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汉译英过程中,词语的增补和省略是最常用的翻译技巧。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汉英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语法结构完整和意思清楚而进行词语的增补,和对重复、表示范畴、影响译文修辞以及不适合翻译的词语进行的省略。
【关键词】汉译英;词语;增补;省略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展现出来。而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由于用词的规律不同,因此,要把汉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翻译成英语,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改变,以更好地忠实于原文。增补和省略是最常用的翻译技巧,其目的就是使译文更好忠实原文。
一、 词的增补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语言,它们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的规律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为表达相同的意思,需要在英语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原文中没有的词汇,从而完成两种语言间的完美转换。汉译英词语的增补,其主要目的是使译文在语法结构上更为完整和使译文的意思更加清楚。
(一) 使译文在语法结构上更为完整而进行的增补
把汉语翻译成英语之后,如果不增加必要的词汇,英语的语法结构就不完整,也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子。为了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而需要增补词语的现象分为以下几类:
1. 代词或名词。
汉语里的句子,很多都没有主语,但英语句子一般都是有主语的。所以在翻译这类无主语句子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代词或名词来补出主语。如: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倍努力。
To get success, we must work harder.
学生们看完了随身带的书,就打开饭盒吃起来。
When the students finished all the books they had bought, they opened the lunch and ate it.
在汉语中,由于从上下文能够看清逻辑关系,作宾语的代词常常省略掉,而在英语中,这是不能省略的。英语中所有的及物动词后面都要跟上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所以,汉语翻译成英语时,通常需要增补必要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
请原谅我的鲁莽。
Excuse me for my rudeness.
在汉语中,物主代词用的比较少;而在英语中,物主代词用的特别多,只要涉及到某个人归其所有的和与其有关的事物以及其身体某一器官时,都需要有物主代词加在这个名词前。如:
她睁圆着眼睛听我说话。
She listened to me with her rounded eyes.
在这儿,物主代词her在汉语句子中是没有的,而翻译成英语时,就增补上,因为在英语里它是必不可少的语法结构。
2. 连词。
在汉语中经常省略连词,因为词与词之间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是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而在英语中,词与词之间以及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却需要用连词来明确说明。所以在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在很多数情况下要增补连词。如:
你都爱不起来,还谈什么婚姻?
What could you talk about marriage if you did not feel yourselves capable of love?
干了这一杯,我就让你走。
If you empty your glass, I will let you go.
3. 介词。
在汉语中,介词用的比较少,但在英语中,介词却用得比较普遍。在汉语中不需要介词的地方,在英语中却经常需要,所以在进行汉译英时,要根据英语语法结构增加必要的介词。如:
仓库重地,禁止吸烟。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4. 冠词。
在英语中有一类词叫冠词,它放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而汉语中并没有这类词,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要根据英语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冠词。如: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器官。
The ear is the organ which is used for hearing.
他们把他当亲人来对待。
They treated him as a relative.
(二)使译文的意思更加清楚而进行的增补
汉语和英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汉语词语内涵丰厚,重语义结构,句子的语法意义和语法成分有时是不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是隐含在句子的总体结构中。因此,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中隐含的意义通过增补的方法翻译出来。
1. 原文中暗含而无需明言的词语。
汉语和英语的习惯用法不同。汉语中有一些说法对于汉语读者来说是很清楚的,谁也不会误解,可是如果在翻译成英语时逐字翻译,生搬硬套,那么就可能词不达意,甚至可能引起笑话和误解。所以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在翻译成英语时,就有必要适当地增补词语,把汉语原文中隐含的意思明确表示出来。如:
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
W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taking the whole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提倡顾全大局”,汉语的意思是提倡“顾全大局”的这种“精神”。但“精神”这个词已隐含在汉语的句子中,所以在译成英语时,就必须把这一隐含的意思译出来,否则英语读者就不能完全理解。 2. 概括性词语。
一些概括性词语,在汉语中有时不用,但在英语中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翻译成英语时根据需要增补必要的概括性词语。如:
当地政府不允许大操大办酒席。
The local government does not allow the practice of giving lavish feasts.
