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完美数学课堂的追求

来源 :当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培养。作为数学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找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
  1 煽情——拨动“兴趣”之弦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理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能够满意地解决。《标准》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就必须充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煽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新知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1.1 谈话煽情, 乐在其中
  一堂课的开头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新课设计中必须重视“导入”这一环节。新课导入如果能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定旨、思维定向、情感定调,就能使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能动地参与学习。
  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采用激情谈话引入新课。课一开始,我满怀激情地与学生进行了谈话。我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三件事,好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好!”我接着说:“第一件事是算出我们班的卫生区有多大,行吗?”学生信心十足地答到:“行!” “第二件,讨论几个问题,能不能积极动脑发言呢?”学生响亮地回答:“能!”“第三件,帮学校算出面积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愿意吗?”学生欣喜地回答:“愿意!”这样,教师用激励简洁的谈话,使师生情感互动,心理交融,形成了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始终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1.2 创境煽情,乐此不疲
  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我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了多种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师生对口令、小鸽子送信等游戏。课件出示题目,左边是7的口诀,右边是算式,请小朋友扮演聪明的小鸽子去送信,把左边的口诀与右边的算式相对应,大家看看小鸽子送对了吗?在游戏中让学生戴上“小鸽子”的头饰,播放轻音乐,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赏识——拉近“情感”之距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人肯定和赏识的欲望,小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就更为直接,更为强烈。学生特别是在得到教师赏识的良好情绪体验下,必将对面临的问题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2.1 课堂赏识,激起共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目标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因此课堂上学生学得怎样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给予积极的肯定和会心的赏识,让学生学习在课堂,成功在课堂。对学生不同的意见或是不成熟的回答,教师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只要你思考了,你就成功了。”所以对于正确、不正确的回答,都要给予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激励,如当学生较好地完成任务时,教师就要及时鼓励:“你完成得真棒!”,“你的想法和老师一样。”当学生的思维有创意时,教师可表扬:“你真了不起,你想到了老师还没有想到呢!”“老师佩服你!”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完善时,教师可激励:“你回答得不错,还差一点点,再想想。”……当学生回答不对时,也不要忘了激励,既要让学生兴高采烈地站起来,更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地坐下,使学生心中一直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让成功的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2.2 作业赏识,春风化雨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作业批改时,可采取等级加赏识短语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学生作业整洁、美观,就批上“美!老师非常喜欢你的作业!”“你的作业很漂亮”学生解题富有创意就批上“解题小能手”“你真会动脑筋!”;如果做错了,可批上“没关系,你再认真想想,老师相信你能行!”等等,这些赏识短语虽短,却饱含人文关怀,富有针对性和激励性,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展示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从而激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主动地快乐地学习。如:我班上原有一位学生平时写字非常糊涂,本子又脏又乱。我多次找他谈心、也跟家长联系了好多次,但收效甚微。有一次他的作业字迹比以往工整了许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批上“原来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老师喜欢这样的作业!”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竟改变了他学习数学的态度,第二天他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也做得更认真了,当时我十分惊喜,“赏识原来如此美丽!”。
  3 互动——树立“自信”之心
  《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说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数学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在自信中学习,在成功中发展。
  3.1 讨论互动,说中领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折出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并用涂色部分表示出来。一个学生说:“我把一个圆分成四份,每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错,应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才是这个圆的四份之一。”该生还在平均分这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我积极肯定了他的观点,在如此宽松、民主、自由、讨论互动的氛围中,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辩论,不仅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又激活了思维,树立了自信。   3.2 操作互动,做中理解
  操作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开展的活动,是学生深度思维的表现。每个操作过程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互动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如教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成几个操作组。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操作的数学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发现到: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老师再通过机体的操作,经过了师生的互动,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操作互动,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体验——开启“成功”之门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成功体验是学习效果的一种正反馈,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要素,也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功体验,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发现数学知识、总结数学规律、培养数学素养。
  4.1 创造体验,开发潜能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究,不要拘泥于用教师讲解的或者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通过 “再创造”,对学习的内容就能真正理解,并且能灵活运用。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可出示下面的探究题: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6.28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便能想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也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冲动,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4.2 生活体验,感受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比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知识后,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老师的客厅有32平方米,要铺上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磁砖,需要买多少块砖呢?通过让学生对这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之,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并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愉快的课堂,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数学,拥有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让学生尽量凸现自己,学生就一定能真正获得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作为担任小学数学教学的我,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索这个问题。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我想,必须要注重这几个方面:1、课前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施教更是如此;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魂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基础学科,而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科学,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素质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在阅读教学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就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谈一己之见,做抛砖之举。  1 以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为指导  《语
期刊
【摘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语音教学中渗透语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自我”得到表现;课前预习,养成习惯,课后复习,形成规律。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堂效率;策略  农村中学远离城市,学生的生活圈子小,视野狭窄,平时使用英语的机会极少;加之大多数的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监护,学习的主动性很差,英语学习便主要依赖课堂了。英语课堂教
期刊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人是视觉动物,认识事物都是最先通过直观感受,而多媒体的作用正好顺应了这一规律。多媒体的应用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它们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
期刊
教学格言:努力以自己的教学美,开启学生学习的乐与思,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我们教师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或不情愿学习。要让学生实现这些变化,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优化初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开发  “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
期刊
《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充分关切和呼应家长、社区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对家长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的诸如意见,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予以解决和回应。  “家、校、社”的通力合作,是现代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环节,也是基层学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工作。位于普陀区西北部的桃浦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居民整体素养不高,家庭教育缺失,也使桃浦社区一度成为本市案发率和事故率高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桃浦地区基础教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受到了“生成”需求的极大挑战: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这个预设的教学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一矛盾体的关系,科学而艺术地加以把握,使两者能共舞,从而营造出魅力无限的课堂。  【关键词】[关键词] 预设 生成 有机融合 生命活力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成绩直接影响了其语文成绩。《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却是:学生怕作文,教师怕判文。  上周,笔者所带的班级写了本学期第一篇作文《人生需要多回头》,本人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构思不够新颖,选材落入俗套,语言贫乏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