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另外,我还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给同學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就使同学很受感动。
  二、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2.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来,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立刻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1.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打败了才逃跑呢,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3.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普遍出现了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情况,从多方面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学校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成因  1.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断下降  很多化学老师调查发现,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充满好奇,参与度也非常高,然而,中考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直线下降之势。高中
期刊
摘 要:对于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改革工作而言,开展情境教学一直是核心关键。情境教学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相关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情境教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到社会与生产领域,随处可见化学的身影。正因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复习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教材只是一个基础点,更多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和语言运用水平的测评。因此,如何在高考前的短暂时间内做好语文的复习工作,并且很好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呢?这值得我们努力研究,努力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运用题;复习;精准辅导  高考语文的考查是非常具有条理性的,其考查的内容也是将一个个的内容板块进行了区分。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复习的时候完全可以在统筹全局的基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必修课程之后的选修课程,从化学物质性质、反应原理,探究化学反应规律。  关键词: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方程式书写;‘公式’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具有典型的学科特点。  中学阶段我们从理论上重点以离子反应和氧化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研究方向,在于细致认证衔接地球大气层、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结构,试图将其中诸多的变化细节提炼整理完全,所以长期以来该类学科时刻彰显强烈的综合性,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单纯利用文字形式进行诸多地理现象描述未免显得过于生硬,地理图像则不然,其能够凭借不同新奇因素吸纳高中生课堂注意力,令其地理信息精确化提炼和思维结构修缮成就快速延展,独立处理生活中和地理学科相关的一切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适应这种新形式,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以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视角,看待这次课改实验,具体到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氛围和谐化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平等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主动参与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期刊
情感共鸣就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各种形式的美术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还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隨的主观方面的感受与情感活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般来说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项涉及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更是探究
期刊
山水文化,是以山水为载体或表现对象,通过人类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创造,并将之蕴含于山水中的文化沉积,以及由此引发而来的文化现象。它包含自然山水文化和人文山水文化。而徽州自古就以风光秀美、钟灵毓秀闻名于世,早在南朝时期,梁武帝就曾盛赞“新安大好山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徽州人将自己的智慧凝聚于山水之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徽州山水文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
期刊
高中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其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基础,而其良好的行为则得益于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可以说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培养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高中生良好的个性  有句格言说得好,性格即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人的性格状况可以影响其生活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