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点体会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 结合实践谈谈我的一点作法和体会。
  一、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 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 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 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一定能胜 过老师!”教学中,我还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个数学故事,或介绍一位数学家,或出一道趣味数学题或提 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老 师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二、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导入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 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 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学生只需在旧知识上进行迁移类推, 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 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 们觉得兴味索然。
  三、指示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方法和重点。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 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 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四、突破重点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
  每章节知识都有重难点,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 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为了将这一对矛盾很好统一起来,我在学习的重难点处施 导时注意了:①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②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③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 、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
  五、归纳概括规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因此,我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 方法进行引导:①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 概括;②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例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可以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去归纳概括;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 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 。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 ,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
  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注意从思维的兴趣、目标、方法、过程及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 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古典诗歌的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展开,并努力实现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对话 “学习共同体” 自主 合作 探究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也正因为如此,新教材的编写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在教材中增加了古典诗歌
期刊
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奠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入门的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在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性的问题,学生总怕与教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因此不同的学生从
期刊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首先,坚持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这个根本。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它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为它的富强尽心尽力;教育他们了解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为人类及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让孩子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有自豪感的人一生是无比高兴的,是充满信心的,这样
期刊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生活联系密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值得每位物理教师深思。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种物理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利用已有的生活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的影响,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总有一些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以至对物理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笔者认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首要问题是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提高
期刊
职业教育无疑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略的。加强对职业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作为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培养职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克服
期刊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一、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
期刊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只是填鸭式教学,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学生,而是因为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我县新课程改革实施七年以来,我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有了这样一个深刻认识: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需要教师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