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日趴”(party)、“万圣轰趴”(home party)、“长推打帕(par,高尔夫球术语)秀投篮,三年级生姚明不一般”1,音译词正在劈里“啪”啦地向我们涌来。是洪水猛兽,还是语言的清新剂?论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其实,音译的历史源远流长,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指的就是五种情况下存梵名、取音译。本文撷取音译的趣例两则2,一睹音译的风姿与魅力。
一、音译词:从清华园、西南联大到香港大学的迎新营
音译词在大学校园颇受青睐。西南联大学生许渊冲在《似水年华》一书中回忆教授们的谐趣:
当时联大学生课后爱打桥牌(Bridge),潘家洵先生把Bridge音译为“不立志”,真是音义俱合的妙译。
……
皮名举教授讲古代史时,把埃及女王克柳芭(Cleopatra,今多译作克丽奥佩特拉)叫做“骷髅疤”,说她的鼻子假如高了一点,罗马大将安东尼就不会为了爱她而失掉江山,西洋史也要改写,讲得非常有趣。
大学教授们妙译迭出,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们也不甘示弱,音译词在当年的清华园同学间同样流行。季羡林先生1932年9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新同学入校办理手续的第一天,挺胸歪帽不顺眼者颇不乏人。体育馆内大行其Toss(注:Toss即“拖尸”,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老生捉弄新生的一种活动。原意为四个人拽起一个人的四肢向空中抛的动作,后演变出多种花样,包括“搜索敌军”、测“肺呼吸量”、“吃苹果”、“丈量精确度”、“鼻力测验”等等),共有十三项之多。(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青岛出版社,2015年,页96)
“拖尸”两字,带着几分阴森恐怖的同时,大学新生任人“宰割”、被横拖倒拽的“惨状”纤毫毕现、惟妙惟肖。
这一做法在香港的大学得以延续。每年开学季,香港高校都会举行迎新营活动,其中的“虾薯文化”近来引发争议。虾薯即英文harsh,意即对人苛刻、刻薄,这里指大学迎新活动中的“整人游戏”。与“拖尸”相比,“虾薯”诙谐生动,更接地气。只是香港个别高校迎新活动出格、甚至挑战社会公德底线的不雅行为,让“虾薯”文化走了形,变了味,实在可惜。
二、笔名与音译
文人墨客的名字或笔名与音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傅月庵、陈布雷、辛丰年、张爱玲这几个名字都与音译有关。
陈布雷为《天铎宝》撰稿时署名“布雷”,并解释出自英文“bread”:
然布雷二字,实太浅露而不雅,友人中常有询命名之意义者,其实余以此二字之别署,乃在高等学校为学生时同学汪德光君为代拟者,盖余此时面颊圆满,同学戏以面包孩儿呼余(忆为邵振青所创始),由面包而bread,再由译音而改为布雷。(《陈布雷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9年,页47—48)
张爱玲名字中的“爱玲”则来自英文名Eileen:
十岁的时候,为了我母亲主张送我进学校,我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到底我母亲像拐卖人口一般,硬把我送去了。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她一时踌躇着不知道填什么名字好。我的小名叫,张两个字嗡嗡地不甚响亮。她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她一直打算替我改而没有改,到现在,我却不愿意改了。(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页32-33)
单德兴在评论张爱玲的美国文学中译时指出:换言之,她的小名是“张煐”,英文名为“Eileen Chang”,而闻名遐迩的“张爱玲”竟然是“翻译”,而且是“胡乱译”的。以后见之明来看,这则中英互译的“正名”轶事,成为她后来译者角色的预言/寓言。(单德兴:《翻译与脉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46)
张爱玲译作不少,自译和翻译他人作品均有涉猎。前者如《秧歌》、《赤地之恋》、《五四遗事》、《怨女》四部英文创作小说的汉译,以及《金锁记》等中篇小说的英译,后者包括《老人与海》、《爱默生选集》等多种体裁美国作品的翻译。单德兴将这一“中英互译的‘正名’轶事”作为张爱玲日后游走于两种语言之间,将自己的作品娴熟地进行中英文转换的先兆,“后见之明”是自谦,实乃高明之见。
张学良同样把英文名书写成汉字,其间折射出的,是深深的故国之思。黄发有写道:
Peter是张学良的英文名。在一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70年在台湾印刷的《新英文圣經》(The New English Bible)中,张学良用中文签署“七十岁生日 李俊卿先生所赠 庇忒”。从这些字迹当中,能够依稀感受到张学良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彷徨,将英文名音译为中文,折射出张学良内在的无奈。(黄发有:《藏书票里有回响》,《书屋》,2016年第2期,页61)
