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具的研发、使用与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入课题的探索性实验数学教学
  实验教学以实验的方法完成这一教学过程。如在讲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知识之前,用两个已制好的“等角”(铁板)去拼揍、绑结。如图1所示:
  从拼结过程中发现好象“AB∥CD”,且“平行”中孕育着“等角”即拼1-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等”,拼1-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至于这种模糊的发现是否正确,可待继续思辨、推理证明。
  如图2所示:这是另一种摆置示意图,这是否意味着“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角的相等”呢?那么,是否具备这个前提条件后,这两个角始终相等,而没有别的情况呢?再去试验摆置。此时,其中一个角可制成有固定支点的两木板(铁板亦可),便于能改变其角度数的大小。
  如图3所示:很明显,∠α≠∠β,整理证明得:∠α+∠β=180°于是进一步引申,如图4所示:∠α+∠β=180°,又得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当然,也探索清楚“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于另一个角两边,则这个角相等或互补”再如定理“一个角的两边垂直于另一个角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引入、发现、猜想、探索、实践。展示实验器具,如图5
  a、b:量角器,F手柄E底座,NM⊥OF,A、B为小铁球。操作:缓缓抬起OE杆时,会发现始终∠α=∠β,至此,已完定理的一半,那么是否仅此一结论呢?探索实验:用两个已制好的“直角”去拼揍。最后,基本探索清楚两角的关系——相等或互补。
  2.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验化
  如“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性质、定理”的教学。要求:学生们用细铝线折一个已知三角形(△ABC)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尽量采用不同的折叠依据(如边、边角),看谁抽象的方式方法最多。
  折法①:三边分别相等法。
  折法②:边角边相等法。
  折法③:角边角相等法。
  评点分析:以上几种做法抽象出“SSS”、“SAS”“ASA”,然后,把它们分别作为判定公理,再做一些例题以利用判定公理。
  3.教育教学的深化引申拓展阶段的实验性创新教育
  初一数学引入“负数”后的四则混合运算及“正负数的数学意义”知识学生较难把握。故在此知识体系交代阶段,可以研发制作“工具”。对“a+b”型的计算,用副尺的零刻度线对齐主尺上的“数”线,再看副尺上的加“数(b)”线对齐的是主尺上的数为几,则为混合运算的结果为几。例如“-3+5= ”,“5+(-3)= ”。再如圆拱形高h求对应圆形半径R,R■
  ①摘自于《辞海》——球径仪。
  4.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验法途径
  实验数学教学法此一运用则突破数学思维的定势,实现跨学科的拓展,以开放性,联想性来塑造和培养创新素质。
  例如,用弹性绳来研究“距离”问题,能量最低原理(弹力作用)使弹性绳尽可能的短——最短。
  (a)两点A、B间线段最短
  拉紧于A、B两点的弹性绳在其弹力作用下“拉直”弹性绳、数学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证明之。
  (b)张村、李庄河道处铺设水管的最短设计与实地堪测
  用力将跨过A、B两点的绳子拉紧,最后稳定后小车所在位置即为建筑抽水站的最佳位置(即铺设管道最短),(同时还可借此来探索“对称图形”的条件,反射定理的内涵),而数学是在对称图形的基础对此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解决的。
  (c)长方形上两点间沿表面的最短距离
  跨A、C两点用力拉紧弹性绳,在最后稳定后跨过一楼的B点,此AB、BC段即为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而数学是借展开平面图来解决的。
  注:当然以上“最短距离”问题的解决,亦可作为数学相关知识的引入、探索、发现的教育素材。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研究的共同价值取向,其宗旨是优化和释放课堂教学各种要素的潜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坚持如下三种追求:  一、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求真理念  1.教师的职业动力,直接决定着他的教学效度。如果教师把这个职业只看成是谋生的手段,他对教学工作必将缺乏激情,课堂教学将很有可能常常行走在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沼泽地,总体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果教师将三尺讲台
期刊
体育游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农村体育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体育准备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活动开身体,进入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由于农村学生素质、体育设施在各方面不比城市好,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一特点,做了一些如“叫球跑”游戏:将学生分成篮球、排球、足球……教师叫到“篮球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很多时候已习惯于面对学生,站在讲台上想问题,而当我们重新坐在教室里,像学生一样听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产生很多想法,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一一做学生的感受。这正可谓位置、角色决定思考的角度吧。  我们常说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有效的教育教学,而判断是否为有效的教学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最终的着眼点应落在学生的主体性上。因此,让老师们充分体验做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让昔日讲台上的精英们做回学生
期刊
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一、运用激发情趣的方法导入课文  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不久前,笔者上法布尔的《蝉》,课上介绍了蝉的知识,说蝉的俗名叫“知了”古人叫“蜩螗”,它是诗中常见的寓体,还是治病的良药;再由科学家研究蝉的目的,讲到人类与昆虫的关系,介绍了仿生学、鸟儿
期刊
数学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利,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情境导入与生活“链接”  要想创设一个服务课堂教学的好情境,必须要有情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所设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
期刊
先学后教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所谓先学后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主动掌握、运用知识、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学习。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先学后教的一些体会。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期刊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合作性等科学素养成为了新课程化学实验改革实践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实验主体的转变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是,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实验,考试时学生背实验。有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发现“异常”现象时视而不见或者一句“药品过期”敷衍了事。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尽量把实验交给学生去做,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的潜
期刊
本文将结合教学的实际应用,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和创新。  1.焦耳定律应用实验的改进  改进的核心:将镍铬合金丝当做锯条使用。  为了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现创设一个实验目的:将泡沫塑料切成整齐精致的小方桌。可以先让学生探索方法,学生肯定会用小刀,锯条切割,虽然也切割了,但是表面凹凸不平,有效的方法是用焦耳定律的实验原理进行切割,电路如(图1)连接,A,B接线口处连接合金
期刊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帮助并把后进化转化为中等生是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找准原因、寻求转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语学困生的内部成因  1.在七年级时,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从一开始是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接着,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彻底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不再为应付考试而教,学生不再为应付考试而学。但并不意味教师就轻松了,相反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因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都离不开课堂,因此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改变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分层施教,分类指导是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