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把识记和背诵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求。本文作者从文言文的诵读与欣赏角度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文言文教学教法上的创新之举。
【关键词】文言文;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作品时代、认知冲突、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可谓是“望文生畏”,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致使其学习方式简单,单纯把识记和背诵当成唯一的学习目标。文言文用语精炼,言简意赅,内容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性。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释放学生学习激情,营造互助合作氛围
1.确定目标。每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都要将学习目标明确的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预习具有针对性,而且也明确了教学任务和要求,使学生被动的听讲变成了主动的探究,以此来调动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
2.诵读先行。反复诵读课文,利用多媒体CAI伴音齐读,尝试男女生交叉朗读,举办古诗文朗读比赛均是很好的诵读形式。著名语文学者钱梦龙先生也说应重视学生的自得、自悟和语感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会逐渐领会文章大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小组合作。教师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三步骤: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③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难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学习,交换每个成员的意见和看法,在翻译时力求准确无误。
4.课堂竞赛。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实词虚词的朗读竞赛、翻译竞赛、背诵竞赛等,获胜小组将给予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
二、感受经典诗文魅力,提高学生情感体验
学习文言文如果只局限于字、词、句的理解,只满足于会疏通和翻译那么只能说是浅尝辄止。经典诗文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诗文的人文魅力,逐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与朱元思书》、《陋室铭》、《爱莲说》等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其内容不但措辞讲究,行文优美,而且所含哲理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经典文言文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处世哲学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的确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佳作时,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情境美,人文美。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就要与作者一起忘怀得失,宠辱不惊,追求人生的崇高理想。学习《爱莲说》就应“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能随波逐流,做世俗之人。与这些经典对话,怎么不产生美的火花、心灵的愉悦呢?
三、倡导师生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要想激活文言文教学这潭池水,教师就要不断的引领学生实现有效探究。借助反复的诵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增强师生的互动。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的出现正反映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如在学习《口技》一文时,有的学生曾提出过“为什么要描写观众的反应”的问题,经过教师点拔与揭示,大家很快的做出了解释。又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中笔者提出,“假如你是元方,你应怎样对待已经悔过的友人?”这一问题。还有,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我问学生,“伤仲永的悲剧全是其父一人之过吗?”对于这些问题,建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细读原作,师生探讨等形式深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就要充分把握文言文的行文特点和作品内涵。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活泼的形式,更加巧妙的引导鼓励学生诵读经典之作,探究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真正做到在诵读中欣赏,在体验中升华。
【参考文献】
[1]彭志能.初中文言文教学点滴浅析.《学周刊》.2011年.第6期
[2]徐飞月.激趣·诵读·授法·拓展——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第4期
[3]黄青山.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探讨.《黑河教育》.2010年.第2期
[4]乔志军.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基础教育论坛》.2011年.第8期
[5]曾清华.浅析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
[6]杨敏.浅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中心中学)
【关键词】文言文;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作品时代、认知冲突、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可谓是“望文生畏”,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致使其学习方式简单,单纯把识记和背诵当成唯一的学习目标。文言文用语精炼,言简意赅,内容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性。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释放学生学习激情,营造互助合作氛围
1.确定目标。每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都要将学习目标明确的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预习具有针对性,而且也明确了教学任务和要求,使学生被动的听讲变成了主动的探究,以此来调动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
2.诵读先行。反复诵读课文,利用多媒体CAI伴音齐读,尝试男女生交叉朗读,举办古诗文朗读比赛均是很好的诵读形式。著名语文学者钱梦龙先生也说应重视学生的自得、自悟和语感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会逐渐领会文章大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小组合作。教师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三步骤: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③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难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学习,交换每个成员的意见和看法,在翻译时力求准确无误。
4.课堂竞赛。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实词虚词的朗读竞赛、翻译竞赛、背诵竞赛等,获胜小组将给予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
二、感受经典诗文魅力,提高学生情感体验
学习文言文如果只局限于字、词、句的理解,只满足于会疏通和翻译那么只能说是浅尝辄止。经典诗文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诗文的人文魅力,逐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与朱元思书》、《陋室铭》、《爱莲说》等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其内容不但措辞讲究,行文优美,而且所含哲理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经典文言文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处世哲学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的确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佳作时,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情境美,人文美。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就要与作者一起忘怀得失,宠辱不惊,追求人生的崇高理想。学习《爱莲说》就应“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能随波逐流,做世俗之人。与这些经典对话,怎么不产生美的火花、心灵的愉悦呢?
三、倡导师生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要想激活文言文教学这潭池水,教师就要不断的引领学生实现有效探究。借助反复的诵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增强师生的互动。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的出现正反映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如在学习《口技》一文时,有的学生曾提出过“为什么要描写观众的反应”的问题,经过教师点拔与揭示,大家很快的做出了解释。又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中笔者提出,“假如你是元方,你应怎样对待已经悔过的友人?”这一问题。还有,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我问学生,“伤仲永的悲剧全是其父一人之过吗?”对于这些问题,建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细读原作,师生探讨等形式深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就要充分把握文言文的行文特点和作品内涵。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活泼的形式,更加巧妙的引导鼓励学生诵读经典之作,探究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真正做到在诵读中欣赏,在体验中升华。
【参考文献】
[1]彭志能.初中文言文教学点滴浅析.《学周刊》.2011年.第6期
[2]徐飞月.激趣·诵读·授法·拓展——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第4期
[3]黄青山.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探讨.《黑河教育》.2010年.第2期
[4]乔志军.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基础教育论坛》.2011年.第8期
[5]曾清华.浅析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
[6]杨敏.浅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