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以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国文化培养路径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以亲近名家名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探索语文学习的门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本;仿实例;揣摩;名作;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材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例子”比之于语文教材,非常生动形象。“例子”是用来学习的,“例子”是用来参照的,“例子”是用来模仿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体味、模仿、运用中走进教材、深入教材、融通教材,更加熟悉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拜名师——亲近名家名作,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拜著名作家为师,和著名作品为友,就是近距离走进文化、亲近文化、感受文化。在初一年级刚刚开始,我就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风格,集中力量,单向选定一位著名作家作为自己阅读写作的老师。
这种选择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平时阅读喜好自己作出决定。同时,我也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文章风格出发协助他们作简单地微调。选定了自己仰慕的作家作为老师以后,我在班级里又别开生面地举行了一个很简单但很热烈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每一个学生要说出自己“老师”创作的经历,并且充满深情地背诵出这位“老师”文章中的一两个片段。然后,给自己心中的老师恭恭敬敬鞠上一躬。名家名作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当然,拜师只是学习名家的第一步。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要尽量收集这位作家的作品,凡是适合自己阅读的,都要摆上自己的书橱,尽量做到和这位作家朝夕相处、息息相通。
二、学名文——反复研句研篇,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竭力将学生对名家名作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对名家名作的揣摩之行,让学生能够在美文佳作形成的境界中徜徉、咀嚼、品味,从而乐在其中。
例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这篇文章时,就首先请班级几个拜鲁迅先生为师的同学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朗读课文。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独特的辛辣韵味,在冷峻的语调下蕴藏着很深的爱憎之情,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体会和思考。
再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作品《背影》的时候,因为有的学生拜这位著名作家为师,对朱自清先生的经历有更多的了解,不但说出朱自清先生是出生在连云港市,他的父亲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还拿出很多文章考证朱自清先生旧居的具体位置。学生对这位同乡作家一下子亲切起来。
我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朱自清先生的语言中有没有淮海方言的句式、词语。学生迅速翻书,阅读思考……我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精心阅读课文,直至背诵下来,使之成为自己今后学习的一篇范例。
三、仿名作——大胆仿说仿写,探索语文学习的门径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几乎每一个作家都经过了一个模仿期,然后才走向独创性。鲁迅说:我之所以做起小说来,“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其他如,巴金模仿法国作家、郁达夫模仿日本作家、老舍模仿英国作家。而余华、莫言、苏童等一批新生代作家则取法于外国的现代派。
在指导学生模仿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话题模仿”;二是“句式模仿”;三是“结构模仿”;四是“语言风格模仿”。
四、出名品——注重多思多悟,形成语文学习的创新
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习过程中必须的。但是模仿不是目的,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会模仿为满足,而要学会从模仿中跳出来,把学到的好东西化为己有,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去活用。可以说,模仿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模仿中的创新:
一是观点的创新。名家名作已经成为经典,在学习它们的同时,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跟名家名作“较较劲”,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写出个不一样的观点来。
二是结构的创新。在阅读和模仿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文章的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单纯的模仿之外,能不能进行一些改动创新。
三是语言的创新。我始终要求学生,只要不是照着原文抄写,在写作的时候,即使用上了和原文一模一样的语句,也给予鼓励和支持。如果能够在作家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改和整合,形成新的形式,更给予大力褒奖。
四是文体的创新。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模仿名家名作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路径,但是不能只会一种文体,而应该擅长多副笔墨,从而达到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考试的时候更要注意作文的基本要求,注意审题,注意规范。
在语文教材中,名家名作俯拾皆是。对于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教师决不能只把它们当作出试题的资料库,而应该当作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肥沃土壤。而精研一种门类,触类旁通其他的学习方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语文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
2、《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3、《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黄菊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刘国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5、《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月;
6、《语文教学探步》,王松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5月;
7、《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
8、《导读的艺术》,钱梦龙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
