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校园文化臻境:过处便有情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曾对文化作如下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学校文化落脚于人,落脚于校园日常生活的点滴,悄无声息地去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的积累和引导过程中,以学校绿色理念为目标,让学生体验面向心灵的校园生活,把每一件事情做出教育的味道,让每一处布置润泽师生的言行。希望每一个师生具有健康、阳光、乐观的外在气质,具有端正、勤勉、创新的内在品质。
  一、“儿童立场”,彰显文化的人本追求
  一所小学最好的气质是童年纯真的气质。我们恪守“儿童立场”的校园文化,融合童真童趣,育人于无痕,诲人于深处。“让校园成为孩子最留恋的地方”成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愿景。
  1.找准儿童立场的基本点
  校园最动人的表情是学生朝气蓬勃的笑颜,校园最珍贵的感情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希冀。我校对每一面墙壁都从儿童的视角进行了文化着装,让每一处景点都富有人文内涵,使学校的资源真正服务于学生。校门口,诗歌《教师的誓言》和《最好的未来》,承载着老师们职业的操守、教育的责任和对学生的片片心意,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愿意用心去日日诵读。每个学生都有他最美的瞬间,廊道里,“闪闪童心,绽放最美的笑颜”学生形象墙,传播着学生最真诚的笑容,记录着学生每一次成长的甜蜜,“体育、艺术、文学、科技……”一次次、一点点的成就写在孩子们的脸上,感染和分享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关注儿童发展的兴奋点
  当校园里的“景点”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时,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倦和精神麻木。为此,在不同阶段,要给学生创造不同的兴奋点,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儿童精神之所在,活力之所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花园里四棵桂花树一年又一年站在那里,默默陪伴着学生学习。如今,我们让桂花树成为放飞梦想的“希望树”:每当桂花飘香之时,桂花树中就会长出许多的小心愿——学生亲手制作的七彩卡片,那是他们对新学期的希冀,有对美丽校园的感想、有对伙伴的祝愿,也有对老师的“悄悄话”;三八节,树上会长出对妈妈的祝福;六一节,树上会长出学生的许愿;环保节,树上会长出对地球妈妈的关心……我们召开班会、队会,让这些“美丽心愿”一一实现。学生在成长,校园也在成长,一所和学生一起长大的学校,才是学生心中的梦……
  二、“艺术品位”,展现文化的审美培育
  符合儿童审美的文化最能打动儿童的心。给学生美的体验,用艺术点燃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望。让校园文化的魅力引领他们寻找美、感悟美、创造美,唤起内心的自觉与能动。
  1.创意的过程是提升审美的过程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为了使校园文化富有审美情趣,我校师生共同寻找符合学校实际的艺术构思。我们找到了整体布置中的艺术定位,让不同区域不同文化意味,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教学区域,做到“简明、适用、清新”;专用教室区域,体现“丰富、个性、常新”;学校少年宫区域,呈现“唤醒、创造、梦想”。斑驳的校园蘑菇亭打造成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屋,当他们仰望那蘑菇亭上奇幻的童话场景时,心中满是神往和欣喜,美好的幻想让他们久久留恋;平淡的围墙装扮成绿色立体种植墙,当他们注视着亲手培植的绿色生命发芽、抽枝、伸展,那种对生命的理解与敬意,亦会悄悄萌生;陈旧的东楼道用绚丽的色彩营造成少年宫的梦想空间,当他们携着无限想象漫游在艺术的天地里,创造之花自由绽放。
  2.“DIY”的过程是凝聚精神的过程
  学校是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就有了生命力。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让他们成为文化布置的主力军。心灵手巧的老师们用竹笋、莲藕等作为作画工具,配上多彩的颜料,将一顶顶朴素的伞浓妆艳抹,让美术教室变得富有诗意和韵味;她们买来木块和电焊,戴上墨镜,“女焊工们”创作出一幅幅烙铁山水画;她们上网学起了纸花折叠技巧,带领孩子们一起将彩纸或剪或折或粘,翻转缠绕,制作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精致图案……共同构思下,一幅幅作品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在和伙伴一起动手过程中,师生呈现出一种赤子情怀,保持着一种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和开阔的成长空间。
  三、“主题活动”,推进文化的生活方式
  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学生在学校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意味着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换言之,有什么样校园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就有相应的生活与行为。我校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让物质文化与个体情感双向互动,学校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件事都成为体现学校文化的一个音符、一幅画面,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有活动的体验和回味。
  1.构建一种生活的方式
  作为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我校将环保理念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于日常的每一项活动。校园内,我们成立了“护绿中队”,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有它的“护绿小主人”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享受种植的乐趣。教学楼墙壁上,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师生同绘环保系列漫画,留设对话的空白,开展“环保标题、语言征集”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宣言;围墙上,把空瓶子进行裁剪、装土,在瓶内种植绿植种子,让孩子在培植过程中学会理解不同种子的需求,学会耐心等待成长的每个瞬间;分类垃圾房旁,连载的20幅环保漫画,演绎着以我校学生为人物原型的精彩科普剧《小南的环保故事》……低碳环保理念已融入到我校师生的点滴生活之中,环保特色物化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2.体验一种心灵的对话
  文明不是普通的生活方式,而是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对学生来说,他需要实践体验,体验他所经历过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把所有的感悟印刻在灵魂深处。“快乐伙伴,同心同行”同城化教育主题廊道,布置着媒体刊登的同城教育的精彩活动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孩子们在同城活动中的精彩瞬间,那里有孩子们伙伴相识的记忆,也有无障碍、无隔膜的欢笑。“校园文明三字经”主题长廊里,展示着学生创编的行为习惯“三字经”童谣,展示着以文明学生为形象的代言照片,以他们的行为带动伙伴寻找文明、传递文明、践行文明。
