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为一体的治疗场所,是一个具有特殊环境和规章制度的科室。[1]在ICU住院期间死亡的威胁、疾病的痛苦、陌生的环境、沟通的障碍等问题,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负性心理反应,其精神、心理的创伤,远远超过疾病带来的痛苦。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熟练掌握每位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ICU 心理 护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8-01
  1 心理特点
  1.1 恐惧感和威胁感。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成正相关,这主要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关。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病情严重,会危及生命,产生十分明显恐惧感、威胁感[3]。
  1.2 情感抑郁、孤独感。ICU患者缺少外界信息,病室气氛严肃,医护人员忙于各种救护处置,无暇与患者充分交流,使患者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另外,有些患者由于病情原因不能与医护人员交流,如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均可因信息缺乏,如:产生孤独、恐惧、忧郁、厌世等消极情绪反应。此外,ICU需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患者与亲友隔离,容易产生孤独感。
  1.3 缺乏安全感。为了防止各种导管和引流管移动或意外拔除,通常会对患者进行适当约束,病人会感到不适,无安全感。
  1.4 烦躁、焦虑、紧张。ICU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病室嘈杂,患者终日看到的是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及医护人员忙碌工作的身影,特别是目击了同室患者的死亡,更易产生很强的精神心理压力,这些紧张的氛围造成了患者的视觉超负荷。听觉方面ICU噪声主要来自谈话、监护仪、呼吸机报警等,这3类噪声就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病人感到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颠倒[4]。
  2 护理对策
  2.1 改善环境。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设备应摆放整齐,灯光可使用柔和光线,不要直接对着患者的眼睛。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患者之间用屏风或窗帘隔开,以避开抢救对患者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医务人员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大声喧哗,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发出的报警声音调至合适大小。
  2.2 加强护患沟通。语言交流是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并从情感上激发患者。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
  2.3 加强入住后交流。应根据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由于每位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中的文化需求也不同,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患者,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指脉氧等变化,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4]。
  2.4 加强非语言沟通。ICU部分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原因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肢体语言与病人沟通,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增加视觉信息传递,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6]。
  2.5 合理的探视制度。家属探视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允许家属适当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因此,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对于其掌声疾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6 音乐疗法。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悠扬适宜的旋律可使人身心得到放松,产生其他交流所达不到的效果。[2]在ICU紧张环境中,应用音乐疗法,可缓和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其不良情绪。
  ICU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在工作中注意观察,掌握其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指导及治疗护理,减少其不良心理反应,使其能够信任医护人员,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104
  [3] 刘化侠.机械通气病人的不适与痛苦[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2-53
  [4] 渡连淑子,张淑琴.对接受医疗仪器治疗患者的评价和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4,13(3):130-131
  [5] 史铁英.ICU患者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324-325
  [6] 吴虹.非语言交流与病人心理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33-34
  [7] 李书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DTPa)或者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同时接种后所产生的临床反应进行了探讨。  方法:在每个接种阶段都将婴儿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中2月大的婴儿接种Hib+OPV疫苗、4月大的婴儿接种Hib+OPV+DTPa疫苗、6月大的婴儿接种Hib+HepB疫苗
期刊
摘要:目的:对外科实验中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首先从灌输和培养临床意识开始,然后加强动手能力。  结果:通过临床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加强其思维能力,并且做到两方面相互促进。  结论:临床的早期培养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并且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进步。在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外科实验中的临床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做好农村优生优育优教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必须要明确重点目标人群和宣教重点,健全宣教组织机构,创新宣教内容和工作方式,营造全社会预防出生缺陷、科学育儿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键词:优生优育优教 宣传 创新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26-02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
期刊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应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等理论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 中医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
期刊
摘要: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山区农村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农村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居民受到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山区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状况较差,需要采用较好的途径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作为一名山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者,更是一名具体实施者,必须扮演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员和育龄妇女的贴心人角色。  关键词:山区计划生育 宣教工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新时代,必须站在深化机构改革、促进深度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机构合并以后计生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建立适合计生人员深度融入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从思维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平台创新、激励创新五个方面,积极探索计生人员融入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走势。  关键词:合并 计生人员 融入 思想政治工作 新机制  【中
期刊
摘要: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念,确立依法宣传教育、按需宣传教育、宣传教育也是服务、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等新理念,才能做到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前提下,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进而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理念 创新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不再是单纯的控制人口,而是要在控制人口的基础上,提高人口质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时期下的农村计划生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做好宣传教育,才能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期刊
摘要: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
期刊
摘要:药师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工作程序化、学习提升终身制和沟通交流日常化,不但完成医院、药房交办的工作,而且促进患者接受治疗的高效进行,实现医患双赢。  关键词:药师 习惯 工作 学习 交流 双赢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2-02  如今,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药学专业的分化,药品调剂逐渐从药品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