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杰出诗人卞之琳先生那一首脍炙人口的《断章》。但正所谓“诗无达诂”,尤其是如同《断章》这样一首内在思想含蕴异常丰富的诗歌来说,到底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一种情感或者意思,长期以来一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在其中隐含着某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对主义或者说互为主体的意味,乃是无可否认的一种文本事实。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是确证无疑的主体,然而,场景一旦转换为“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时候,你就在一种根本就不可能自觉的情况下,由主体转换为客体。而那位置身于楼上的人,也就随之成为了新的主体。依照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后面的两句,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如是解。
笔者之所以在这里不仅要专门提及卞之琳的这首《断章》,而且还要对它做如此一番剖析,主要是因为不期然间读到了方晓短篇小说《雨夜》。说实在话,对于方晓其人,到底是男是女,究竟年长年幼,甚至,连同这个名字是本名抑或笔名,我自己的确一无所知。既如此,我们关于方晓其人的一切理解和判断,所依凭的,就只能是《雨夜》这样一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文本。正是在对《雨夜》先后两次认真阅读的过程中,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情感甚或精神方面那样一种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迷乱状况,促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卞之琳的这一首《断章》。也因此,虽然对于方晓其人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根据我的阅读感觉来推断,首先,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因其情感描写的细腻入微程度,我觉得这位作家十有八九应该是一位女性。其次,从年龄的角度来看,方晓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一位年轻作家。如果我的判断无误,如果说方晓的确是一位年轻女作家的话,那么,我首先要大加肯定的一点,就是作家那种非同寻常的艺术控制力。情感上明明已经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但敘述者却依然可以那么不动声色,那样沉静内敛,无论如何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尽管作品并没有采用叙述者直接现身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但一开始就被提及的李桃却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一位身兼观察功能的视角性人物。而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小说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是通过李桃的眼睛,在经过了她的一番其实是不自觉的过滤后,才被传达给广大读者的。很多时候,甚至连同作家自己都未必都能明确意识到的一些思想,也都是通过这位视角性人物才能够被凝固定型。也因此,对于如同李桃这样一位视角性人物的艺术设定,作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具体来说,小说之所以被命名为“雨夜”,乃因为其中的核心事件,是一桩发生在雨夜里的车祸:“那天夜里,她赶到现场时,马纳趴在路边,身体蜷曲在风衣下,仿佛正在支离破碎。密集的雨点像闪着寒光的刀尖落在他身上,每一滴雨,都戳出喷溅的血来。然后警察和救护车陆续到了。一个穿着红色雨衣的小个子男人,一直等待在原地,现在惊魂未定地向警察讲述,他看见有辆黄色面包车加速冲上坡,在转角处精准地撞上了马纳,一个戴口罩的黑衣男人下车来翻弄着马纳,似乎要确认是否已经死亡,又驾车迅速离去。警察断定是蓄意的,但除此之外也没有给出更多的结论。”事实上,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也根本就不需要警察给出相应的更多结论。说到底,这一场车祸,也不过是小说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家不过是要借助于这样一场早有预谋的车祸,来讲述呈现两对青年或者说中年(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是,置身于当下时代,什么样的年龄段算是青年,什么样的年龄段算是中年,的确莫衷一是很难判断)夫妻之间特别扑朔迷离的情感与精神危局。
