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途径有哪些?只有切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推向深入,提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学习;策略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行课程中的一大亮点。由于其有趣性,倍受人们的广泛重视,业已成为教育界的“宠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当然,并不是指教师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主动的获取知识,活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的进步或发展。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途径有哪些?本人不揣浅陋,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以上这几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活动,所强调的自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显然又是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是相对的,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主动地对学习的内容的探究和发现。它的基本特点是: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通过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体验,获得丰富的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实践性。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途径
(一)着眼“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所谓“两要”,即“要有备而来”“要组织严密”。
首先,“要有备而来”。对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实施形式、常用方法等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如此,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应该这样: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悉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情,洞悉学生的情绪,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教具及教学方法等,力求做到教学方案“预设”的充分性。其次,“要组织严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教师除了要事先筛选好学生提交的感兴趣的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外,还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决不能松松散散。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全体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悦、宽松、民主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魅力和教材中的科学魅力。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还要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择机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即使是“照本宣科”,也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自然,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高潮迭起,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二)注重“三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这里所说的“三有”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条有理”“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第一,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做到“有条有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仍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无论采用那种研究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而教学的本身就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就一节课而言,有导入语、有学习目标、有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步骤;就一篇文章而言,要学习的知识涉及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生字新词、段落划分、段意归纳、语段品析、中心意思、写作特色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等。第二,教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做到“有板有眼”。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只是凭兴趣,更是一种体验体验性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自始至终要做到:有选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点评。虽然研究性学习不以成绩来评判结果,但是无论是教师“扶持”,还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一丝不苟,慎重对待。第三,教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做到“有滋有味”。从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来看,虽然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可是它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等等。
(三)“教學做合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全集第一集第126页》)只有在“做”字上下足功夫,才能形成创新能力的起点。因为“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然而,如果不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现象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悲剧中,因为有些途径活动绝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因此,只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着眼“五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注重“三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推向深入,提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
(陕西省定边县继续教育中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学习;策略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行课程中的一大亮点。由于其有趣性,倍受人们的广泛重视,业已成为教育界的“宠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当然,并不是指教师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主动的获取知识,活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的进步或发展。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途径有哪些?本人不揣浅陋,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以上这几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活动,所强调的自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显然又是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是相对的,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主动地对学习的内容的探究和发现。它的基本特点是: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通过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体验,获得丰富的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实践性。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途径
(一)着眼“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所谓“两要”,即“要有备而来”“要组织严密”。
首先,“要有备而来”。对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实施形式、常用方法等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如此,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应该这样: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悉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情,洞悉学生的情绪,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教具及教学方法等,力求做到教学方案“预设”的充分性。其次,“要组织严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教师除了要事先筛选好学生提交的感兴趣的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外,还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决不能松松散散。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全体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悦、宽松、民主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魅力和教材中的科学魅力。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还要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择机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即使是“照本宣科”,也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自然,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高潮迭起,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二)注重“三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这里所说的“三有”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条有理”“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第一,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做到“有条有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仍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无论采用那种研究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而教学的本身就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就一节课而言,有导入语、有学习目标、有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步骤;就一篇文章而言,要学习的知识涉及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生字新词、段落划分、段意归纳、语段品析、中心意思、写作特色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等。第二,教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做到“有板有眼”。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只是凭兴趣,更是一种体验体验性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自始至终要做到:有选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点评。虽然研究性学习不以成绩来评判结果,但是无论是教师“扶持”,还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一丝不苟,慎重对待。第三,教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做到“有滋有味”。从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来看,虽然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可是它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等等。
(三)“教學做合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全集第一集第126页》)只有在“做”字上下足功夫,才能形成创新能力的起点。因为“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然而,如果不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现象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悲剧中,因为有些途径活动绝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因此,只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着眼“五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注重“三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推向深入,提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
(陕西省定边县继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