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法罗序曲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的鸡翅,因为调和了辣椒酱、白醋、牛油、胡椒盐和蒜五种材料,味道在肉香的基础上变得更有层次,如果你觉得油腻,那么入口之前,再挤上些柠檬汁。”
  娜娜说着,拿起柠檬块,用力地将汁水挤了上去。“嗯,这道布法罗鸡翅是我在上海吃过的比较正宗的了。”她称赞道。明明这家小馆子是我带她来的,对这里的菜品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她。
  她说这道鸡翅源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她妈妈改嫁后,她也跟着移居那里。那里临近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还有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去宾夕法尼亚州读大学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生活在那里。
  “我妈是我们家第一代移民到美国的,社会地位很低,习惯了到处迁移,把命运寄托于嫁给一个好男人,让生活变得好一些。”娜娜利索地卸掉鸡翅的两根骨头,“但她好像从来没有找到那个可以让她真正安定下来的人。”
  “你希望她安定下来吗?”我问娜娜。
  “她刚到国外的时候,什么都做过,在街边卖过棉花糖,在华人开的饭店洗过盘子,做过美甲师,她甚至还考过护士证,做过一阵子护士。”娜娜熟练地说出自己母亲做过的每一份职业,“当然了,她也遇到过无数人,好的坏的,我知道她想找一个可以给我们一个家的好人。”
  “那她现在遇到的这个人是那个好人吗?”我打趣地问。
  娜娜撇了撇嘴:“很难讲,不过,那时候我更加确定,我不想要这种漂泊的人生,我更羡慕那些拥有安稳生活的人。”说着,娜娜长长吐出一口气。
  冬日里,捧着暖乎乎的杯子聊天,让我觉得认识娜娜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这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却会说东北话、上海话等好几种方言。
  认识她是因为工作关系。我去摄影棚跟进“双十一”的明星直播现场,临近开播的紧张时刻,负责推流开播的工作人员却忽然消失了。如果没有准时开启直播,带来的损失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就在我满摄影棚找那位工作人员的时候,一个穿着厚重羽绒服的女孩跳到了我面前,应该是跟我们共用化妆间的隔壁摄影棚的直播人员,她说她看见我左转右转,想必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几分钟后,坐在屏幕前点击推流控制的人就变成了这个叫娜娜的女孩。我的一脸慌张跟她的淡定自若一对比,仿佛她才是那个掌控全局的人。
  娜娜的临时救场,让直播没有出现可怕的事故。我提议直播结束后请她吃顿饭,她摇头拒绝:“没关系,我11点开播,你去我直播间刷100盒麻辣小龙虾,就当感谢我了。”她边说边用胳膊肘捣了我一下,“生存不易,你帮我我帮你,品牌方今晚的目标是卖掉3000盒呢!”
  我被这句话噎住了,尴尬地笑笑,然后点点头,想着就算透支信用卡,也要帮她冲一冲销量。
  娜娜哈哈大笑,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打开了微信二维码:“逗你呢,我可不是什么大主播,大主播在那儿坐着呢,我只不过是旁边的小助播而已,别慌,我不背KPI(绩效指标)的!”我这才意识到,刚才被这个小姑娘逗了一下。


  “比我继父做的好吃多了。”最后一根鸡骨头从娜娜的嘴巴里吐出,她感慨道。
  我开始跟她聊一些学生时代的事情。聊天中得知,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在咨询公司—以我对咨询行业的认知,似乎很难将面前这个有些活泼又有些朋克的女孩和咨询从业者对应起来。
  直到娜娜从手机云盘里找出当年穿职业装的照片,我才相信眼前这个女孩当年有过这样一段职业经历。
  “为什么不继续做这份工作呢?”