其中的一对夫妻,就是视角性人物李桃和那位因车祸而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马纳。九年前结识并最终结合在一起的这一对夫妻,尽管婚后的数年间,曾经两情相悦,但到最后,最起码在李桃这里,却根本就没有料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竟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大约在两年前,生性敏感的李桃,就已经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丈夫马纳很可能在情感上出轨了。但很可能是李桃出于一种本能的逃避与延宕心理作祟的缘故,这一真相却一直到车祸发生后才彻底曝光。这一确证和曝光,对李桃形成了极强烈的精神刺激:“另一个女人,代表的是另一种生活,她们像一根根箭簇将我和我的生活击穿,哪怕她们消失,也留下了一个弥补不了的洞口。哪怕我的生活没有被摧毁,也至少被背叛过。”一种实际的情形是,在已经敏感到他们的情感面临危机之后,李桃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的方式,而是“愿意继续维持下去,是因为她连破坏的欲望都没有。”如此一种情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李桃所持有的那种甚至连她自己都未必能自觉到的潜隐世界观紧密相关:“她改变的努力都只停留在内心的想法里,无法形成语言也只是因为她害怕了,所有的努力,他的和她的,都不过想回到他们的最初,然后呢,又重复一次爱情终将减弱、模糊、陨落的过程吗。”难道说所有的爱情都要经历由最初的萌生,到后来减弱、模糊,乃至陨落的过程吗?假若真的如此,那李桃干脆就不去努力的想法,其实也还是有一点道理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点是,那位倍觉自己遭受伤害的周森,竟然会提出以和李桃一起出轨的方式来报复马纳和唐婉的荒唐建议。关键的问题是,在马纳出轨的同时,李桃自己也并没有闲着。与此相关的两个细节,一是李桃坐等情敌唐婉,当一位清瘦男子出现时的一种自由联想:“她在想,他身材清瘦但结实,与他发生关系会怎样,一开始也能相互体会到新鲜刺激吧,但又如何才能说服自己这种新鲜刺激不是廉价的呢。”一位女性,能够在丈夫生死未卜,坐等情敌摊牌时产生这样的一种自由联想,所充分说明的,正是李桃个人潜意识的复杂与暧昧不明。另一个,则是那位只是偶尔被提及,一直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状态的左原。尽管作家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交代,但依据字里行间的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这个左原,毫无疑问是李桃的地下情人。
同样处于情感和精神危局中的另一对夫妻,是车祸的制造者周森和他那位出轨的妻子唐婉。按照周森的叙述,他们之间的情感危机似乎是一下子就出现的:“很奇怪,突然有一天,我们之间进行不下去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我和她没法进行之后,我妻子和你丈夫,却像干柴烈火,一天三次,有一回连续九天。”吊诡处在于,正是在发现了妻子唐婉和马纳的奸情后,周森才又重新对妻子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妻子的奸情做出这样的理解与评判:“一般他们都说爱的。为了找个延续的借口,欺骗对方,也好欺骗自己。他们找不到其他的借口了,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动物冲动罢了。”实际的情形是,正是出于被羞辱后某种不可遏制的报复冲动,周森方才一手制造了那场车祸。但对自己和马纳的出轨行为,当事人唐婉的理解,却与周森的看法大相径庭。唯其如此,她才会在面对李桃时特别强调,那是“一份难以抗拒的爱。是因为我,我能这么说吗。我也是,我遇见他,也一样。”既然彼此间有爱情,为什么不走到一起呢?对于李桃的这个问题,唐婉的回答是:“我回答过你了。他说他不想放弃婚姻。他还说,一旦出轨,就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同样带有一定吊诡意味的是,在那个雨夜,马纳和唐婉在一起,原本是要讨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理性地分手,没想到,就是在那个雨夜,那场为周森蓄谋已久的车祸不期而至,“他被撞了”。
请一定注意,方晓对小说中两对夫妻之间情感迷局的设定,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当我试图在这里概括复述这个情感迷局的时候,都会感到有言不及义的表达困难。很大程度上,无法被条分缕析地复述清楚本身,就强有力地证明着作家那样一种层层剥茧式的情感迷局叙事的成功。那么,这两对自以为曾经拥有过爱情的夫妻,到底为什么会丧失爱的能力呢?马纳和唐婉之间的感情,到底可不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爱情?尽管确切的答案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文本中的一个象征性细节却不容忽视:“她起身去书架旁,抽出那本《安娜·卡列尼娜》。如她猜测,里面是空的,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她无声地笑起来,心中充满酸涩的快慰。”虽然说所谓的象征一般都是多义的,但在我的理解中,这一细节恐怕更多还是暗示着真正爱情的缺位。唯其缺位,所以才会有一种扑朔迷离情感乱象的生成。但从根本上说,因此于此种扑朔迷离情感乱象背后的,其实又是当下时代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方晓的《雨夜》就既是一篇情感叙事,同时也更是一篇精神叙事的小说作品。