9、《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瞿葆奎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江苏222000】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本;仿实例;揣摩;名作;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材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例子”比之于语文教材,非常生动形象。“例子”是用来学习的,“例子”是用来参照的,“例子”是用来模仿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体味、模仿、运用中走进教材、深入教材、融通教材,更加熟悉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拜名师——亲近名家名作,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拜著名作家为师,和著名作品为友,就是近距离走进文化、亲近文化、感受文化。在初一年级刚刚开始,我就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风格,集中力量,单向选定一位著名作家作为自己阅读写作的老师。
这种选择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平时阅读喜好自己作出决定。同时,我也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文章风格出发协助他们作简单地微调。选定了自己仰慕的作家作为老师以后,我在班级里又别开生面地举行了一个很简单但很热烈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每一个学生要说出自己“老师”创作的经历,并且充满深情地背诵出这位“老师”文章中的一两个片段。然后,给自己心中的老师恭恭敬敬鞠上一躬。名家名作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当然,拜师只是学习名家的第一步。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要尽量收集这位作家的作品,凡是适合自己阅读的,都要摆上自己的书橱,尽量做到和这位作家朝夕相处、息息相通。
二、学名文——反复研句研篇,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竭力将学生对名家名作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对名家名作的揣摩之行,让学生能够在美文佳作形成的境界中徜徉、咀嚼、品味,从而乐在其中。
例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这篇文章时,就首先请班级几个拜鲁迅先生为师的同学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朗读课文。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独特的辛辣韵味,在冷峻的语调下蕴藏着很深的爱憎之情,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体会和思考。
再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作品《背影》的时候,因为有的学生拜这位著名作家为师,对朱自清先生的经历有更多的了解,不但说出朱自清先生是出生在连云港市,他的父亲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还拿出很多文章考证朱自清先生旧居的具体位置。学生对这位同乡作家一下子亲切起来。
我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朱自清先生的语言中有没有淮海方言的句式、词语。学生迅速翻书,阅读思考……我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精心阅读课文,直至背诵下来,使之成为自己今后学习的一篇范例。
三、仿名作——大胆仿说仿写,探索语文学习的门径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几乎每一个作家都经过了一个模仿期,然后才走向独创性。鲁迅说:我之所以做起小说来,“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其他如,巴金模仿法国作家、郁达夫模仿日本作家、老舍模仿英国作家。而余华、莫言、苏童等一批新生代作家则取法于外国的现代派。
在指导学生模仿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话题模仿”;二是“句式模仿”;三是“结构模仿”;四是“语言风格模仿”。
四、出名品——注重多思多悟,形成语文学习的创新
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习过程中必须的。但是模仿不是目的,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会模仿为满足,而要学会从模仿中跳出来,把学到的好东西化为己有,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去活用。可以说,模仿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模仿中的创新:
一是观点的创新。名家名作已经成为经典,在学习它们的同时,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跟名家名作“较较劲”,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写出个不一样的观点来。
二是结构的创新。在阅读和模仿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文章的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单纯的模仿之外,能不能进行一些改动创新。
三是语言的创新。我始终要求学生,只要不是照着原文抄写,在写作的时候,即使用上了和原文一模一样的语句,也给予鼓励和支持。如果能够在作家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改和整合,形成新的形式,更给予大力褒奖。
四是文体的创新。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模仿名家名作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路径,但是不能只会一种文体,而应该擅长多副笔墨,从而达到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考试的时候更要注意作文的基本要求,注意审题,注意规范。
在语文教材中,名家名作俯拾皆是。对于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教师决不能只把它们当作出试题的资料库,而应该当作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肥沃土壤。而精研一种门类,触类旁通其他的学习方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语文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
2、《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3、《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黄菊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刘国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5、《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月;
6、《语文教学探步》,王松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5月;
7、《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
8、《导读的艺术》,钱梦龙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
9、《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瞿葆奎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江苏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