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好本职工作与接受职业培训
  在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 “工”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做好本职工作是教师的天职,接受职业培训是现实的要求,都十分重要。协调好“工”与“学”的矛盾,是搞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前提。
  1.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要“做好”本职工作,光凭在师范院校学习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点滴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工作绩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二是进行自我培训。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就只有自我培训一途了。自我培训的方式可以是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知识、现代教学设计知识等的自学,以“学”代“训”从而达到以“学”促“教”的目的;也可以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研”代“训”从而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与“学(培训)”的矛盾。
  2.接受职业培训
  1991年12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原则、任务、形式、方法、网络建设等都做了规定。1996年9月,原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在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之后,要不失时机地将中小学教师培训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目前,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便是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中小学教师接受职业培训不仅是政策的要求,而且是社会现实的需要:(1)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而完成这…·任务的关键是具有合格的师资;(2)根据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实施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前提是必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因此,对中小学教师不断地进行充电和加油,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务之急;(3)信息社会到来,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烈冲击传统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4)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都是提高师资水平,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
  教师在脱产接受职业培训期间,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充电加油;也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摆出来与同学研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学”佣“教”,把职业培训落到实处,把“工”与“学”的矛屑统——在“促教”之中。
  二、管理学员与管理自己
  在继续教育中,教学管理的对象有人、财、物空、信息等要素,但对人即学员的管理是核心和关键。
  1.管理学员
  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教学对象———学员,这是天经地义的,但管理的目的不是管、卡、压、限制和约束,以显示教师高人一等的地位与权威,而在:厂贯彻以人为本,对学员进行激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但使教学工作富有成效,使学员学有所成,而且还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发展,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使自己获得成就感,激发自己的创造欲。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就必须研究知识经济形势下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工作特点,以便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激励措施。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二十——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勾勒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正迅速成为劳动力的主体,—个国家的繁荣甚至生存将越来越依靠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他认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主要取决十六个因素:(1)要明确任务;(2)知识工作者要进行自我管理;(3)不断创新是他们任务与责任的一部分;(4)知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5)其生产力既取决于成果数量,又取决于成果质量;(6)知识工作者不是“成本”,而是“资产”, “成本”是须加控制并力图降低的, “资产”则是可增值且流动性大的,,德鲁克的观点对于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对学员的管理不无裨益,因为从广义上说学员就是知识工作者的一部分,对他们的管理应视其为教学工作中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所谓的“学生”,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尽可能协商讨论,从关心出发,以人为本,避免统得过死,人为地限制学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做法。
  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对学员的管理要充分利用班委会等民主管理和决策参与形式,但必须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现象。毕竟教师(班主任)个人才智、经验是有限的,事物发展变化却是无限的,为了提高班务工作决策的有效性、合理性,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学员在决策参与中的价值,想方设法发挥他们的专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方式,不压抑反对意见,争取人人畅所欲言,这样集思广益,决策才能深入人心,令大多数人满意。这种参与决策,既有利于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紧张与对立的局面,又有利于消除教师与学员对决策施行中的抵触心理,更有利于全体学员相互理解、沟通、互助。
  2.管理自己
  有许多教师在对学员的管理上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他们认为班务管理就是教师管学员。因此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就没有一套“管理自己”的有力措施。欲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先管理好自己。
  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经验,不断地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问题、学员管理问题,争取使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科学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1)勇于改革的品质和富有创造精神;(2)审时度势的机敏品性,善于获取各种信息,对教改动态反应灵敏,对学员管理决策反馈及时,头脑清醒;(3)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善于接受新的观念;(4)具有爱学员、识其才、育其才的美德;(5)性格的外向性;(6)果断的作风;(?)主导型(自主型)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强,不循规蹈矩,喜欢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先思而后行;(8)T型的知识结构,即专与博相结合。
  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既是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与学习的“伙伴”;中小学教师既是进修学校的学员,又是进修学校教师的实践源泉。一个在教中不断完善自己,——个在学中不断充实自己。这样,管理学员与管理自己的矛盾便统一在互相促进之中了。
  三、经验教学与科学教学
  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有两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即经验型和科学型。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们对这两种模式研究不透,认识含糊,教学工作往往走向极端,认为经验型教学最佳而受到无限崇拜,以至拒绝科学型教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普及化,许多人又转而极力推崇利·学型教学而拒绝经验型教学,仿佛唯科学型教学是真,其他为假。在此,有必要分析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利与弊,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及适用范围。
  1.经验型教学模式