  “因为厌恶了飞来飞去的生活,还有,每天穿职业装真的太累了。”娜娜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
  “哈哈,大把年轻人希望毕业了可以进入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过你厌恶的生活。”
  “但当你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生病的时候,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娜娜指了指自己,“工作第二年的时候,我查出了一个肿瘤。我本来想等手头的项目做完再好好调养身体,但是身体状况不允许,必须马上做手术,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意外,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曾经有过这般经历。
  “住院的那段时间,我妈跟我继父举办了婚礼。”说到这儿她突然笑了笑,“婚礼的前一天,我妈来医院看我,她跟我讲述了自己过往的人生,我忽然觉得,这样漂泊、不断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和事物的人生也挺有意思的。
  “从坐进格子间的那天开始,我仿佛就已经看到了很多年后的自己。”娜娜继续说着,“你知道吗,我突然觉得自己变了,从前羡慕那种稳定生活的我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我甚至开始有些厌恶那种稳定舒适的状态。”
  “所以,你回国做了直播主播?”我有些好奇她经历此番变故之后的选择。
  “我跟我妈说我想回国试几年,你也知道,和国外相比,我们这里发展太快了,有很多新鲜的东西甚至都来不及尝试。我想,在找到真正可以停靠的岛屿之前,多漂泊漂泊,多看看,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娜娜病好之后就回到中国,她做过很多新鲜的尝试,甚至还参加过热门的女团选秀—虽然很多尝试过后都被認定是错误的选择,但她并不后悔。
  她说,对于人生的很多章节,我们以为已经是主旋律了,殊不知它们可能只是未来更广阔风景的序曲。


  也是后来我才得知,整个“双十一”大促期间,她前前后后接了不下十场直播,有的是做助播,有的是她独挑大梁。忙碌过一阵儿后,一条定位于三亚的“朋友圈”消息让我知道,这个姑娘又跑去三亚做冲浪教练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做主播了—带货主播一旦断播,肯定会流失粉丝的。她说打算歇一阵子,免得再像从前那样,只顾忙于工作,身体被搞垮了。刚好自己有相关资质,所以趁着这段休息时间,一边当冲浪教练,一边放松自己。
  放着钱不赚,在常人眼里似乎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行为。但我深知,娜娜只是还在寻找,也并不急于找到。
  每每想到此事,我总会被她的果敢打动。或许因为这恰好是我所欠缺的—好像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努力,都是为了引出那一幕未知是何的人生大戏而急于结束的序曲。但是于娜娜而言,这漫长的序曲似乎才是她人生之旅的意义。
  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到中国上海,从按部就班到无数次的全新尝试,皆为人生序曲。
  仔细想想,无论是娜娜、我,还是读到这里的你,谁又不是在这序曲的开始和结束之间游走呢?
其他文献
最喜欢小雨夜初潜入,天明离开,润物细无声,像一位喜做善事而又不愿留姓名的谦谦君子。  清晨推窗,一切都是才睡醒的样子,树木花草刚刚出浴,干净水灵,叶尖上还挂着闪亮的“珍珠坠饰”。空气也被滤净了杂质,草木的清新和淡淡的花香幽幽地传来。湖面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水黾勤快,已经在悄悄地练习划桨。蜻蜓和蝴蝶刚刚羽化,翅膀如纤薄的嫩叶,它们静静地待在隐蔽的地方,等着晨阳出来晾晒翅膀。有蜜蜂已經采了两团花粉,它将
期刊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李银河 著  类型:社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年10月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是李银河近40年创作与研究生涯的沉淀之作,她以洒脱、先锋、独立的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四大维度:精神世界的满足、自由人生的追求、爱情究竟是什么、怎样树立女性观。这是一本女性成长与觉醒过程中不可错过的心灵之书。愿余生我们与爱和自由并肩同行。以她之名  苏 童著  类型:小说  浙江人
期刊
