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紧紧围绕“寓理于乐,寓情于趣”展开,所以这一文体也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文章就是寓言,尽管它们的篇幅不长,却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为此教师应该依据其问题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滋养学生的心灵。
一、探析寓言的阅读魅力
1.故事内容生动形象
许多寓言故事通常都是以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当作载体呈现寓意的,比如《亡羊补牢》《龟兔赛跑》等。这些寓言通常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尽管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但是都能够从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得到相应的启发。
2.故事情节细腻
大部分寓言故事虽然文字简练,但是故事情节依然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在《画蛇添足》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好蛇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在《狼和小羊》中刻画了狼的狡猾与小羊的善良……显然这些细节的描写都能够使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变得更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3.文字中带着优美
寓言故事篇幅大多不长,言简意赅的意境却让现代的白话文无法相媲美。许多深邃的哲理隐含在优美的文字之中,让读者和听者在阅读优美的文字和讲述中,感受蕴含的寓意。比如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寓言片段,国外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都是很好的代表,富有哲理的文字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启发。
二、阐述寓言的审美内涵
1.细节中的含蓄美
纵观寓言故事中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针对某个细节展开细腻的描写,从表面看来是对文字的修饰,但是究其本质是除了含蓄的表述以外,能够为读者带来某种启发,更可以促使人们联想到生活中的某种情况。比如我国古代寓言《曹冲称象》《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作品都较好地呈现出了寓言潜在的含蓄之美。当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故事情节以后,就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看到生活的本质,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道理,进而促使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寓言文体的含蓄美。
2.文字中的艺术美
众所周知,艺术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就寓言艺术而言,主要是利用优美的文字,让阅读的人们明白某种寓意,明白道理的同时还可以判断出生活中的美与丑,在美与丑混杂的事物里面提炼,还可以通过抨击丑的方式展现美,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体验,同时也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这也是寓言文体艺术美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真切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美和寓意美。
三、关注寓言的教学方法
1.厘清故事情节
厘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是帮助学生理解寓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来掌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加以明确,熟知每个人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传授给学生一些概括故事内容的技巧,进而为后续理解故事寓意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提前用白色的粉笔画出一口井,然后在井里面用绿色的粉笔画出一只青蛙。简单明了的画面,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纷纷猜测:“它在井里面干什么呢?”紧接着教师出示了小鸟的剪纸,学生的兴趣立刻变得更加浓烈:“为什么小鸟和青蛙说的世界不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自主解决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以后找到了答案,也就使这节课的文本思路变得更加清晰。针对寓言的故事情节,我们基本都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亦或是通过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为学生厘清文章的来龙去脉。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动画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内容,从而为深刻理解寓意打下基础。
2.品味文本内涵
众所周知,寓言故事大部分都是赞赏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所以在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也都是善恶分明的。这样教师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好与坏,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寓意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当通过赏析语言、感知形象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深刻体会寓意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借助于人物鲜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中每个人物的角色特点。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找到可以体现角色特征的词语,通过“垂涎欲滴”“眼珠一转”“赔着笑脸”等词语,学生体会到狐狸的奸诈与狡猾;通过“看了一眼”“非常得意”等词语,学生体会到了乌鸦的单纯。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动的故事形象,而且能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描写的方法。当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品质深入了解以后,就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各个角色的特征,感悟寓言的故事情节,进而起到激发学生感情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寓意的领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领会作品中的美
在寓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文本特征,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寓言,甚至可以采取编一编等多种形式改编或者创作新的寓言。如《狐假虎威》一文的语言比较口语化,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事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为此,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当老虎抓到狐狸以后,狐狸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当所有动物都吓跑以后,狐狸会对老虎说些什么?加上动作演一演狐狸狡猾、洋洋得意的样子。显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老虎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动物都怕狐狸,于是我又创设了情境,并对学生说:“同学们可以告诉老虎真相吗?今天晚上放学回家,爸爸妈妈要让你给他们讲这个故事,你能讲给他们听吗?假如我是你的爸爸,请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吧。”显然,学生经过多次情境体验以后,就可以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则寓言进行续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地创编故事,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还能提升写作能力。
4.结合生活促提升
当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熟悉文本以及语言特征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并从实际生活中学会它的写作方式,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如拟人、讽刺等。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学生仅仅掌握了故事内容以及寓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把这个寓意加以延伸,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到类似的情况,并进行类比迁移。如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感受到平时不认真学习就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想法那是不可取的。又如教学《农夫与蛇》一课时,通过农夫救活了蛇而被蛇咬死的故事,由小及大引导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向农夫一样不动脑筋,要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寓言应当与生活有机融合,将寓意运用于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倘若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准确地列举出相应的例子,那么就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故事的寓意,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使语言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寓言故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寓言中潜在的价值,依据寓言让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扎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品味寓意故事的内涵和文字,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探析寓言的阅读魅力
