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教“双语”(哈)的汉语教师,一部分学生汉语底子也较差,教师就要通过用各种方法引导,有时通过各种手势,使学生理解知识。教师通过真挚情感教引,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融洽。为了更好地教学。通过本人的听课学习,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学科,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中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可进行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①“树叶与酸雨”的反应;②“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③“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及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2 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化学问题情景: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县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千米内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①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为0.0064%。②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③了解到热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试分析鱼类几乎绝迹的原因?设置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女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3 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4 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某市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的盖全部被炸开。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有人将烟头丢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H2”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所以说,新闻报道对设情景的教学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立竿见影的目的。
  
  5 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巩乃斯河已受到污染,那我们应如何净化水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了解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了解“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我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景,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应该登上课堂教学的大雅之堂。多少年来,作文教学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大大小小的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比赛课,红火了一年又一年,却很少有人敢展示作文教学的风采,而作文教学能出彩的很少。而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许多人感到困惑而又无奈的事。这里,就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实践所得。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从培
期刊
摘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作文的指导,还不应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对作文的评改是在对我们现行作文教学中侧重于作文的指导教学,忽视作文评改指导与教学的反思后准确、鲜明、科学地提出来的。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评改    所谓评改作文,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作文的评价,第二是对作文的修改。这两个方面都是学生“写作实践能力”中不可缺少的。新的
期刊
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现在已经全面实施,虽然广大教师在实施中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但是综观现在的高中阅读教学,仍然有许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为了改变现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努力实践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力求在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达到教学的较高境界。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开放型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了彰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期刊
语文教学在对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美好的人格品质。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美好
期刊
高中英语教学,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感到越来越困难。倘若教师用同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对个体差异极大的学生进行同堂教学,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英语教学质量整体下滑。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成为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解决高中英语教学费时间低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进行分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期刊
1 研究的背景    现代教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向学生灌输英语的方法已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我们应改变观念,探讨适应课堂教学的新路子,经过研究和探索,确立了“创设愉快情景,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2 指导思想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轻负担、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教学设想]  本案例是根据大纲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训练一、二单元“议论要有理有据”、“议论要有条有理”设计的,属写作复习训练课。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本节课试图通过立意的确定,段落的组合,论据的补充、比较等实践训练,使“有理有据”、“有条有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理论和技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①能说出“有理有据”、“有条有理”的含义;②能根据上述标准
期刊
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的欣赏和创作,发展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感,树立学生美好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陶冶爱美情感。”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渗透美育。    1 钻研教材,挖掘文中的美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都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创造性和教育性。文章语言简洁,脍炙人口,字里行
期刊
平时我们在公开课上向学生提问时,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有的老师认为可能是学生胆怯,怕在众人面前献丑。实际上仔细想来,应该是你的提问不科学,即没有效。那么怎样的提问能激起学生回答的欲望,使之会答、愿答、爱答呢?唯有合理、有效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怎样的有效提问才能真正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学信息的最基本载体,是联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最重要的媒介。事实证明,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运用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摆在每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为,运用好地理教学语言是关键的一环。    1 注意教学语言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地理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