原文中尽管没有“做法”一类的词,但是从句子上下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方面意思。所以必须要加上practice一词,否则的话,英文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3. 注释性词语。
汉语中的谚语典故以及在一定的历史政治条件下形成的名词、术语和缩略语,虽然对于汉语读者来说意思很清楚,但是英语读者就不一定明白其含义。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就有必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注释性词语。如:
练五禽戏有利于健康。
Practicing Wuqinxi, 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form, is good for our health.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外国人大多不了解,在译文上加上同位语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form, 交代其背景,就清楚了。
二、 词的省略
词的省略也是汉语翻译英语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技巧。与词增补相反,在汉语句子中有些词是必要的,但是翻译成英语时,从英语的角度来看这些词却是多余的,所以在英文译文中必须删除。如果完完整整地逐字进行翻译,那么就可能使译文意思不清或语句不通顺。词的省略目的是使英语译文更好地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
(一) 原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汉语中经常使用排比对仗、重复等修辞手法来进行文字修饰,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相近的多个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连起来来表达意义上密切相关或相同的内容。而英语的修辞方式却不是这样的,所以在翻译时,汉语原文中意思重复的几个词语通常只译出其中一个,如“贪官污吏”corrupt officials,“土崩瓦解”fall apart,“医德医风”medical ethics,“取之不尽用之不竭”the inexhaustible source等等,其他部分予以省略。再如:
我们不仅应当爱护自己的子女,还应当帮助自己的子女,教育自己的子女。
We should not only love our children but also help and educate them.
原文连续用了三次“自己的子女”,这显然是为了强调,但是译成英语时,就须省略重复的部分。
你们的关系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your relationship.
原文中“满城风雨”和“人人皆知”含义相同,翻译成英语时,只用一个词publicity就可以了。
(二)原文中表示范畴的词语
有些词如“局面” “情况”“情绪”“态度” “过程”“问题”“现象”等,如果表示具体的意义,理应翻译出来;但有时这些词是用来表示范畴,其含义笼统概括,没有具体意义,那么就可以省略不译。如“了解情况”中的“情况”一词,有具体的含义,就必须译出来;而“技术和市场情况分析”中的“情况”则是表明范畴的,就不用翻译出来,译为technology and market analysis 就可。下面四字词组中,后两个词都是范畴词,可省略:
复杂局面 complexity
沮丧情绪 dejection
嫉妒心理 jealousy
冷漠态度 indifference
转化过程 transformation
失业现象 unemployment
再如:
我们必须要反对蛮干作风。
We must fight against foolhardiness.
句子中的“蛮干”是作风的一种,“作风”在这儿表示范畴,所以不用译出来。
(三) 影响译文修辞效果的词语
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简练,汉语中经常会用一些成语或具体形象词语来比喻,或连续使用数个短句加强语气。在翻译过程中,对这类句子通常是简化和压缩或省略其中一些词语。否则的话,英语译文就显得拖泥带水,松散无力,从而失掉原文的特色。如:
匪军所至,杀戮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
Wherever the bandit troops went, they massacred and raped, burned and looted, and stopped at nothing.
原文是毛泽东同志在描写国民党军队的暴行时用的排比句,它用了四个动宾词组,强调了国民党军队的残暴。但如果不加压缩的话,把全部省略的内容都翻译出来,就大大减弱了原文的气势。
(四) 汉语中不适宜翻译的词语
在汉语中,有内容是汉语所独有的,对于不懂中文的人来说,无法很好理解,此时省略比译出更好。如:
我姓张,弓长张。
My surname is Zhang.
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虽然省略了后半句the left part is bow and the right is length,他获得的信息已足够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把后半句也译出来,那么无异于画蛇添足,反而使不懂汉字的读者摸不着头脑。
三、结束语
总之,在汉译英过程中要不拘泥于汉语原文的字面形式,抓住其内在意义和言外之意,适当地增加或省略词语,使翻译的英语符合英语语法结构和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的风格和反映原文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1.
