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二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首先看人文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
再看综合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内容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还表现为,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最后,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一条教学建议就是“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也是综合性的表现。
总之,只有牢记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才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本課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就是在教学中,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作为新的德育课程,应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基础性表现在“内容标准”部分,则是以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道德为选择内容的标准。根据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选学有关知识,培养必要的能力。总之,生活实际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四、实施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老师感觉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所谓好看,是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学生有兴趣,喜欢看。老师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教起。
(二)品德与社会课资源缺乏
(三)时效性差
每堂课40分钟的时间限制,活动较仓促,往往留于形式,匆匆收场;活动形式较单一,绝大数学生对于活动并不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可以趁活动的时机“浑水摸鱼”——自由活动一下。
(四)课时不够
大部分教师感觉课时不够,一周40分钟的两课时一般只能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而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5个单元主题,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一学期以20周计,如要完成20个以上教学主题只能是走马观花。
五、实施建议
(一)再现生活,获得生活体验
小学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有些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学生是否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二)走进社会,参与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这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讨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有时组织的讨论也容易流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组织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提高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二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首先看人文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
再看综合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内容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还表现为,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最后,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一条教学建议就是“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也是综合性的表现。
总之,只有牢记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才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本課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就是在教学中,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作为新的德育课程,应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基础性表现在“内容标准”部分,则是以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道德为选择内容的标准。根据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选学有关知识,培养必要的能力。总之,生活实际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四、实施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老师感觉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所谓好看,是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学生有兴趣,喜欢看。老师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教起。
(二)品德与社会课资源缺乏
(三)时效性差
每堂课40分钟的时间限制,活动较仓促,往往留于形式,匆匆收场;活动形式较单一,绝大数学生对于活动并不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可以趁活动的时机“浑水摸鱼”——自由活动一下。
(四)课时不够
大部分教师感觉课时不够,一周40分钟的两课时一般只能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而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5个单元主题,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一学期以20周计,如要完成20个以上教学主题只能是走马观花。
五、实施建议
(一)再现生活,获得生活体验
小学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有些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学生是否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二)走进社会,参与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这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讨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有时组织的讨论也容易流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组织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提高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