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俗东渐 改革易俗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道光二十五年五月(1840年6月)鸦片战争失败至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前后共72年,是清朝统治由衰落逐渐走向灭亡的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列强的侵入,西方的生活习俗也逐渐被引入中国,使得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随着西方生活习俗的引入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西俗化。
  
  一
  
  清后期的风俗因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发生了重大变化,考察这一时期汉族社会风俗文化的变迁,主要有两条鲜明的特征:
  (一)西俗东渐
  西方的生活习俗通过洋货带入、传教宣扬、租借展示、出洋考察和大众传播这五条途径传入中国。洋货作为西方文明的一种物质载体,在进入中国的时候,把西方生活方式也带入了中国,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原有的传统色调之外增添了一些清代后期的色彩,并影响和改变着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国人固有的习俗文化;西方宗教的传入,使一部分国人改变了信仰习俗,外国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使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得以传播,促使国人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传统观念,对接纳新事物摈弃旧习俗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外国侵略者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口岸建立的租界,成为国人窥视、模仿西方生活习俗的窗口;大众传播媒介对西洋风俗的评介,使人们大开眼界,并帮助人们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习俗风尚;一部分有幸到国外游历、出使、留学、考察的中国人,归国后不仅用日记、游记,而且还用现身说法来介绍、传播刚刚从西方学来的新习俗。
  这一切,对国人社会风俗文化的开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使得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尚新崇洋的趋向。社会上穿洋服,习洋文、用洋货、行洋礼,一切以“洋”为时髦。其次,传统习俗观念有所更张。中国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士大夫耻与商人来往。西方思想传入后,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商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社会风气的移易,发生了巨大影响。
  (二)改革易俗
  在“西俗东渐”潮流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开始更新,封建性古时习俗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男耕女织、重农抑商的淳朴民风日渐式微,传统礼俗发生了变化和解体。在清代风俗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天平天国的“礼俗改革”和戊戌维新时期的“天下移风”,中国社会风俗逐步向近现代化方向变迁;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俗改革更是使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有了突变性发展,并使之逐步进入了现代化时期。这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为整个中国社会风俗文化的变迁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社会风俗为之一新。
  这一时期,社会风俗的新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消除或化解了满汉畛域,风俗文化进一步融合。光绪三十三年,清廷下诏令,命令彻底化除满汉畛域,勿存成见。清廷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但客观上对满汉风俗的融合有着积极作用。第二,兴办女学,提高妇女地位。1898年6月1日,“中国女学堂”正式开学。1907年,朝廷正式颁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中国女子的教育终于取得合法地位。这对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习俗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同时也是中国人观念的一次更新。第三,禁烟戒赌,改造恶风陋习。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又进行了一次禁烟活动,这次运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规模大,措施有力;到了辛亥革命爆发时,社会上吸食鸦片的恶习已经基本上得到革除。第四,剪辫易服,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清后期的维新志士们将剪辫易服、提倡新的生活方式作为民族主义与自由权的所在,借以激发人们的反清情绪。他们采取的这种措施,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响应。由此可见,中国的风俗文化在西俗的冲击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
  
