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之一。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数学;小学;兴趣
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取灵活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从社会生活中引入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注意力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比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课,在练习题的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观察墙上小红花评比栏,得5朵小红花的有几位同学?说明有几个几?该怎么列式呢?那么用哪句口诀算出结果呢?由于评比栏是学生和老师在平时课堂和学习生活中共同评比出来的,其内容为学生所熟知和深切体会着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样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进一步深化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而对于基础较差、思维迟钝的学生,要在课下多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厚爱。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对他们的细微进步都应及时肯定。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三、多学科共同合作参与,横向联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雄心。
比如在教学5的乘法对于基础较差、思维迟钝的学生,要在课下多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厚爱。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口诀时,教师问:谁会背《静夜思》这首诗?于是学生积极踊跃,待一学生背出全诗后问:老师为什么想到这首诗?这首诗里蕴含了哪些数学问题?于是学生同桌间互相积极地讨论、思考,很快地有学生发现每一句诗是5个字,那么老师接下问:全诗共有几句?生:四句。师:那么谁能问一句关于数学的问题?生:全诗共有多少字?于是很优美的一首古诗马上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既体味着诗中情境之美、陶冶着心灵,又通贯到数学知识的情境中。不仅为两学科之间架设一座知识的桥,更是培养了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里探求数学问题的意识,同时开阔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再比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授完新课以后,先让一学生唱支歌,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歌的名字是《西游记》主题歌。于是学生暂时缓解一下紧张的大脑,享受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之后教师讲到:有一天,孙悟空师徒四人走到一座山林里,遇到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师徒四人对付不了了,怎么办?他先从头上拔出7根猴毛,一吹变成7只猴子,但是妖怪太多还是不够,于是大圣又拔出7根猴毛,又一吹,变出7只猴子,这样他接连拔了5次。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一共变出几只猴子?那么该怎样列出算式,又该用哪句口诀算出结果呢?于是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便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了口诀。在这里,音乐、故事与数学融成一片,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造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四、运用儿歌、谜语、故事等方式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听儿歌、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唱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二册“认识时间”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课本上的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时、分,同时又及時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再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第一册中“生活中的数”时,老师可以用儿歌来导入新课:“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学生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整堂课学生都显得特别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田燕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 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2012 (38)。
[2]李晓晨 . 浅谈小学课外活动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小学;兴趣
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取灵活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从社会生活中引入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注意力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比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课,在练习题的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观察墙上小红花评比栏,得5朵小红花的有几位同学?说明有几个几?该怎么列式呢?那么用哪句口诀算出结果呢?由于评比栏是学生和老师在平时课堂和学习生活中共同评比出来的,其内容为学生所熟知和深切体会着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样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进一步深化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而对于基础较差、思维迟钝的学生,要在课下多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厚爱。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对他们的细微进步都应及时肯定。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三、多学科共同合作参与,横向联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雄心。
比如在教学5的乘法对于基础较差、思维迟钝的学生,要在课下多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厚爱。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口诀时,教师问:谁会背《静夜思》这首诗?于是学生积极踊跃,待一学生背出全诗后问:老师为什么想到这首诗?这首诗里蕴含了哪些数学问题?于是学生同桌间互相积极地讨论、思考,很快地有学生发现每一句诗是5个字,那么老师接下问:全诗共有几句?生:四句。师:那么谁能问一句关于数学的问题?生:全诗共有多少字?于是很优美的一首古诗马上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既体味着诗中情境之美、陶冶着心灵,又通贯到数学知识的情境中。不仅为两学科之间架设一座知识的桥,更是培养了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里探求数学问题的意识,同时开阔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再比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授完新课以后,先让一学生唱支歌,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歌的名字是《西游记》主题歌。于是学生暂时缓解一下紧张的大脑,享受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之后教师讲到:有一天,孙悟空师徒四人走到一座山林里,遇到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师徒四人对付不了了,怎么办?他先从头上拔出7根猴毛,一吹变成7只猴子,但是妖怪太多还是不够,于是大圣又拔出7根猴毛,又一吹,变出7只猴子,这样他接连拔了5次。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一共变出几只猴子?那么该怎样列出算式,又该用哪句口诀算出结果呢?于是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便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了口诀。在这里,音乐、故事与数学融成一片,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造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四、运用儿歌、谜语、故事等方式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听儿歌、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唱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二册“认识时间”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课本上的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时、分,同时又及時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再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第一册中“生活中的数”时,老师可以用儿歌来导入新课:“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学生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整堂课学生都显得特别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田燕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 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2012 (38)。
[2]李晓晨 . 浅谈小学课外活动对数学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