[2]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6.
[3]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6.
【关键词】汉译英;词语;增补;省略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展现出来。而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由于用词的规律不同,因此,要把汉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翻译成英语,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改变,以更好地忠实于原文。增补和省略是最常用的翻译技巧,其目的就是使译文更好忠实原文。
一、 词的增补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语言,它们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的规律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为表达相同的意思,需要在英语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原文中没有的词汇,从而完成两种语言间的完美转换。汉译英词语的增补,其主要目的是使译文在语法结构上更为完整和使译文的意思更加清楚。
(一) 使译文在语法结构上更为完整而进行的增补
把汉语翻译成英语之后,如果不增加必要的词汇,英语的语法结构就不完整,也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子。为了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而需要增补词语的现象分为以下几类:
1. 代词或名词。
汉语里的句子,很多都没有主语,但英语句子一般都是有主语的。所以在翻译这类无主语句子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代词或名词来补出主语。如: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倍努力。
To get success, we must work harder.
学生们看完了随身带的书,就打开饭盒吃起来。
When the students finished all the books they had bought, they opened the lunch and ate it.
在汉语中,由于从上下文能够看清逻辑关系,作宾语的代词常常省略掉,而在英语中,这是不能省略的。英语中所有的及物动词后面都要跟上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所以,汉语翻译成英语时,通常需要增补必要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
请原谅我的鲁莽。
Excuse me for my rudeness.
在汉语中,物主代词用的比较少;而在英语中,物主代词用的特别多,只要涉及到某个人归其所有的和与其有关的事物以及其身体某一器官时,都需要有物主代词加在这个名词前。如:
她睁圆着眼睛听我说话。
She listened to me with her rounded eyes.
在这儿,物主代词her在汉语句子中是没有的,而翻译成英语时,就增补上,因为在英语里它是必不可少的语法结构。
2. 连词。
在汉语中经常省略连词,因为词与词之间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是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而在英语中,词与词之间以及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却需要用连词来明确说明。所以在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在很多数情况下要增补连词。如:
你都爱不起来,还谈什么婚姻?
What could you talk about marriage if you did not feel yourselves capable of love?
干了这一杯,我就让你走。
If you empty your glass, I will let you go.
3. 介词。
在汉语中,介词用的比较少,但在英语中,介词却用得比较普遍。在汉语中不需要介词的地方,在英语中却经常需要,所以在进行汉译英时,要根据英语语法结构增加必要的介词。如:
仓库重地,禁止吸烟。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4. 冠词。
在英语中有一类词叫冠词,它放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而汉语中并没有这类词,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要根据英语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冠词。如: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器官。
The ear is the organ which is used for hearing.
他们把他当亲人来对待。
They treated him as a relative.
(二)使译文的意思更加清楚而进行的增补
汉语和英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汉语词语内涵丰厚,重语义结构,句子的语法意义和语法成分有时是不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是隐含在句子的总体结构中。因此,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中隐含的意义通过增补的方法翻译出来。
1. 原文中暗含而无需明言的词语。
汉语和英语的习惯用法不同。汉语中有一些说法对于汉语读者来说是很清楚的,谁也不会误解,可是如果在翻译成英语时逐字翻译,生搬硬套,那么就可能词不达意,甚至可能引起笑话和误解。所以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在翻译成英语时,就有必要适当地增补词语,把汉语原文中隐含的意思明确表示出来。如:
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
W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taking the whole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提倡顾全大局”,汉语的意思是提倡“顾全大局”的这种“精神”。但“精神”这个词已隐含在汉语的句子中,所以在译成英语时,就必须把这一隐含的意思译出来,否则英语读者就不能完全理解。 2. 概括性词语。
一些概括性词语,在汉语中有时不用,但在英语中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翻译成英语时根据需要增补必要的概括性词语。如:
当地政府不允许大操大办酒席。
The local government does not allow the practice of giving lavish feasts.
