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二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首先看人文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
  再看综合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内容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还表现为,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最后,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一条教学建议就是“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也是综合性的表现。
  总之,只有牢记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才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本課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就是在教学中,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作为新的德育课程,应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基础性表现在“内容标准”部分,则是以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道德为选择内容的标准。根据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选学有关知识,培养必要的能力。总之,生活实际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四、实施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老师感觉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所谓好看,是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学生有兴趣,喜欢看。老师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教起。
  (二)品德与社会课资源缺乏
  (三)时效性差
  每堂课40分钟的时间限制,活动较仓促,往往留于形式,匆匆收场;活动形式较单一,绝大数学生对于活动并不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可以趁活动的时机“浑水摸鱼”——自由活动一下。
  (四)课时不够
  大部分教师感觉课时不够,一周40分钟的两课时一般只能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而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5个单元主题,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一学期以20周计,如要完成20个以上教学主题只能是走马观花。
  五、实施建议
  (一)再现生活,获得生活体验
  小学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有些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学生是否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二)走进社会,参与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这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讨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有时组织的讨论也容易流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组织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提高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来源于生活语言确又高于它的特殊语言形式。  一、品味诗歌语言的画面之美  诗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画面感,重在结合文字展开想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对于意象丰富、语意跳跃的诗歌,多样化的朗诵应穿教学始终。学生再一遍遍地诵读过程中,边读边思,捕捉意象,根据意象展开吟唱 ,便可以在吟唱 中与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如杜甫《春夜喜雨》中开头一句:
期刊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作为教师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入了新阶段,新“新常态”的进程中,我们肩负着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责任。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创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可见消极等待必将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消极等待是指幼儿在幼儿园等待时无事可做而造成时间浪费的现象。例如:晨间等待活动,集体活动时等待老师分发操作材料,排队等待吃饭、喝水、入厕,离园时等待家长的到来,等等。这些在时间上的隐性浪费现象都能归根
期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使用时间较短,教学的效果还不明显。因此,针对
期刊
6.圆锥曲线极点和极线的视角  极点与极线是射影几何中研究圆锥曲线内在性质的基本理论,各地的高考试题中以此为背景的题目屡见不鲜.虽然在高考课标中没有要求,但作为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教师了解一些极点、极线理论,可以从较高的观点去把握试题,有利于中学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结论,有利于降低一些圆锥曲线大题的计算难度,对有些圆锥曲线小题,会有非常简洁的处理方法,在高考过程中能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期刊
一、课堂氛围的形成及其形成要素  (一)课堂氛围的含义  课堂氛围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气氛,指教学过程中,教室中同学们具有的共性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是由教师所营造课堂秩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听课过程行为和思考方式所共同影响的。具体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的主观心态和思维方式。  (二)课堂氛围的形成要素  1.教师方面  教师因素是第一因素。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师
期刊
随着新课改和教育改革推进,有效教学成为各个学校研讨的重点,如何使教学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能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学生能否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点。现在高中学生都爱好旅游,喜欢大自然,但对地理课却不感兴趣,即便是我们的自然地理也不能吸引他们。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满堂灌”,所讲的知识太抽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是,教学亦是如此,学生要真能学得活、用得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得激发兴趣,让他们动起来。  ——题记  新课标实施十多年,教育改革呼声此起彼伏,五花八门的教学改革也犹如雨后春笋遍地涌现,但我总觉得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得好:“语文教学应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来。”本,是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以学生为本;位,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领到位,培养学生听、说、读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音标的学习是英语习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碰到许多学生单词读不准,死记硬背单词,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没有结合发音规律来拼读单词。学生发音不正确就听不准、读不好英语,直接影响到词汇的习得,更谈不上用英语顺畅地交流了。在2009年上海市的牛津英语教材进行了全新的改编,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将常见的元音、辅音音标、音节,发音规律作为一个知识点,以“Learn
期刊
一、让每一节化学课都以化学实验作为引导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和高中的化学教学的衔接重点,也是最有效的衔接点,就是首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养成化学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化学知识丰富了,才更会重视化学实验,课程与实验的衔接才能做得更好,而正常的实验教学过程又刚好可以完成初中的化学和高中化学的有效衔接,更方便教学。所以大家也都希望广大化学教师能认真的学习和领悟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