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绿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建筑内外空间自然的过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连接、衬托以及分隔作用。本文以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为研究主体,对其属性、功能和营造方式进行阐述,以期为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灰空间;过渡;属性;功能;营造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167
“灰空间”的概念由20世纪70年代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提出,其实质是表现建筑内外的模糊空间,其又可以称为“过渡空间”、“连接空间”、“媒介空间”和“边缘空间”。园林景观灰空间能弱化僵硬的界线,使建筑内外之间的衔接更加的流畅自然,互为组成部分,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本身的一些特征使得其灰空间设计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1 理论基础
1.1 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学者提出来的,认为场所是生活所必须的立足点,而场所精神的实质是人对空间形态和场所特征的感知,通过确定人对空间环境的联系,产生舒适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得到心灵的归属感。园林景观表达中的场所精神代表一种特点的氛围,小桥流水、假山湖石、花木扶苏等灰空间景象都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有意义的空间感受,能够激发审美主体对环境的理解,产生潜意识的感慨。
1.2 景观美学理论
园林景观灰空间作为环境与建筑的过渡,强调“人-自然-社会”的融合,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相一致,包含着丰富的景观美学思想。园林景观灰空间中包括景观建筑、山体、水体、植物等元素,融合了人工和生态的和谐之美。同时,园林景观灰空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具有诗情画意等特点,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人们紧密相关的生活空间,具有人工和自然表达的艺术性,体现出一种抽象和模糊的美,使人身心愉悦以及带来特定的情调和韵致。
2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属性
灰空间是一种空间类型,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受到园林景观本身特点的影响,使其设计与其它类型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具有个体到组群、组群到与周围环境等多种组成方式。如何把握好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一过程中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属性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1 模糊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包括空间的演变和对比,具有多变的不定因素,增强了模糊感,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园林景观灰空间表现在空间水平方向错落、相交且离散性较强,而对于灰空间竖向围合界面而言,它的空间体量和边界也并不完整,再加上其他多层次空间的渗透以及相邻空间的影响使得灰空间围合形式的不定性更加的明显。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这种形态的灰空间与相邻空间之间会以围合、渗透、相接以及融合等方式进行衔接,因此它的自由性和模糊性表现的更加明显。
2.2 渗透性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灰空间与相邻空间的之间的衔接自然,园林景观的围合界面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转化等等,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灰空间边界形态的丰富性就明显的体现出来,且大部分是处于一种自由、交错以及非连续的形态形式,很难找到具体的界定位置。总的来说,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形态受相邻空间形态的影响比较大,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空间的穿插和渗透是园林景观灰空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
2.3 过渡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其实质上仍旧属于一种典型的空间形态,其在设计空间结构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不同空间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衬托以及衔接。严格意义上分析,灰空间的形式主要由2种因素所决定,即相邻空间的结构以及其空间布局,受到这2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灰空间的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多变性,反过来由于灰空间结构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得相邻空间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建筑空间结构与园林景观空间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汲取有关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相关经验,应用于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中。
2.4 流动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是一种异质空间之间的对话、沟通,这主要是由于灰空间的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且这种丰富以及多样性的程度主要受相邻空间结构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作用,导致灰空间的形态很难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另外受到其设计理论的影响,在灰空间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它的具体位置坐标、尺度、边界等都处于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因此从整体上分析,灰空间的形态具有连通和流动性。
2.5 可依靠性
人们对周围环境有可依靠的要求,灰空间中设置有特定的景观和构筑物,共同形成具有安全感和围合感的空间。在园林景观空间种,设置亭、廊、栏杆、坐凳等服务型设施,不仅可供人使用,还可以给人带来围合感和领域感,自然亲切且舒服便利的条件让人觉得该空间可以依靠,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3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功能
灰空间具有开放性,其形态边界较为模糊,灰空间的存在主要依赖于相邻的空间,它的形态特点与其他空间有一定的差异,如不定围合形式、错综空间交织以及丰富的边界形式等,决定了园林景观灰空间主要具有衔接内外空间、调节空间节奏、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等功能。
3.1 衔接内外空间
园林景观灰空间是联系内外的中间领域,具有很强的衔接作用。以园林景观中的园路为例,既具有交通引导的作用,也是人们交往和过渡的节点,引导人们进行内外部的交流,形成丰富的生活空间。
3.2 调节空间节奏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布局多样,设计者应从灰空间的属性着手调节园林景观布局的节奏。从色彩上来说,注意黑空间、白空间、灰空间的搭配,从人的需求来说,应结合动、静特点,划分静谧休息区、活动休闲区、自然生态区等区域,并考虑到儿童、老年人的需求。 3.3 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
