内容间存在联系的地方进行整合归纳,以达到高效学习名著的效果。
  【关键词】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整合阅读;理解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的阅读数量、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到了2016年部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更是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6本课外名著。名著阅读在苏州市语文中考中的比重是5分,可以说是一个较大的分值,但在整个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发现学生在阅读课外名著的过程中存有相当大的畏难情绪,无序化的阅读更是降低了名著阅读的效率和质量。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做好引导,而引导的基础是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进行深入阅读,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的思路整理。在本文中,笔者以《朝花夕拾》为例,通过安排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在陌生化的情况下对本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进行快速有效的阅读和学习。
  一、根据作者写作的时间整合阅读
  鲁迅先生在创作《朝花夕拾》之时,有着内在时间安排。比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这7篇散文都是作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琐记》《藤野先生》
其他文献
【摘要】山区小学的学生,见识比较少,语文基础知识差,指导他们写作难啊!实际接触到,发觉学生真是不会写、不愿写、害怕写。对此,本文对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展开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岁月流逝,不知不觉我在山区小学就默默工作了三十年,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科工作。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就要涉及作文教学。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许多老师都
【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师生论道的名篇。本文基于教育叙事来探析孔门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师生关系中所蕴藏的教学艺术,以教育经验分享为取向,以实践反思为载体,探究其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侍坐》;教育叙事;语文教学;借古开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
【摘要】自古以来,语文与音乐就是相伴而生的。很多童谣、诗歌、词曲,都能作为“歌曲”演唱。语文教学中恰当地选用音乐,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充满诗意,更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音乐;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和语文本来就是姊妹艺术,音乐与文章的完美结合,便是音乐借文章悦人之耳,
【摘要】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养成上具有重大贡献。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大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以生为本,以质疑探究促多元个性化阅读;授之以渔,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等手段切实提高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情境 个性化;能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小学语文这门科目中的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坎坷,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也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思维导图就可将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进行激发,并通过图画配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便于学习理解新知内容,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下文,我将对思维导图
【摘要】课堂文化是课堂上教师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尊重、关怀,它能使课堂变得自由、舒适、安心。它是课堂的重要养分,水之源,木之本。其“文化”核心就是“人化”。课堂上应举重若轻,摒弃课堂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放下教师的权威,又应举轻若重,把学生真正地放在心中,等待着陪伴着,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地发生,这才是该给孩子们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人化;陪伴;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
【摘要】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复习不是单纯机械地重温旧知识,“温故”且要“知新”,需要教师勇于探索,灵活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轻松“温故”,享受“知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复习策略;部编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复习模式下,很多老师将分数作为目标,以填鸭式、拼时间、满堂灌、题海战为形式,以期加深学
【摘要】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在你走进课堂之前,在你走近学生之前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调整你的情绪、端正你的态度,我们教师的重视、关注、激励、情感、期待都将成为学生发展性评价最重要的因素,将引领学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迈进,对学生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学生;态度;成长;评价;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倡
【摘要】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经典诗文扮演的不仅是文字层面的导师形象,还可以对小学生的身心产生多重影响。诵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更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加深经典诗文诵读对小学生的影响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身心影响  【中图分
【摘要】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目的的美育思想,提倡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具有极强的前瞻性。而散文作为“美文”之最,具备形散神聚、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等特点,蕴含着极强的美学色彩和极高的美育价值。因此,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审美乐趣,陶冶自身情感,收获思想启迪,笔者针对散文这一经典的文学体裁,结合林斤澜《春风》的教学设计案例,探讨了蔡元培美育思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