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前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由二次函数作业练习活动为由头,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作业教学活动开展,从三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业教学;有效讲解
  教育实践学认为,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也是锤炼学生主体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必须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有效讲解作业,让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都能获得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实现双边的共同发展。在二次函数作业案例教学中,教者围绕其教学要点要义,设计了“已知二次函数y=-x2 2x m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l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x m=0的解为多少?”,并组织师生双边讲解教学,在锻炼其解题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鉴于上述的作业教学感悟,本人现简单谈论对初中数学作业教学的点滴感悟和思考。
  一、 设置数学作业要紧扣主体学习实情
  作业设置精当、科学,能够有助于学生主体更加准确巩固所学内容,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好讲解讲授内容。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实情、体现差异,紧紧围绕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以及以往学生主体解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典型案例。同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个体学习差异特点,设计面向全体、注重个性的数学作业习题,让每一个学生类型都能有所行动、有所发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在预设作业环节,抓住该节课“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等教学重难点,以及初中生在该类型解题中经常出现的“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问题,综合现有数学案例,设计了“如果ABCD中,∠A—∠B=24°,则∠A、∠B、∠C、∠D分别为多少度?”、“如果ABCD的周长为28 cm,且AB∶BC=2∶5,那么AB、BC、CD、CD分别是多少cm?”等数学作业习题,让初中生借助于所设计数学习题,实现新课要点的有效巩固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又如在“相似三角形”作业练习环节,教师设计改数学作业习题时,抓住所任教学生主体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特点,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学解题难易特性,设计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AE=ED,DF=1/4DC,连结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等先易后难的数学习题,通过向学生逐步提出“不同要求”的数学习题方式,引导和鼓励初中生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类型初中生都能充分活動起来,从而实现整体进步发展。
  二、 解析数学作业要注重学生探究实践
  数学作业的设置,为学生主体的实践探究搭建了有效舞台,为学生主体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有效阶梯。教育发展学认为,数学作业的最显著、最根本功效,就是训练和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笔者发现,传统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难以深入其中,参与其中,处于“听众”的被动从属地位,主体难以得到训练和发展。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数学作业讲解,要坚持能力素养发展第一要务,将数学作业变为初中生训练的平台,将数学作业讲解过程演变为主体再次深入思辨的过程,组织和指导初中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研析,推动初中生在解析数学作业中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如“已知:如图所示,AB是圆O的弦,半径OC、OD分别交AB于点E、F,且OE=OF,求证:AE=BF。”作业习题讲解中,教师采用了“先探后点”的教学方式,让初中生先期行动完成问题解析活动,初中生探析问题题意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圆的认识,正多边形和圆中有关内角外角中心角周长面积的计算以及弧长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结合所设置的解题要求,在共同探析中得到其解题思路:“过点O作OM垂直AB,根据垂径定理可以得到AM=BM,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推导出EM=FM,因此可以到AE=BF”。教师此时参与其中,针对初中生数学习题解答的实际情况,强调指出:“关键要掌握和运用好垂径定理内容”。在初中生修改完善解题过程基础上,组织初中生一起归纳解题的策略方法。
  三、 评讲数学作业要强化自我反思评判
  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过程中,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要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进程中,认真反思,举一反三,认知自身在解析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从而有针对性的修正,达到解题能力升华的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讲解过程中,不能将数学作业习题解法讲解完就结束,而应该针对批改初中生作业过程中,以及观察初中生数学作业解析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运用教学评价这一教学手段,将初中生引入其中,引导和组织初中生反思和辨析自身或他人解答作业习题中的不足和缺陷,在自身思考和他人指点下,认清解析作业的缺陷根源,获取正确解析的方法举措,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数学作业的发展功效。
  以上是本人对数学作业习题教学的点滴粗浅认知,还有许多欠妥的地方,望教学同仁悉心指导,深入参与,共同推动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丁国兰.重视课本例题与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年02期.
  [2]郭德俊.浅析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J].快乐阅读,2013年2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内涵的阐述及当前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结合陶行知理论,尝试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几点方法:1. 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三个需要”;2. 将“六大解放”运用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3.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条件开拓儿童视野,埋下创造种子。  关键词:创造力;儿童;研究与指导  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实践和探索的先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
摘要: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课堂诵读,要让学生尝试吟咏。教师要勇于率先示范诵读、读讲结合;进而让学生模仿着读,最后能够诵读。诵读有助于领悟古人作文的生气腔调。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语感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而诵读包括了吟咏、朗读和背诵三个基本因素。自现代以来,“诵读”一词在语文教育界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熟读背诵”“朗读”“背诵”等词语。故而,在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古典文学文本的理解
摘 要: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作为教师,谁都明白“师爱”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洒出的“师爱”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他,或她,却很重要,也很需要。  关键词:师爱;需要;重要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人在小学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相对来说是较为枯燥的,为了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阅读教学板块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虽然读与写都是语文阅读学习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并不能脱离统一整体,这就需要以阅读能力为基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写作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促使读与写能够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阅读技巧及知识,从而不断拓
摘 要:《卖花女》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经典作品,这部戏剧作品曾在1938年就被翻拍成黑白电影,并先后的被改编成歌剧、音乐剧等形式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本篇以1956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这一版本的电影为切入点,不涉及这部经典戏剧本身的文学赏析,只是对剧中的英语方言这一剧情的元素进行分析,并探索英语方言的社会意义,和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存在方言的,无论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还是其他的英语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教育机智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如果想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这个复杂多变的课堂动态系统,把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那么前提就是必须对教育机智进行掌握。对此,本文专门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机智;新课改  一、 教育机智的概念  人们平时对于教育机智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所谓教育机智指的就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面对非
摘 要:《家具快速表现》是我校家具设计专业新开课程,对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教学现状、课程的含义与作用、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教学案例)、课程的意义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该课程对于家具设计专业的意义,以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家具设计专业;《家具快速表现》;新课程  一、 新课程设置,教学现状  我校针对家具专业二年级学生新开《家
摘要:试题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文化生活的试题特点研究,探寻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研究特点;探寻;有效策略  2017年普通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全国Ⅰ卷)反映高考内容改革精神,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导中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是数学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配合自己,积极回答问题。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数学老师这样的初衷都能实现。如果一定要想学生能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从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达到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键字:课堂;课堂效率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尝试开设专业入门指导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专业领域。本文通过专业入门指导课程的由来,课程实施,阐述了课程问题,对此进行了思考、探索。  关键词:专业入门指导;课程;教学;思考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亚学院新增建设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使其列入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海南省高校课程建设的首例,对学生的专业入门学习起到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