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复述故事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师教法:利用读书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回忆看图作文并说出这个特殊松脂球形成的有趣过程,最后重点读文中最后一段,抓住重点词“看见”“想象”“推测”“知道”,了解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二)学生学法:看、读、思、画(重点词句)、写、议、交流、叙述。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文中的故事,了解这块奇异琥珀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教学流程
(一)学生齐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老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问题1:文章为什么说琥珀是奇异的?“奇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很少见的意思。形成的时间还有条件。
问题2:找出文章中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并且画出来。
最后一段,透明的,里面有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
问题3:课文中推测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时间是夏天,地点松林。(此时板书:夏天的松林)
师:琥珀中的主人公“苍蝇”出现了,大家找一找在第几段,并且读一读。
生找到第3和4段描写了苍蝇的出现。
师:接着谁出現了?
生:蜘蛛。
师: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把第5段读一读。
学生读完,师问:蜘蛛想干嘛?
学生回答,同时老师板书:接夏天的松林“——蜘蛛捕捉苍蝇”。
师:第六段是对松脂的描写,我们接着读第七段。“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可怕”的表情是怎样的。“刚好”“一齐包在里头”这些东西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
活动:看图写作文
课文107页有一幅图片,大家现在根据图片写写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们畅所欲言。
师:一颗松树上,有两个小东西,蜘蛛和苍蝇,蜘蛛想拿苍蝇当美餐,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了,把他们俩一起包了起来。(板书:——松脂包裹苍蝇和蜘蛛)
师:好的。松脂包裹他们之后,他两咋样啦?
学生读第八段。
师:我们接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第9段大家齐读。“重重包裹”(板书:——形成松脂球)形成松脂球之后还需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才能形成化石。大家能找到描写“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的段落吗?首先大家知道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生:海都枯了石头都烂了,沧海变成了桑田,比喻时间过了很久。10到12段。
读到11段的时候教师板书(——淹没在泥沙下)
读到12段的时候教师板书(——形成化石)
师:琥珀形成了,是谁发现的,在哪发现的?
生:小男孩,海边。
讨论:大家有没有去过海边?如果去海边的话,会捡什么东西呢?
如果一不小心也捡到琥珀或者贝壳化石,那运气就好啦!
师:发现琥珀之后,它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价值呢?文中最后一段描写了。齐读最后一段。根据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见什么,可以想象什么,可以推测什么,又可以知道什么呢?
(可以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历史,知道很久以前的植物和动物。)
师:好,最后一段我们再好好读一遍。
(三)自由品读,体会语言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但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故事虽然发生在万年之前,但是作者不是凭空推测,而是根据琥珀的样子来写的这篇文章,作者在讲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时,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认真体会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
(四)请学生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们根据板书踊跃发言。
生1:课文讲述了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2:在夏天的松林里,松树们滴着松脂,某些松脂包裹了一些小动物,形成松脂球。过了很久,水淹没的森林,松脂球淹在泥沙下,形成了化石。
大冶市刘仁八镇云台中学 湖北 黄冈 435229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复述故事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师教法:利用读书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回忆看图作文并说出这个特殊松脂球形成的有趣过程,最后重点读文中最后一段,抓住重点词“看见”“想象”“推测”“知道”,了解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二)学生学法:看、读、思、画(重点词句)、写、议、交流、叙述。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文中的故事,了解这块奇异琥珀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教学流程
(一)学生齐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老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问题1:文章为什么说琥珀是奇异的?“奇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很少见的意思。形成的时间还有条件。
问题2:找出文章中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并且画出来。
最后一段,透明的,里面有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
问题3:课文中推测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时间是夏天,地点松林。(此时板书:夏天的松林)
师:琥珀中的主人公“苍蝇”出现了,大家找一找在第几段,并且读一读。
生找到第3和4段描写了苍蝇的出现。
师:接着谁出現了?
生:蜘蛛。
师: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把第5段读一读。
学生读完,师问:蜘蛛想干嘛?
学生回答,同时老师板书:接夏天的松林“——蜘蛛捕捉苍蝇”。
师:第六段是对松脂的描写,我们接着读第七段。“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可怕”的表情是怎样的。“刚好”“一齐包在里头”这些东西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
活动:看图写作文
课文107页有一幅图片,大家现在根据图片写写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们畅所欲言。
师:一颗松树上,有两个小东西,蜘蛛和苍蝇,蜘蛛想拿苍蝇当美餐,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了,把他们俩一起包了起来。(板书:——松脂包裹苍蝇和蜘蛛)
师:好的。松脂包裹他们之后,他两咋样啦?
学生读第八段。
师:我们接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第9段大家齐读。“重重包裹”(板书:——形成松脂球)形成松脂球之后还需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才能形成化石。大家能找到描写“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的段落吗?首先大家知道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生:海都枯了石头都烂了,沧海变成了桑田,比喻时间过了很久。10到12段。
读到11段的时候教师板书(——淹没在泥沙下)
读到12段的时候教师板书(——形成化石)
师:琥珀形成了,是谁发现的,在哪发现的?
生:小男孩,海边。
讨论:大家有没有去过海边?如果去海边的话,会捡什么东西呢?
如果一不小心也捡到琥珀或者贝壳化石,那运气就好啦!
师:发现琥珀之后,它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价值呢?文中最后一段描写了。齐读最后一段。根据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见什么,可以想象什么,可以推测什么,又可以知道什么呢?
(可以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历史,知道很久以前的植物和动物。)
师:好,最后一段我们再好好读一遍。
(三)自由品读,体会语言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但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故事虽然发生在万年之前,但是作者不是凭空推测,而是根据琥珀的样子来写的这篇文章,作者在讲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时,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认真体会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
(四)请学生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们根据板书踊跃发言。
生1:课文讲述了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2:在夏天的松林里,松树们滴着松脂,某些松脂包裹了一些小动物,形成松脂球。过了很久,水淹没的森林,松脂球淹在泥沙下,形成了化石。
大冶市刘仁八镇云台中学 湖北 黄冈 4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