原文中尽管没有“做法”一类的词,但是从句子上下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方面意思。所以必须要加上practice一词,否则的话,英文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3. 注释性词语。
汉语中的谚语典故以及在一定的历史政治条件下形成的名词、术语和缩略语,虽然对于汉语读者来说意思很清楚,但是英语读者就不一定明白其含义。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就有必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注释性词语。如:
练五禽戏有利于健康。
Practicing Wuqinxi, 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form, is good for our health.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外国人大多不了解,在译文上加上同位语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form, 交代其背景,就清楚了。
二、 词的省略
词的省略也是汉语翻译英语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技巧。与词增补相反,在汉语句子中有些词是必要的,但是翻译成英语时,从英语的角度来看这些词却是多余的,所以在英文译文中必须删除。如果完完整整地逐字进行翻译,那么就可能使译文意思不清或语句不通顺。词的省略目的是使英语译文更好地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
(一) 原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汉语中经常使用排比对仗、重复等修辞手法来进行文字修饰,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相近的多个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连起来来表达意义上密切相关或相同的内容。而英语的修辞方式却不是这样的,所以在翻译时,汉语原文中意思重复的几个词语通常只译出其中一个,如“贪官污吏”corrupt officials,“土崩瓦解”fall apart,“医德医风”medical ethics,“取之不尽用之不竭”the inexhaustible source等等,其他部分予以省略。再如:
我们不仅应当爱护自己的子女,还应当帮助自己的子女,教育自己的子女。
We should not only love our children but also help and educate them.
原文连续用了三次“自己的子女”,这显然是为了强调,但是译成英语时,就须省略重复的部分。
你们的关系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your relationship.
原文中“满城风雨”和“人人皆知”含义相同,翻译成英语时,只用一个词publicity就可以了。
(二)原文中表示范畴的词语
有些词如“局面” “情况”“情绪”“态度” “过程”“问题”“现象”等,如果表示具体的意义,理应翻译出来;但有时这些词是用来表示范畴,其含义笼统概括,没有具体意义,那么就可以省略不译。如“了解情况”中的“情况”一词,有具体的含义,就必须译出来;而“技术和市场情况分析”中的“情况”则是表明范畴的,就不用翻译出来,译为technology and market analysis 就可。下面四字词组中,后两个词都是范畴词,可省略:
复杂局面 complexity
沮丧情绪 dejection
嫉妒心理 jealousy
冷漠态度 indifference
转化过程 transformation
失业现象 unemployment
再如:
我们必须要反对蛮干作风。
We must fight against foolhardiness.
句子中的“蛮干”是作风的一种,“作风”在这儿表示范畴,所以不用译出来。
(三) 影响译文修辞效果的词语
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简练,汉语中经常会用一些成语或具体形象词语来比喻,或连续使用数个短句加强语气。在翻译过程中,对这类句子通常是简化和压缩或省略其中一些词语。否则的话,英语译文就显得拖泥带水,松散无力,从而失掉原文的特色。如:
匪军所至,杀戮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
Wherever the bandit troops went, they massacred and raped, burned and looted, and stopped at nothing.
原文是毛泽东同志在描写国民党军队的暴行时用的排比句,它用了四个动宾词组,强调了国民党军队的残暴。但如果不加压缩的话,把全部省略的内容都翻译出来,就大大减弱了原文的气势。
(四) 汉语中不适宜翻译的词语
在汉语中,有内容是汉语所独有的,对于不懂中文的人来说,无法很好理解,此时省略比译出更好。如:
我姓张,弓长张。
My surname is Zhang.
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虽然省略了后半句the left part is bow and the right is length,他获得的信息已足够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把后半句也译出来,那么无异于画蛇添足,反而使不懂汉字的读者摸不着头脑。
三、结束语
总之,在汉译英过程中要不拘泥于汉语原文的字面形式,抓住其内在意义和言外之意,适当地增加或省略词语,使翻译的英语符合英语语法结构和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的风格和反映原文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1.
[2]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6.
[3]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