  3.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
  校园文化要成为滋养师生成长的土壤,要让每一位师生成为学校文化的享用者和传递者。在不断积淀的同时,不断引导,使不同的孩子获得共同的精神追求,自觉地完善自己,实现个体发展。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我校设立主题宣传栏,将教师优秀的家访日志、活动照片和家访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展示,并每月更新,做到树立一批典型、凝聚一份爱心、传递一种力量。在“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题活动中,通过“文明学生周明星榜、文明行为影吧、文明版面展示”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学生在学校做文明小主人,在家庭做文明监督者,在社会做文明志愿者。我们开辟互通交流的“文学·阅读”版面,各具特色的班级图书吧,配以图画的《弟子规》廊道,让学生在与好书的无声对话中获得高尚的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浸润和涵养的过程,虽然我们的校园面积不大,20多年的建筑已显陈旧,但我们积极营造绿色教育的生态场,努力唤醒教育个体的内在自觉,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让校园美丽生动起来,师生共同享受一段幸福而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学校在家庭教育课程项目上不断实践,以“五全”为主要内容进行反思和创新:全新定位,把握多重角色;全位沟通,加强家校联系;全面盘点,记录精彩瞬间;全家约定,互助共同成长;全优评价,落实积极鼓励。其目的是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成长,让学生健康快乐生活。  [关键词]全新定位 全位沟通 全面盘点 全家约定 全优评价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这“第一
[摘要]语音是口语交际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优势、现状及策略几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语音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音教学 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三大要素——语
教师幸福吗?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升学考试压力,二是工作负担压力,三是角色职责压力,四是工作聘任压力,五是职业声望压力,六是学历职称压力。教师自身发展方面的需求被淹没在生存压力中。很多教师在面临职业压力的同时开始失落职业幸福。然而,教师幸福是学校幸福教育的源头。在强调合作、交流、分享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需要雅慧智行的幸福教师。学校管理者,只有以“
童谣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爱的文学形式,其声韵活泼、情趣浓重、言语朴实,很多童谣都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童谣教学资源,优化引导方法,创设多种学习活动,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发现、去感受、去尝试,激发学生歌咏童谣、背诵童谣、创作童谣的热情,能够全面塑造学生语文素质。  一、整合资源。激发学生欣赏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遵循学科规律,在
【摘要】借助本校“2016年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中学业水平、学生问卷的量化分析,在区与校的数据对比中,研究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认同的“优势项目”以及数学学习中“问题所在”,肯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梳理学生数学学习中师生关系、学法教法问题形成的原因,积极探求解决途径,针对性地实施跟进式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 学业质量 分析报告 师生关系 学法教法  一、背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一旦定稿,教师便成竹在胸,有如铁板钉钉,不容更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课堂中,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课堂比过去更活跃了,同时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不和谐也多了起来,在课堂中常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不和谐音符”。  情境:老师,我们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现象依然存在,教者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采用“小板块式”进行教学,效果显著。“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环节,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寓意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势不可挡的滚滚黄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思辨和达成共识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引下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和有序推进的过程。那么,在一节数学课中该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当家做主”呢?笔者就以下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自主预习,让课堂的精彩如约而至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新授课)  师:课前让大家仔细回顾了上学的路线,现在可以说说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就可以充分说明课堂上应当充满琅琅书声。但是,曾几何时,我们语文课堂的读书声渐行渐远了。  请把读书的快乐还给孩子!把读书声还给语文课堂!  开口读书,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  开口读书,反复读书,能促使自己以一种专心致志的状态来理解文章,字字词词句句在读中细细品味。坚持反复大声
百年名校——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坚持“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孩子的真实,坚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品质,在工作中前行,实践中摸索,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以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省、市关于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学校因时而谋,据势而为,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由校长室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