园林景观灰空间除了具有衔接和调节等基本功能,还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即能够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带走人们处在封闭空间的不适和不安全感,为人们提供心灵层面的满足感。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和乡土植物的应用都是其表现,从情感上带来对人性的关怀。
4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营造方式
灰空间的设计形态以及由其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园林景观空间秩序和序列的排列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灰空间的营造方式主要有空间中的灰空间、穿插式灰空间、邻接式灰空间以及连接式灰空间4种。
4.1 空间中的灰空间
空间中的灰空间是指,一个较大的空间内部还含有一个较小的空间,且2个空间之间通过一定的设计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空间本身构成上都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除此之外的空间部门则主要以灰空间的形态存在。例如某地区在进行公园广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大的空间中设计了多个小的空间,这样以来剩余的空间就成为了典型的灰空间,且这部分灰空间的组织结构形式呈现了一定的动态变化和多样性。
4.2 穿插式灰空间
穿插式灰空间其实质上就是2个空间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部分重叠的部分,但是这2个空间形态在互相融合贯穿的过程中,其本身固有的空间界定线和独立性仍旧存在,而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形态的灰空间既有可能是其中某个空间的灰空间,也有可能是2个空间灰空间的组合,因此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这种形态的灰空间边界线较为的模糊。
4.3 邻接式灰空间
邻接式灰空间与其他类型的空间设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即邻接式灰空间的本质特点与相邻的空间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其视觉效果和空间效果连续性的呈现。例如某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加设了景墙和长廊的设计,这两种空间设计都是典型的邻接式灰空间设计,但是其本身又保持其本身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更具形象,形成了良好的空间氛围。
4.4 连接式灰空间
在园林景观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2个主空间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就可以利用灰空间将2个空间进行一定的连接,2个主空间的形态和性质差异的存在会使得2个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较差,而灰空间的加入会使得2个空间的过渡比较的自然、流畅,使两个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空间之间的协调性体现的更加的充分。如距离较远的2个广场,且形态各有特点,设计人员在两者之间进行休闲铺装的灰空间设计,能使得这2个空间的衔接显得比较的自然。
5 结论
灰空间的属性、功能等的多样性,能使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组织结构更加的丰富,不同空间之间的衔接更加的自然,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对灰空间进行巧妙地运用,形成和谐、可亲近的景观。
参考文献
[1]景峰.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J].中国园林,2011,27(5):76-80.
[2]骆丽丹.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J].中华民居,2013(10):54.
[3]张洁.城市公园灰空间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13):303-310.
[4]李琴,黄亮.灰空间在现代居住景观中的应用[J].园林,2012(2):57-59.
[5]刘悄然,朱建宁.网师园灰空间与外部空间比例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14(12): 103-107.
作者简介:唐桂梅,女,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景观设计及城乡规划。
关键词:灰空间;过渡;属性;功能;营造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167
“灰空间”的概念由20世纪70年代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提出,其实质是表现建筑内外的模糊空间,其又可以称为“过渡空间”、“连接空间”、“媒介空间”和“边缘空间”。园林景观灰空间能弱化僵硬的界线,使建筑内外之间的衔接更加的流畅自然,互为组成部分,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本身的一些特征使得其灰空间设计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1 理论基础
1.1 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学者提出来的,认为场所是生活所必须的立足点,而场所精神的实质是人对空间形态和场所特征的感知,通过确定人对空间环境的联系,产生舒适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得到心灵的归属感。园林景观表达中的场所精神代表一种特点的氛围,小桥流水、假山湖石、花木扶苏等灰空间景象都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有意义的空间感受,能够激发审美主体对环境的理解,产生潜意识的感慨。
1.2 景观美学理论
园林景观灰空间作为环境与建筑的过渡,强调“人-自然-社会”的融合,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相一致,包含着丰富的景观美学思想。园林景观灰空间中包括景观建筑、山体、水体、植物等元素,融合了人工和生态的和谐之美。同时,园林景观灰空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具有诗情画意等特点,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人们紧密相关的生活空间,具有人工和自然表达的艺术性,体现出一种抽象和模糊的美,使人身心愉悦以及带来特定的情调和韵致。
2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属性
灰空间是一种空间类型,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受到园林景观本身特点的影响,使其设计与其它类型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具有个体到组群、组群到与周围环境等多种组成方式。如何把握好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一过程中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属性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1 模糊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包括空间的演变和对比,具有多变的不定因素,增强了模糊感,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园林景观灰空间表现在空间水平方向错落、相交且离散性较强,而对于灰空间竖向围合界面而言,它的空间体量和边界也并不完整,再加上其他多层次空间的渗透以及相邻空间的影响使得灰空间围合形式的不定性更加的明显。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这种形态的灰空间与相邻空间之间会以围合、渗透、相接以及融合等方式进行衔接,因此它的自由性和模糊性表现的更加明显。
2.2 渗透性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灰空间与相邻空间的之间的衔接自然,园林景观的围合界面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转化等等,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灰空间边界形态的丰富性就明显的体现出来,且大部分是处于一种自由、交错以及非连续的形态形式,很难找到具体的界定位置。总的来说,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形态受相邻空间形态的影响比较大,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空间的穿插和渗透是园林景观灰空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