  在西俗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以及岁时风俗等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在继承自身一些传统习俗的同时呈现出了千年未有的新风貌。现主要以清后期中国生活风俗方面的变迁来加以说明。
  (一)服饰风俗
  清后期服饰风俗变化显著。“禁头变服”,恢复“汉官威仪”和接受西方文明的“断发”、“易服”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呼声。这种变化,就风格而言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风格为主,但在传统风俗之外发生了“去朴从艳”、“尚简求便”的变化;第二阶段以变化为主,是近代服饰风俗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着“一变从新”的时代特征。两个阶段的衔接点大致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变化的幅度又因性别、职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清末服饰习俗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剪辫易服”的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
  清后期男子服饰受西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西装的流行。虽然男子的长袍马褂、剃发留辫基本格局还在,但民间服饰风俗已明显出现了改良。至辛亥革命前,西装革履和长袍马褂已并行不悖。而女子服饰受西俗影响主要体现在当时出现了西洋布制成的各种女式衣裙,如 “洋印裙”、“满花裙”、“鬼子栏杆裙”、“一块玉裙”等。
  (二)饮食风俗
  鸦片战争以后,在西俗东渐的大潮驱动下,中国社会的饮食特点主要是社会上出现了中西餐并行、士大夫以西餐为时髦的风俗。此时,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外国菜馆越开越多,西餐逐步得到汉族社会上层人士的喜爱。清末,食西餐已成为了有钱人的时尚,如在北京,会见亲朋好友,往往到“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
   (三)居住风俗
  清后期,民居风俗的发展和演变有两个特点:一是散落在广大乡间集镇以及偏远地区的县城,除了极少数地方建有欧式教堂建筑外,绝大数多还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延续,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二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受到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新式民居,体现出西化特征。
  鸦片战争前后,在西人高楼大厦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开始建造西方或半西方式的建筑,出现了“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中国风俗史》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四合院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另外,还出现了一种民居建筑的新形势——里弄,许多里弄一式二层楼房,中间留出了笔直的通道,其西式的景观与旧式小巷形成鲜明的对照。新结构的出现带动了建筑材料的革命。清后期,钢铁、水泥、机制砖瓦、玻璃陶瓷等都成了新兴的极有前途的工业。
  (四)交通习俗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清后期的交通风俗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发生巨大的改变。许多商埠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清末出现了火车、汽车、电车、摩托车、人力车和西式马车等。这些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引进不但弥补了传统交通工具的不足和局限,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清裨类钞》一书中对中国人乘坐马车心态有详尽的描述,说上海人乘坐马车,周游繁盛处谓之兜圈子。初到上海的人或青年男女都好乘坐马车,招摇过市,借以自炫,曰出风头。1900年以后,官吏贵戚也以乘坐西式马车为时髦,社会风气因之变化巨大。
  (五)娱乐风俗
  清后期,中国社会的娱乐、休闲风俗基本传承前期固有的格局,但在西俗东渐的大潮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娱乐风俗。
  在全国范围内,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基本传承前期固有的风俗事项,戏剧、歌舞、百戏、杂耍、博弈,以及各种各样的花会等。但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城镇,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西式文体娱乐项目如看电影、幻灯、话剧、跳西洋舞、玩扑克牌、打台球等,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上层社会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如观赏西洋戏剧,上海“每逢英历18号在西国戏馆开演诸剧……往观者则携小扶老,道路间颇形热闹”(《申报》1876年8月19日)。比起戏剧,对大众影响更大的是电影。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电影正式传入中国,上海一些戏院茶园开始陆续上映电影。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京也开始放映电影。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第一部中国无声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这是一部戏剧片,主角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伶界大王”、京剧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电影上映之时,百姓反应极其热烈,竟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西方娱乐方式的进入,使中国社会文化娱乐风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带有近代性的特征。
  