由是观之,音译焉可小觑。
1. 新华网2016年10月21日体育新闻标题。
2. 关于音译的更多研究,可参见金其斌发表于《东方翻译》(2010年第6期,2013年第1期,2014年第4期,2016年第1期)的系列论文。
一、音译词:从清华园、西南联大到香港大学的迎新营
音译词在大学校园颇受青睐。西南联大学生许渊冲在《似水年华》一书中回忆教授们的谐趣:
当时联大学生课后爱打桥牌(Bridge),潘家洵先生把Bridge音译为“不立志”,真是音义俱合的妙译。
……
皮名举教授讲古代史时,把埃及女王克柳芭(Cleopatra,今多译作克丽奥佩特拉)叫做“骷髅疤”,说她的鼻子假如高了一点,罗马大将安东尼就不会为了爱她而失掉江山,西洋史也要改写,讲得非常有趣。
大学教授们妙译迭出,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们也不甘示弱,音译词在当年的清华园同学间同样流行。季羡林先生1932年9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新同学入校办理手续的第一天,挺胸歪帽不顺眼者颇不乏人。体育馆内大行其Toss(注:Toss即“拖尸”,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老生捉弄新生的一种活动。原意为四个人拽起一个人的四肢向空中抛的动作,后演变出多种花样,包括“搜索敌军”、测“肺呼吸量”、“吃苹果”、“丈量精确度”、“鼻力测验”等等),共有十三项之多。(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青岛出版社,2015年,页96)
“拖尸”两字,带着几分阴森恐怖的同时,大学新生任人“宰割”、被横拖倒拽的“惨状”纤毫毕现、惟妙惟肖。
这一做法在香港的大学得以延续。每年开学季,香港高校都会举行迎新营活动,其中的“虾薯文化”近来引发争议。虾薯即英文harsh,意即对人苛刻、刻薄,这里指大学迎新活动中的“整人游戏”。与“拖尸”相比,“虾薯”诙谐生动,更接地气。只是香港个别高校迎新活动出格、甚至挑战社会公德底线的不雅行为,让“虾薯”文化走了形,变了味,实在可惜。
二、笔名与音译
文人墨客的名字或笔名与音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傅月庵、陈布雷、辛丰年、张爱玲这几个名字都与音译有关。
陈布雷为《天铎宝》撰稿时署名“布雷”,并解释出自英文“bread”:
然布雷二字,实太浅露而不雅,友人中常有询命名之意义者,其实余以此二字之别署,乃在高等学校为学生时同学汪德光君为代拟者,盖余此时面颊圆满,同学戏以面包孩儿呼余(忆为邵振青所创始),由面包而bread,再由译音而改为布雷。(《陈布雷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9年,页47—48)
张爱玲名字中的“爱玲”则来自英文名Eileen:
十岁的时候,为了我母亲主张送我进学校,我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到底我母亲像拐卖人口一般,硬把我送去了。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她一时踌躇着不知道填什么名字好。我的小名叫,张两个字嗡嗡地不甚响亮。她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她一直打算替我改而没有改,到现在,我却不愿意改了。(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页32-33)
单德兴在评论张爱玲的美国文学中译时指出:换言之,她的小名是“张煐”,英文名为“Eileen Chang”,而闻名遐迩的“张爱玲”竟然是“翻译”,而且是“胡乱译”的。以后见之明来看,这则中英互译的“正名”轶事,成为她后来译者角色的预言/寓言。(单德兴:《翻译与脉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46)
张爱玲译作不少,自译和翻译他人作品均有涉猎。前者如《秧歌》、《赤地之恋》、《五四遗事》、《怨女》四部英文创作小说的汉译,以及《金锁记》等中篇小说的英译,后者包括《老人与海》、《爱默生选集》等多种体裁美国作品的翻译。单德兴将这一“中英互译的‘正名’轶事”作为张爱玲日后游走于两种语言之间,将自己的作品娴熟地进行中英文转换的先兆,“后见之明”是自谦,实乃高明之见。
张学良同样把英文名书写成汉字,其间折射出的,是深深的故国之思。黄发有写道:
Peter是张学良的英文名。在一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70年在台湾印刷的《新英文圣經》(The New English Bible)中,张学良用中文签署“七十岁生日 李俊卿先生所赠 庇忒”。从这些字迹当中,能够依稀感受到张学良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彷徨,将英文名音译为中文,折射出张学良内在的无奈。(黄发有:《藏书票里有回响》,《书屋》,2016年第2期,页61)
由是观之,音译焉可小觑。
1. 新华网2016年10月21日体育新闻标题。
2. 关于音译的更多研究,可参见金其斌发表于《东方翻译》(2010年第6期,2013年第1期,2014年第4期,2016年第1期)的系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