2.3 过渡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其实质上仍旧属于一种典型的空间形态,其在设计空间结构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不同空间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衬托以及衔接。严格意义上分析,灰空间的形式主要由2种因素所决定,即相邻空间的结构以及其空间布局,受到这2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灰空间的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多变性,反过来由于灰空间结构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得相邻空间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建筑空间结构与园林景观空间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汲取有关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相关经验,应用于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中。
2.4 流动性
园林景观灰空间是一种异质空间之间的对话、沟通,这主要是由于灰空间的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且这种丰富以及多样性的程度主要受相邻空间结构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作用,导致灰空间的形态很难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另外受到其设计理论的影响,在灰空间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它的具体位置坐标、尺度、边界等都处于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因此从整体上分析,灰空间的形态具有连通和流动性。
2.5 可依靠性
人们对周围环境有可依靠的要求,灰空间中设置有特定的景观和构筑物,共同形成具有安全感和围合感的空间。在园林景观空间种,设置亭、廊、栏杆、坐凳等服务型设施,不仅可供人使用,还可以给人带来围合感和领域感,自然亲切且舒服便利的条件让人觉得该空间可以依靠,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3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功能
灰空间具有开放性,其形态边界较为模糊,灰空间的存在主要依赖于相邻的空间,它的形态特点与其他空间有一定的差异,如不定围合形式、错综空间交织以及丰富的边界形式等,决定了园林景观灰空间主要具有衔接内外空间、调节空间节奏、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等功能。
3.1 衔接内外空间
园林景观灰空间是联系内外的中间领域,具有很强的衔接作用。以园林景观中的园路为例,既具有交通引导的作用,也是人们交往和过渡的节点,引导人们进行内外部的交流,形成丰富的生活空间。
3.2 调节空间节奏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布局多样,设计者应从灰空间的属性着手调节园林景观布局的节奏。从色彩上来说,注意黑空间、白空间、灰空间的搭配,从人的需求来说,应结合动、静特点,划分静谧休息区、活动休闲区、自然生态区等区域,并考虑到儿童、老年人的需求。 3.3 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
园林景观灰空间除了具有衔接和调节等基本功能,还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即能够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带走人们处在封闭空间的不适和不安全感,为人们提供心灵层面的满足感。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和乡土植物的应用都是其表现,从情感上带来对人性的关怀。
4 园林景观灰空间的营造方式
灰空间的设计形态以及由其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园林景观空间秩序和序列的排列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灰空间的营造方式主要有空间中的灰空间、穿插式灰空间、邻接式灰空间以及连接式灰空间4种。
4.1 空间中的灰空间
空间中的灰空间是指,一个较大的空间内部还含有一个较小的空间,且2个空间之间通过一定的设计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空间本身构成上都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除此之外的空间部门则主要以灰空间的形态存在。例如某地区在进行公园广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大的空间中设计了多个小的空间,这样以来剩余的空间就成为了典型的灰空间,且这部分灰空间的组织结构形式呈现了一定的动态变化和多样性。
4.2 穿插式灰空间
穿插式灰空间其实质上就是2个空间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部分重叠的部分,但是这2个空间形态在互相融合贯穿的过程中,其本身固有的空间界定线和独立性仍旧存在,而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形态的灰空间既有可能是其中某个空间的灰空间,也有可能是2个空间灰空间的组合,因此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这种形态的灰空间边界线较为的模糊。
4.3 邻接式灰空间
邻接式灰空间与其他类型的空间设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即邻接式灰空间的本质特点与相邻的空间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其视觉效果和空间效果连续性的呈现。例如某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加设了景墙和长廊的设计,这两种空间设计都是典型的邻接式灰空间设计,但是其本身又保持其本身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更具形象,形成了良好的空间氛围。
4.4 连接式灰空间
在园林景观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2个主空间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就可以利用灰空间将2个空间进行一定的连接,2个主空间的形态和性质差异的存在会使得2个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较差,而灰空间的加入会使得2个空间的过渡比较的自然、流畅,使两个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空间之间的协调性体现的更加的充分。如距离较远的2个广场,且形态各有特点,设计人员在两者之间进行休闲铺装的灰空间设计,能使得这2个空间的衔接显得比较的自然。
5 结论
灰空间的属性、功能等的多样性,能使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组织结构更加的丰富,不同空间之间的衔接更加的自然,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对灰空间进行巧妙地运用,形成和谐、可亲近的景观。
参考文献
[1]景峰.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J].中国园林,2011,27(5):76-80.
[2]骆丽丹.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J].中华民居,2013(10):54.
[3]张洁.城市公园灰空间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13):303-310.
[4]李琴,黄亮.灰空间在现代居住景观中的应用[J].园林,2012(2):57-59.
[5]刘悄然,朱建宁.网师园灰空间与外部空间比例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14(12): 103-107.
作者简介:唐桂梅,女,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景观设计及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