1.故事内容生动形象
许多寓言故事通常都是以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当作载体呈现寓意的,比如《亡羊补牢》《龟兔赛跑》等。这些寓言通常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尽管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但是都能够从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得到相应的启发。
2.故事情节细腻
大部分寓言故事虽然文字简练,但是故事情节依然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在《画蛇添足》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好蛇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在《狼和小羊》中刻画了狼的狡猾与小羊的善良……显然这些细节的描写都能够使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变得更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3.文字中带着优美
寓言故事篇幅大多不长,言简意赅的意境却让现代的白话文无法相媲美。许多深邃的哲理隐含在优美的文字之中,让读者和听者在阅读优美的文字和讲述中,感受蕴含的寓意。比如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寓言片段,国外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都是很好的代表,富有哲理的文字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启发。
二、阐述寓言的审美内涵
1.细节中的含蓄美
纵观寓言故事中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针对某个细节展开细腻的描写,从表面看来是对文字的修饰,但是究其本质是除了含蓄的表述以外,能够为读者带来某种启发,更可以促使人们联想到生活中的某种情况。比如我国古代寓言《曹冲称象》《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作品都较好地呈现出了寓言潜在的含蓄之美。当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故事情节以后,就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看到生活的本质,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道理,进而促使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寓言文体的含蓄美。
2.文字中的艺术美
众所周知,艺术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就寓言艺术而言,主要是利用优美的文字,让阅读的人们明白某种寓意,明白道理的同时还可以判断出生活中的美与丑,在美与丑混杂的事物里面提炼,还可以通过抨击丑的方式展现美,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体验,同时也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这也是寓言文体艺术美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真切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美和寓意美。
三、关注寓言的教学方法
1.厘清故事情节
厘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是帮助学生理解寓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来掌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加以明确,熟知每个人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传授给学生一些概括故事内容的技巧,进而为后续理解故事寓意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提前用白色的粉笔画出一口井,然后在井里面用绿色的粉笔画出一只青蛙。简单明了的画面,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纷纷猜测:“它在井里面干什么呢?”紧接着教师出示了小鸟的剪纸,学生的兴趣立刻变得更加浓烈:“为什么小鸟和青蛙说的世界不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自主解决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以后找到了答案,也就使这节课的文本思路变得更加清晰。针对寓言的故事情节,我们基本都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亦或是通过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为学生厘清文章的来龙去脉。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动画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内容,从而为深刻理解寓意打下基础。
2.品味文本内涵
众所周知,寓言故事大部分都是赞赏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所以在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也都是善恶分明的。这样教师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好与坏,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寓意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当通过赏析语言、感知形象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深刻体会寓意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借助于人物鲜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中每个人物的角色特点。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找到可以体现角色特征的词语,通过“垂涎欲滴”“眼珠一转”“赔着笑脸”等词语,学生体会到狐狸的奸诈与狡猾;通过“看了一眼”“非常得意”等词语,学生体会到了乌鸦的单纯。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动的故事形象,而且能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描写的方法。当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品质深入了解以后,就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各个角色的特征,感悟寓言的故事情节,进而起到激发学生感情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寓意的领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领会作品中的美
在寓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文本特征,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寓言,甚至可以采取编一编等多种形式改编或者创作新的寓言。如《狐假虎威》一文的语言比较口语化,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事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为此,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当老虎抓到狐狸以后,狐狸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当所有动物都吓跑以后,狐狸会对老虎说些什么?加上动作演一演狐狸狡猾、洋洋得意的样子。显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老虎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动物都怕狐狸,于是我又创设了情境,并对学生说:“同学们可以告诉老虎真相吗?今天晚上放学回家,爸爸妈妈要让你给他们讲这个故事,你能讲给他们听吗?假如我是你的爸爸,请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吧。”显然,学生经过多次情境体验以后,就可以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则寓言进行续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地创编故事,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还能提升写作能力。
4.结合生活促提升
当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熟悉文本以及语言特征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并从实际生活中学会它的写作方式,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如拟人、讽刺等。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学生仅仅掌握了故事内容以及寓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把这个寓意加以延伸,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到类似的情况,并进行类比迁移。如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感受到平时不认真学习就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想法那是不可取的。又如教学《农夫与蛇》一课时,通过农夫救活了蛇而被蛇咬死的故事,由小及大引导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向农夫一样不动脑筋,要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寓言应当与生活有机融合,将寓意运用于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倘若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准确地列举出相应的例子,那么就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故事的寓意,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使语言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寓言故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寓言中潜在的价值,依据寓言让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扎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品味寓意故事的内涵和文字,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