笔者之所以在这里不仅要专门提及卞之琳的这首《断章》,而且还要对它做如此一番剖析,主要是因为不期然间读到了方晓短篇小说《雨夜》。说实在话,对于方晓其人,到底是男是女,究竟年长年幼,甚至,连同这个名字是本名抑或笔名,我自己的确一无所知。既如此,我们关于方晓其人的一切理解和判断,所依凭的,就只能是《雨夜》这样一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文本。正是在对《雨夜》先后两次认真阅读的过程中,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情感甚或精神方面那样一种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迷乱状况,促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卞之琳的这一首《断章》。也因此,虽然对于方晓其人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根据我的阅读感觉来推断,首先,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因其情感描写的细腻入微程度,我觉得这位作家十有八九应该是一位女性。其次,从年龄的角度来看,方晓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一位年轻作家。如果我的判断无误,如果说方晓的确是一位年轻女作家的话,那么,我首先要大加肯定的一点,就是作家那种非同寻常的艺术控制力。情感上明明已经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但敘述者却依然可以那么不动声色,那样沉静内敛,无论如何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尽管作品并没有采用叙述者直接现身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但一开始就被提及的李桃却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一位身兼观察功能的视角性人物。而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小说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是通过李桃的眼睛,在经过了她的一番其实是不自觉的过滤后,才被传达给广大读者的。很多时候,甚至连同作家自己都未必都能明确意识到的一些思想,也都是通过这位视角性人物才能够被凝固定型。也因此,对于如同李桃这样一位视角性人物的艺术设定,作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具体来说,小说之所以被命名为“雨夜”,乃因为其中的核心事件,是一桩发生在雨夜里的车祸:“那天夜里,她赶到现场时,马纳趴在路边,身体蜷曲在风衣下,仿佛正在支离破碎。密集的雨点像闪着寒光的刀尖落在他身上,每一滴雨,都戳出喷溅的血来。然后警察和救护车陆续到了。一个穿着红色雨衣的小个子男人,一直等待在原地,现在惊魂未定地向警察讲述,他看见有辆黄色面包车加速冲上坡,在转角处精准地撞上了马纳,一个戴口罩的黑衣男人下车来翻弄着马纳,似乎要确认是否已经死亡,又驾车迅速离去。警察断定是蓄意的,但除此之外也没有给出更多的结论。”事实上,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也根本就不需要警察给出相应的更多结论。说到底,这一场车祸,也不过是小说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家不过是要借助于这样一场早有预谋的车祸,来讲述呈现两对青年或者说中年(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是,置身于当下时代,什么样的年龄段算是青年,什么样的年龄段算是中年,的确莫衷一是很难判断)夫妻之间特别扑朔迷离的情感与精神危局。
