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我国的母语。但是,现在有许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个别同学还把语文课当成一种休息课。针对这种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语文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何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一、巧用导语,激发兴趣
  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设计不同的导语。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言:“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放飞所有的希望,播洒一生的幸福和荡漾一生的笑意。只要有一颗敏锐的心,童年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童趣。”听到这样的导言,学生的情趣油然而生,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课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导言的形式因文而异,大概有以下几种:以中心命题的课文,适宜“开门见山,直接释题”;节选的文章则需要“交代出处,简介作者”;成语故事、童话、寓言一类的课文,可以在导言中“揭示中心,说明道理”。总之,导言应当鲜明而富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应引导学生的定向思维。
  二、创设情境,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在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
  总之,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绘画引趣,表演激趣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大量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的美文,在进行这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可以将绘画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如教学《秋天》一诗,可先让学生根据诗歌三节描绘的不同内容,在头脑中想象秋天的不同景象,并据此绘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图画。接着,让同学们展示所绘的图画,交流自己认为的诗歌中哪些语句用得最生动、最形象,最能打动自己,并且是自己在绘画时最想表现出来的。然后再让大家对图画进行讨论、评价,分别说说这些图画画得好不好,成功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成型,再深入分析探究诗歌内容、语言这三个步骤,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境。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认为难理解的诗歌变得易懂好学了。同样,还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而对于场景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改写成为剧本,然后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入探究。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但比较长,倘若像以往那样细致地分析课文,既消耗时间,又失去了原文的味道,学生不爱学、不想学。如果教师在课前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对课文内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把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再由学生分别扮演皇帝、两个骗子、诚实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老百姓等角色,自行排演成短剧并在课堂上表演,则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更容易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其他文献
下课铃响了,我伸手去摸口袋里的钱袋。咦!怎么不见了?我翻遍了全身上下的口袋,就是没有。  那是一个精致的米黄色钱袋,是我去年生日时妈妈送的,我可喜欢了,简直爱不释手。  钱袋里有十几块钱,如今丢了,我心急如焚啊!  可哪会那么容易丢啊?一定是被人偷了!于是我的目光在周围的人中搜索起来。  最可疑的是我的同桌。我问她有没有看到我的钱袋,她只是神秘地笑了笑。我心里咯噔一下,莫非真是她?我一再追问,她还
一、传统语文作业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作业的往往局限在再现、重复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问题都是教师提供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
大多数学生把学习数学当做一种非常难的事,当做一种差事,根本没有去认真听,认真学,认真做。就因为这样他们的成绩大打折扣,数学成了扯腿的一门功课,更是每年的内地西藏班考试,很多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及格而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同时老师们也不太愿意教数学,因为只要教数学的都拿不出好的成绩,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有很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西藏农村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算化这门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日显重要。在职业学校里,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把握不准,要么将它上成软件培训课,要么上成程序编写课或基础课;而学生往往也错误地认为上这门课就是学学几个程序而已。其实不然的,下面就职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谈谈心得。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商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同质化日趋严重;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差异化升级的趋势;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日渐无规律性。为了能使企业在当前的竞争
<正>笔者用自制中药酊剂治疗肌注后硬结,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年龄最大的6O岁,最小的8个月,硬结形成时间最长的3年,最短的1天,硬结最大的8×8cm~2,最
【摘 要】随着西藏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数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也是一门启蒙学科,大多数同学初次接触化学学科都满怀好奇,可只是好奇还不够,必须想方设法把这种好奇升华为兴趣。而要将兴趣持续保持,真正学好化学,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就是要从关键点入手,把握好学习化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认真细致地阅读、理解课本,做好提前预习  提前一天自觉地预习好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可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