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既应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又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丰富的。学生从身边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再身边,体会数学的魅力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小学直接知识的获得,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生活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用直观和操作,让小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数学实践,调动学生眼、口、耳、手参加学习活动,使小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连的感知和表象。这样学生更容易接纳与理解书本上的间接知识。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身边事物感知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取身边熟悉的事物,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这样,不仅可以争强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现实的事物,利于感知与认知。例如,角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看似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根据你手上的实物形状, 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实物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各样的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又 如教学“认识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调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在人身上内在的永恒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许多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的迁移中能尽快的学好。例如;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数学知识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过程中摆、拼、画、量、演示、实验等活动都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因此,我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使新知识深刻的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圆锥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容器的沙子总是圆锥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的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也是实践操作中验证所谓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训练。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认识。它不仅有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当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教师首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展开探索的兴趣;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发现过程。但也要注意避免使课堂活动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表演场所,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解决生活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与学生现实生活、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学习百分数,我把银行各种年利率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压岁钱存银行几年的问题。有的学生要存一年,明年取钱正好交学费,利息可以买文具;有的要存三年,到期钱会多些有的要存五年,更划算,到期钱更多。又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俗话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这样,学生学起数学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小学直接知识的获得,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生活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用直观和操作,让小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数学实践,调动学生眼、口、耳、手参加学习活动,使小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连的感知和表象。这样学生更容易接纳与理解书本上的间接知识。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身边事物感知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取身边熟悉的事物,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这样,不仅可以争强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现实的事物,利于感知与认知。例如,角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看似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根据你手上的实物形状, 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实物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各样的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又 如教学“认识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调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在人身上内在的永恒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许多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的迁移中能尽快的学好。例如;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数学知识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过程中摆、拼、画、量、演示、实验等活动都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因此,我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使新知识深刻的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圆锥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容器的沙子总是圆锥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的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也是实践操作中验证所谓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训练。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认识。它不仅有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当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教师首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展开探索的兴趣;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发现过程。但也要注意避免使课堂活动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表演场所,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解决生活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与学生现实生活、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学习百分数,我把银行各种年利率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压岁钱存银行几年的问题。有的学生要存一年,明年取钱正好交学费,利息可以买文具;有的要存三年,到期钱会多些有的要存五年,更划算,到期钱更多。又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俗话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这样,学生学起数学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