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市泉港区界山玉湖中心鸠林小学福建泉州362804)
【摘要】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最直接的场所,是实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创造一个让学生“乐学”的课堂,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自身的一些探索实践,论述了如何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个性差异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现实性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符合现实生活的学习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使之想探索,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心理基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以故事形式导入:在大森林里,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要使自己的城市焕然一新,它们去买了许多漂亮的商品,可是一看商品的标签上写着“0.08元”、“1.05元”……它们觉得很奇怪,这些数当中为什么有一个小圆点呢?这些数表示的价钱是多少?它们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个忙,大家愿意吗?于是,学生一种求知若渴、急于探索的迫切心理便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既学了知识技能,又为课堂教学营造出“乐学”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的精神和乐学的兴趣。
二、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探索情境。
首先,教师要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教学内容,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论变成探索的问题,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以本来面目,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发现活动。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研究数学的材料、题材,教师要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我们可以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多种儿童喜爱的玩具。首先就把儿童深深的吸引到了生活情境中,然后出示各种玩具的单价后,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并计算出总钱数。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玩具,并列出了各式各样的算式,这时教师可对学生的算式进行归纳整理:①一位数加两位数45 7,21 7……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35 12,13 25……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56 27,23 19……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也使学生在生活中提出了数学问题,激发了探索欲望,从而引出了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样创设情境,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最终使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三、关注个性差异,引导自主探索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因材施教,既要让底层学生吃得了,又要让中层学生吃得好,更要让上层学生吃得饱。教师的指导帮助要适时适度,要看准时机,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尽量多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 ,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教师应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应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焕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130-46-34=130-(46 34),得出:“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接着,让学生试算295-128-72,并同时设计196-(27 96),让学生对比进行探索尝试。思考如下问题:运用了什么定律或运算性质?能否把它转化成减法运算性质的顺向叙述来思考?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出:“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每个加数”。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一道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三个数的练习题487-187-139-61,让学生继续探索试算,能否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由易到难,举一后重在反三。再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当出示例题45 38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尝试探索进行研究,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算法:①用竖式计算②把算式进行转换45 38=45 30 8;45 38=40 38 5 ③采用简便算法45 38=45 40-2;45 38=50 38-5这样设计就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研讨,从而在合作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从而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过程中,就会逐步积累探索的经验,学会探索的方法,从而培养探索精神。
四、拓展“生活时空”,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应突破课时和教室这个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融入社会,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做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使学生通过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运用数学知识探究处理实际问题。在一堂课中,往往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教师应把与之相联系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课外去思考,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特性”,学生通过探索得出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教室里有一张四肢摇晃不定的课桌,想请同学们来修理,你们打算怎么修理使它最牢固,你的根据是什么?这样就使探索活动延伸至了课外。再如: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师可对学生提出专题调查任务,做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并用数学方法予以量化,把车流量、各种类型的车经过校门口的时间与学生上学进出校门过马路的时间加以联系,从而得出过马路注意安全的结论,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多向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做好“主角”,只有这样才能立足长远,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摘要】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最直接的场所,是实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创造一个让学生“乐学”的课堂,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自身的一些探索实践,论述了如何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个性差异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现实性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符合现实生活的学习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使之想探索,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心理基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以故事形式导入:在大森林里,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要使自己的城市焕然一新,它们去买了许多漂亮的商品,可是一看商品的标签上写着“0.08元”、“1.05元”……它们觉得很奇怪,这些数当中为什么有一个小圆点呢?这些数表示的价钱是多少?它们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个忙,大家愿意吗?于是,学生一种求知若渴、急于探索的迫切心理便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既学了知识技能,又为课堂教学营造出“乐学”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的精神和乐学的兴趣。
二、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探索情境。
首先,教师要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教学内容,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论变成探索的问题,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以本来面目,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发现活动。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研究数学的材料、题材,教师要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我们可以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多种儿童喜爱的玩具。首先就把儿童深深的吸引到了生活情境中,然后出示各种玩具的单价后,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并计算出总钱数。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玩具,并列出了各式各样的算式,这时教师可对学生的算式进行归纳整理:①一位数加两位数45 7,21 7……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35 12,13 25……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56 27,23 19……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也使学生在生活中提出了数学问题,激发了探索欲望,从而引出了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样创设情境,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最终使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三、关注个性差异,引导自主探索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因材施教,既要让底层学生吃得了,又要让中层学生吃得好,更要让上层学生吃得饱。教师的指导帮助要适时适度,要看准时机,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尽量多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 ,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教师应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应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焕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130-46-34=130-(46 34),得出:“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接着,让学生试算295-128-72,并同时设计196-(27 96),让学生对比进行探索尝试。思考如下问题:运用了什么定律或运算性质?能否把它转化成减法运算性质的顺向叙述来思考?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出:“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每个加数”。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一道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三个数的练习题487-187-139-61,让学生继续探索试算,能否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由易到难,举一后重在反三。再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当出示例题45 38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尝试探索进行研究,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算法:①用竖式计算②把算式进行转换45 38=45 30 8;45 38=40 38 5 ③采用简便算法45 38=45 40-2;45 38=50 38-5这样设计就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研讨,从而在合作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从而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过程中,就会逐步积累探索的经验,学会探索的方法,从而培养探索精神。
四、拓展“生活时空”,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应突破课时和教室这个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融入社会,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做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使学生通过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运用数学知识探究处理实际问题。在一堂课中,往往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教师应把与之相联系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课外去思考,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特性”,学生通过探索得出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教室里有一张四肢摇晃不定的课桌,想请同学们来修理,你们打算怎么修理使它最牢固,你的根据是什么?这样就使探索活动延伸至了课外。再如: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师可对学生提出专题调查任务,做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并用数学方法予以量化,把车流量、各种类型的车经过校门口的时间与学生上学进出校门过马路的时间加以联系,从而得出过马路注意安全的结论,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多向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做好“主角”,只有这样才能立足长远,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