其中的一对夫妻,就是视角性人物李桃和那位因车祸而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马纳。九年前结识并最终结合在一起的这一对夫妻,尽管婚后的数年间,曾经两情相悦,但到最后,最起码在李桃这里,却根本就没有料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竟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大约在两年前,生性敏感的李桃,就已经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丈夫马纳很可能在情感上出轨了。但很可能是李桃出于一种本能的逃避与延宕心理作祟的缘故,这一真相却一直到车祸发生后才彻底曝光。这一确证和曝光,对李桃形成了极强烈的精神刺激:“另一个女人,代表的是另一种生活,她们像一根根箭簇将我和我的生活击穿,哪怕她们消失,也留下了一个弥补不了的洞口。哪怕我的生活没有被摧毁,也至少被背叛过。”一种实际的情形是,在已经敏感到他们的情感面临危机之后,李桃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的方式,而是“愿意继续维持下去,是因为她连破坏的欲望都没有。”如此一种情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李桃所持有的那种甚至连她自己都未必能自觉到的潜隐世界观紧密相关:“她改变的努力都只停留在内心的想法里,无法形成语言也只是因为她害怕了,所有的努力,他的和她的,都不过想回到他们的最初,然后呢,又重复一次爱情终将减弱、模糊、陨落的过程吗。”难道说所有的爱情都要经历由最初的萌生,到后来减弱、模糊,乃至陨落的过程吗?假若真的如此,那李桃干脆就不去努力的想法,其实也还是有一点道理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点是,那位倍觉自己遭受伤害的周森,竟然会提出以和李桃一起出轨的方式来报复马纳和唐婉的荒唐建议。关键的问题是,在马纳出轨的同时,李桃自己也并没有闲着。与此相关的两个细节,一是李桃坐等情敌唐婉,当一位清瘦男子出现时的一种自由联想:“她在想,他身材清瘦但结实,与他发生关系会怎样,一开始也能相互体会到新鲜刺激吧,但又如何才能说服自己这种新鲜刺激不是廉价的呢。”一位女性,能够在丈夫生死未卜,坐等情敌摊牌时产生这样的一种自由联想,所充分说明的,正是李桃个人潜意识的复杂与暧昧不明。另一个,则是那位只是偶尔被提及,一直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状态的左原。尽管作家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交代,但依据字里行间的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这个左原,毫无疑问是李桃的地下情人。
同样处于情感和精神危局中的另一对夫妻,是车祸的制造者周森和他那位出轨的妻子唐婉。按照周森的叙述,他们之间的情感危机似乎是一下子就出现的:“很奇怪,突然有一天,我们之间进行不下去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我和她没法进行之后,我妻子和你丈夫,却像干柴烈火,一天三次,有一回连续九天。”吊诡处在于,正是在发现了妻子唐婉和马纳的奸情后,周森才又重新对妻子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妻子的奸情做出这样的理解与评判:“一般他们都说爱的。为了找个延续的借口,欺骗对方,也好欺骗自己。他们找不到其他的借口了,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动物冲动罢了。”实际的情形是,正是出于被羞辱后某种不可遏制的报复冲动,周森方才一手制造了那场车祸。但对自己和马纳的出轨行为,当事人唐婉的理解,却与周森的看法大相径庭。唯其如此,她才会在面对李桃时特别强调,那是“一份难以抗拒的爱。是因为我,我能这么说吗。我也是,我遇见他,也一样。”既然彼此间有爱情,为什么不走到一起呢?对于李桃的这个问题,唐婉的回答是:“我回答过你了。他说他不想放弃婚姻。他还说,一旦出轨,就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同样带有一定吊诡意味的是,在那个雨夜,马纳和唐婉在一起,原本是要讨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理性地分手,没想到,就是在那个雨夜,那场为周森蓄谋已久的车祸不期而至,“他被撞了”。
请一定注意,方晓对小说中两对夫妻之间情感迷局的设定,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当我试图在这里概括复述这个情感迷局的时候,都会感到有言不及义的表达困难。很大程度上,无法被条分缕析地复述清楚本身,就强有力地证明着作家那样一种层层剥茧式的情感迷局叙事的成功。那么,这两对自以为曾经拥有过爱情的夫妻,到底为什么会丧失爱的能力呢?马纳和唐婉之间的感情,到底可不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爱情?尽管确切的答案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文本中的一个象征性细节却不容忽视:“她起身去书架旁,抽出那本《安娜·卡列尼娜》。如她猜测,里面是空的,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她无声地笑起来,心中充满酸涩的快慰。”虽然说所谓的象征一般都是多义的,但在我的理解中,这一细节恐怕更多还是暗示着真正爱情的缺位。唯其缺位,所以才会有一种扑朔迷离情感乱象的生成。但从根本上说,因此于此种扑朔迷离情感乱象背后的,其实又是当下时代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方晓的《雨夜》就既是一篇情感叙事,同时也更是一篇精神叙事的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