小径: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视剧风靡内地,市面上出现了一张张漂亮的、印有明星照片的小贴画和明信片。我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买了自己喜爱的明星贴画和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撕下贴画,粘贴在写满秘密心事的日记本上,临睡前,翻看色彩斑斓的日记本,内心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小欢喜;课外闲暇时,拿出明信片与同样热衷于此的同学共同欣赏,评头论足一番。待到同学生日,将满含真挚祝福的话语写在她喜爱的明星明信片上送给她,将那
期刊
假春娇是孙行者变的,娘娘是朱紫国王后,她说,“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颇有喜感。不过,这一次是“浆洗”吸引了我,这两个字真是久违了,像是一下子回到小时候。  那时,我们还穿布衣裳,祖母还在纺线。外婆的织布机还摆在屋中间,一梭子过来,一梭子过去,白布盈寸盈尺。那时还有染坊,祖父穿一件月蓝汗衫,镶着布纽扣。那时,念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心里头想着的就是祖父的样子。  “那时”也不远,20世纪70
期刊
作为一个用笔讨了大半辈子生活的写手,我写过并发表了无数的文字,但最难忘的,却是第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  那一天是1990年12月8日,一个难得有太阳的川西冬日下午,那昏昏暖暖的阳光,一直保留在我心中。  那一年我21岁,在离家20多公里的电厂上班,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和一次不如意的调岗,感觉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方向。  舅舅建议我写点儿东西,因为我自幼爱看书,而且山区风冷夜长,确实也适合写东西。虽然
期刊
一  几年前,我转入广告行业。入职第一天,便被公司的奇景惊住了—偌大的办公室里,一排排电脑前人头攒动,空气里混杂着香烟、汗臭和紧张兮兮的味道。更令人发狂的是,大家工作起来几乎都不怎么挪屁股,18点下班不动,19点不动,20点也不怎么动。  我当时就意识到来错了地方,但已经走不掉了。最初3个月,我每天都在半夜两点下班,终于有一天可以正点下班,面对公司乌泱泱一片加班的同事,我踟蹰了,竟然觉得正点下班是
期刊
一  我们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大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没有闲工夫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小学毕业后,多半会被大人按部就班地送到距村子几公里外乡里唯一的初中读书。  我是个例外。  我爸听说县三中校风严谨,咬牙花了3600块钱把我送了过去。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了每个月月底可以回家两天,其他时间学生全部在学校度过。那年我13岁,第一次离家。  宿舍是四人间,没有父母管着,住校的生活很惬意。我爸
期刊
一天,我在咖啡馆碰到几个各自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吃下午茶。几个孩子有大有小,大的三四岁,已经开始四处乱跑;小的也就一岁多,怕生又黏人。  最终,大孩子们被手机“抓”了回来,当他们面对屏幕之后,世界顿时安静了;小孩子没有手机,只有绘本,他有样学样,用小小的手指头在绘本的封面上滑啊滑。  我常常会在这样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人类不断“衍化”的力量—有些如今看来算“本领”的东西,对于“新世代”来说根本不需要专门
期刊
何莉每年年底都要为新年定一份开年计划。她将计划写在日历上,一抬眼便能看见,仪式感满满。每次看到那些计划,仿佛1年后她就可以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3年后,就可以成为众人眼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生赢家。  然而,每年年底,何莉都发现她这一年的计划根本完不成,立下的Flag越“高大全”,越有啪啪“打脸”的可能。尤其是2020年,何莉所在的线下培训行业维持温饱已然不易,于是,自己所立的与工作、经济相关的
期刊
一  “一个犬人”其实是阿根廷作家Hernan Casciari最初用来形容梅西的话。Hernan小时候养了只叫Totin的狗,这只狗看上去不太机灵,对什么都毫不在意:如果有贼人闯进家中,它会看着他们把电视搬走;如果有人按响门铃,它也会装作压根儿没有听见。这好像是一只蠢狗,生而愚钝。  然而,只要有人拿起一块海绵—一块黄色的海绵,想要清洗一下盘子什么的,Totin就好似发疯了一样。它想要那块海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