  三
  
  风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但他们又具有渗透性,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可以互相影响,相互渗透。清后期的社会生活风俗正是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风貌。清后期,除了生活风俗外,其他与生活风俗并存的风俗,如生产风俗、礼仪风俗以及岁时风俗等也同样受到了西俗的影响,同生活风俗一样,逐渐呈现西俗化倾向。
  综上分析,清后期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俗大量的涌入中国。国人从多方面吸收许多国外傳来的先进风尚,使自己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大,生活方式不断丰富,使得一些千百年传承的民族性习俗向综合性习俗演变,甚至出现了民族性习俗与西方习俗并存的局面;有的则成为东西习俗一体的复合习俗,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兼容性,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在西俗东渐的清后期,中国习俗呈现出的各种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徐杰瞬,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林永匡,袁立泽著.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万建中,周耀明著.汉族风俗史 第五卷 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M].学林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国伟(1986—)男,四川成都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社会民俗学。)
其他文献
西方、印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理论体系是世界三大主要古典文学理论体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以古希腊为源头,以欧洲为中心。印度雅利安语族属于印欧语系,公元前2000世纪的《梨俱吠陀》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在最古的吠陀文献中只有零星的关于美和艺术的论述。公元前 六世纪左右,佛教、耆那教以及其他各派哲学有很大发展,但美学思想还没有完全系统化。这以后,对语言、诗律、祭仪、乐舞开始有所研究,史诗也开始创作并
期刊
青海史称千山始祖、万水之源。境内屹立着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还是举世闻名的黄河与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除汉族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40多个。各民族长期相处,在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文化教育、语言文字诸多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经历了一个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江河源文化。和黄河、长江流域其他地
期刊
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张大复,自称是病居士。四十岁以后,他除了在昆山片玉坊(今南街)闲居读书,就是生病,偏头痛、伤寒、一年要发作几次的肺炎,及至因青光眼而双目失明。  然而,这位布衣文人蜗居在息庵(或称梅花草堂)那几间祖传的平房里,难得外出,却始终心安理得。他把自己独坐息庵的感觉,与归有光先生居住在项脊轩相类比。归有光“輒扃其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而他是“邻家树能分绿阴,娱人春鸟滑滑如簧”。
期刊
珠海,虽然到今天还只是一个人口仅100多万的中小城市,但却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30年间,它的城市面貌、知名度和综合实力,比起30年前那个一穷二白的边陲小县,真可谓天壤之别了。它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和最直接的产物之一,也是这一伟大变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所以,当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迈入而立之年,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主流媒体,珠海广播电视台立志要创作一部
期刊
明万历四十七年冬,龚贤在江苏昆山渡桥镇出生。十一岁时,随祖父和父亲迁居上元(今南京)。祖父和父亲都迁官入川,从此音讯杳然。他随继母王氏留寓南京,没有同行。渡桥,即城北杜桥村,如今已并入城区,在环庆路附近。上世纪80年代时,村外仍有墓廓,但没有发现任何遗存。这很可能是龚贤逝世后,归葬故里,在孔尚任的帮助下修筑的。  龚贤,字半千、半亩。他的别号中,有不少与“半”有关,如半亩居人、半庵、半山野老、半山
期刊
沈从文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追求的是“为生命的文学”。这种文学是对生命的凝眸。他吟唱的是庄严与卑微、坚实与柔弱、质朴与刚健、粗鄙与雅致等多重声部叠加融合的生命咏叹调,这种文学观源于他独特的生命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湘西文化滋养了沈从文,他总是从湘西文化的视角去感受、审视、体悟生命和世界,从“乡下人”的角度做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努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
期刊
沙沟是老家红坡前的一个小小的地名,自从甘河工业园区成立后,这里已成为一家工厂厂区的一部分。现在除了村上年纪大一点的以外,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它。而在几十年前,它和村上的老大树、涝坝一样,是夏天里最吸引娃娃们的地方。  当年,出村口过庙滩滩,北行不远,就到了沙沟。在村前平整的川地里,沙沟夹在庄稼地的中间,长约一里多,沟口拐向红坡根。与左侧不远处长年干巴巴的中滩、红崖河滩相比,夏、秋的沙沟是水灵灵的,汩汩
期刊
一、引言    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自此明王朝正式拉开序幕。“南倭北虏”一直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问题,其中南倭(即倭寇)更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明日关系的“风向标”。倭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既促进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又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既是日本侵略思想的最初表现,又加速了明王朝的衰亡。史学家们对于倭寇的评价也是不尽统一。甚至有部分日本学者盲目夸大倭寇的英雄主义,妄图借此美化侵略。  本文试从不同
期刊
美国的犹太作家大都来自东欧或是该地区犹太人的后裔。犹太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宗教乃至民间传说等,构成了犹太人成为一个民族的属性和特征。身在美国的犹太作家虽远离东欧和以色列,但他们不忘自己的民族本性,并以此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归宿。  然而,客居在美国的犹太人,一方面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另一方面,又竭力想要保持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自身的身份困惑和对犹太教义的反叛自然就成了文学作品
期刊
“我不是吃醋,我是不满足”,这是安娜坐在前往火车站的马车上的内心独白。对于一个将用自杀来报复情人的女子来说,这句告白精确地描述了安娜的心理状态。当安娜香消玉殒于火车滚滚车轮时,托翁仿佛再现了安娜初次与情人弗龙斯基相逢的场景,也是在火车站,只不过,这次,安娜的爱情和生命都走向了终点。  历来有人认为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悲剧是这部名作的主线,列文与吉蒂、卡列宁、奥布隆斯基与多莉都不过是陪衬,甚至认为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