  所谓经验型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个体或群体的经验作为教学行为的准则。这种教学模式重视经验的价值,重视个人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要求较高。即要求教师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敏锐的预见能力,能把握教学中带有趋势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对突发性事件提出有效的处理原则与方法,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和决策。这种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教学年限,认为经验随教学年限的增长而增长,教学绩效也随之提高,即教学绩效二经验x知识x能力。经验教学模式不好吗?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也无论科学技术如何高度发展,经验不仅永远是教师的宝贵财富,而且是教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继续教育教学中,它更是有决定性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主观上讲,如果教师自信,满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看不到新情况、新问题,不学习和研究,经验就会老化、僵化,财富就会变成包袱。随着年龄增长,老师的精力、智力、体力可能衰退,产生心理惰性。从客观上讲,经验往往具有时空的局限性,例如八十年代成功的教学经验在知识经济来临时就未必再有适应性。
  2.科学型教学模式
  科学型教学模式强调——切教学行为和教学措施应以教学规律或科学理论为指导,要求用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手段,如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估、教育诊断等,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绩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绩效:理论x方法x素质。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系统科学的兴起,为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原则、手段和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思想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自动化。但是,科学型教学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首先,科学型教学模式尚不能对方针政策的制定进行研究,在我国,方针政策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属于政治因素;其次,科学型教学模式注重逻辑分析,强调理性和因果关系,而在教学实际中有大量非逻辑因素,如经验、情感、意志、习惯、灵感、直觉、创造性、机会等,这些至少目前是无法按科学型教学模式进行定量描述的;最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的行为难以进行十分精确的定量研究。
  根据我国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的实际水平和教师的素质现状,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和适应范围,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构建一种实事求是、优势互补的各有不同侧重与适用领域的综合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是建立在政府、专家、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作用的教学研究机制基础上,使经验型教学模式和科学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重视经验型教学模式的作用,不断增加科学型教学模式的成份,致力于提高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教学理论,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把我国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今天,第六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在贵阳市隆重召开,请允许我代表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联合发起的“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年会,在国内继续教育领域产生了广
期刊
继续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开启  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从国际  国内众多成功的大公司、大企业  的发展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它  们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已经融人到  公司的整个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  之中,而且大都建起了科学、严  谨,高效的企业继续教育体系。我  国的企业经过建国来几十年的发  展,从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度,一系列继续教育标准和制度  的确立、应有的保障措施和具体  的实施等方面看,都
期刊
推动继续教育法制化进程,开创依法治教新局面”专题——  编者按:法律是制库的保障。长期以来,国内务省、市、地区相继以各种形式颁布、制订继续教育法规、条例,对继续教育对象;时间、组织形式和经费来源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与明确,在依法治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与贡献。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继:续教育立法;缺乏权威的法律制度保障,这也给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影响。在当前,
期刊
一、2007年全省培训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一)实施“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公务员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1.“千名乡镇长培训工程”成效显著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人事厅和成都市人事局共同组织,集中两个月时间,在成都分8期培训了1005名乡镇长。这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对乡镇长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副省长郭永祥到培训班与乡镇长们座谈。培训紧紧围绕
期刊
教育创新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继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因其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更能也更需要体现创新性。因此,进—步认识、把握和实施教育创新,将人类的积极创造成果不断运用到继续教育活动之中,不断地探求继续教育观念思路的创新、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继续教育运作机制的创新、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的创新,对于实现继续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实
期刊
编者按: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需要与内在要求;本期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对策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有调查研究、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现予以集中刊发,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
期刊
摘 要:“双高计划”建设赋予了高职院校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成为“双高计划”建设的重中之重,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于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对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立足内需、突出重点、有力有序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发展平台,坚持“引育并举”、协同发展等四方面建议,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高职院校来华留学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来华留学政策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战略规划,加强政策执行,助推云南高职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云南高职院校;来华留学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
期刊
培训真的有效果吗?乍一听,觉得可笑,谁居然问这么无聊的问题,这还用问吗?当然有了,而且不是一点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培训经理抱怨老板不重视培训,不重视培训部门呢?又为什么每次公司预算执行有问题时,总是首先想到削减培训预算呢?又为什么培训部门在公司的地位往往不是很高呢?又为什么那么多的员工培训之后与之前也没多大区别呢?难道这一切不值得反思吗?  对于以上一连串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
期刊
一、充分认识人才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培训。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和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毛泽东同志把培训作为培养造就干部的重要形式。在战争年代,他领导我们党先后创建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抗大、陕北公学、鲁艺等学习培训机构,并建立了干部受训制度;在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时,他针对不同程度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