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71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的要求,而且要有国际视野,努力为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融通教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教学管理内容包括教育思想、教师队伍、教学常规、教学改革等的管理。在教育发生重大变革、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建立起一套符合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方法呢?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夯实基础。任何规范性都应以科学性为前提,要符合教学的自身规律,符合本校的实际。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必须明确教学管理的内容和各项要求。即“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怎样管”,学校要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思路、章法、模式直至经验,最终实现高效有序的教学常规管理。
  (二)创新教学管理——发展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管理者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的发展服务。在实施教学管理中,要传承和光大学校重视质量的办学传统,不断丰富学校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创新管理方法,努力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在教学管理方法上尝试做到“四结合”:
  1.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管理对课堂教学改革起着检查、督促和导向的作用。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引领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做到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2.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相结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当我们的教师都热心于、专注于创造性的研究,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的时候,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就真正实现了到位。
  3.教学管理和科研相结合。教育科研的水平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思想最高层次的体现。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科研是学校提升发展的两翼:常规管理保质量,教育科研促发展。我校的做法是:
  抓阵地。建立教科室,健全科研网络,整体规划科研工作。
  抓队伍。结合教师的实际,分层培养。分一般参与型、骨干教师型和科研型三层,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科研型教师。
  抓课题。遵循“科学、实用可行、可操作、有价值”的原则,将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作为首选课题。立足校本,依托大专院校和名师开展研究活动。
  4.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管理是双刃剑,可抑制创新,更可促进创新。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教师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校的做法是:变“制度加控制”为“制度加激励”。
  (三)实施科学、民主管理,努力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学校管理中,管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管”是一种约束,它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人的行为,是“刚”性管理。“理”是疏导、导向,它是采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方法,让人们明白管理者的意图,并化作自觉的行动,引导管理对象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是“柔”性管理。刚柔并济是高层次的管理境界,是一种管理艺术。建章立制,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保证学校教育工作规范化和有序化进行。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有“奔头”,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去影响人、改造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群体;注意与教师加强交流和情感沟通,关心教师;注意针对教师的实际,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开展校本培训,着力培养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集合,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具有动力、榜样和导向作用,一名骨干教师可以带活一个学科、一个年级乃至一所学校。他们的强弱,显现着一所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学校定期举行教师论坛、教学交流研讨会、进行教学成果评比展示等,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主体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面向全体与尊重差异相统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之间是存在发展差异的,如何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尊重差异的关系? “全体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大部分是有一定特长的优秀学生”“少数是超常发展的冒尖学生”。各学科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进行作业设计与批改改革,设计分层练习,运用激励符号, 强调要以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措施,积极促成学生的自主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
  (六)重组教学模式,促成有效学习。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是针对以往课程内容偏差和教学方法的陈旧等问题,借鉴国外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一种改革。课改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转变教师“一言堂”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把课堂还给学生,促成有效学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这一模式下,老师们创新出百花齐放的教学方法,“自主发展”在教学上得到了充分的扩展、丰富。由于教有特色、学有成效,我校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二、“润化”德育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润化德育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情感体验和品德自我建构的德育模式。润化德育强调淡化德育的形式,注重德育的实效,它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无痕德育。
  “润化”德育的内涵:“润化”德育,相对于形式主义和生硬化的说教式德育模式而言,指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淡化说教、灌输的痕迹,而主要是通过活动体验、自主探究、团队互动、案例感悟等途径和启发、唤醒、激励、赏识、暗示等方式方法,促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在愉悦的状态中接纳道德规范,以实现品德的内在生成、自我构建和自我教育的一种德育模式。
  “润化”德育的特征:“润化”德育是一种优效的育人方式。促进道德素质发展是它的目的,而它选择无痕作为形态。首先,它“为学而教”,淡化教,主张用柔软的、内在的、容易接纳的形式来促进学,而不是生硬的、模板化的、灌输的模式。其次,它“借形践行”,借助其他有趣、有效的形式,如艺术的、游戏的、活动的、文化的,趣化、活化德育方式,产生“不经意”的教育效果。
  “润化”德育的本质:潜移默化、润物细声、自我建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润化”德育的愿景:本真生活,真实追求:追求的不是“雨过地面湿”的肤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神奇。真实、真情,与真实生活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无痕德育的愿景。
  三、“和雅”校园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培养,人的塑造和人的成长;左右人一生的是文化的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环境的依托。
  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如治学理念、价值取向、科学态度、实践和创新精神、优秀传统(本土)与国际视野、现代思想、关注生命价值等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淀起来,代代相传并弘扬光大的结果,它透着书香,是永存的、不竭的精神财富。
  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又重现代文化的熏陶,努力使学校硬件设施的设计、校园环境的布置处处体现书香味,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善统一。 学校环境建设突出特色,美化、绿化、净化,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 ,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供了沃土。学校推进信息技术化,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网络,开通前沿信息渠道。
  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是基本规范,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基础,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和共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文化建设。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是一道跨不过的坎。让师生捧起书本,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 ,使师生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通过阅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李少杰
其他文献
“文化论著研读”充分反映了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突出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革新。  一、明确“文化论著研读”的总体要求和教学内容  “文化论著研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化论著,在开拓视野、认识世界的同时,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文化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领域的扩展,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读活动,进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塑造和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必需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技能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方法等尚需调整,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亟需改革。本文以川南幼专为例,通过对幼专音乐教学资源整合和音乐课堂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优化幼专音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的触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多数教师大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开门见山,明确目标直接进入新课或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引入新课,我除采用这些常规方法以外还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情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七年了,接触了语文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从他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来看,明显地存在两个不足:一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欠缺;二是表达能力差。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我布置作文题目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我找不到写的”,于是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却腹中空空,无从下筆。即使动笔写了,也是东拼西凑,空洞无物,味同嚼蜡。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基本原因就是脑子里没有
“迁移” (transfer)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外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 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有差异时,学习者若借助或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
现在的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转换体育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  1. 坚持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健康观  体育教学的目标已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重视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
一、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教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二、 創新教学,突出主体  1. 营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独立感受、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鉴赏、独立探究,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开拓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新路子。这种自主阅读正如“挖井”,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掘,找到水源,随时提取。  一、更新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去“挖井”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要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由“教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注重对文本语言的背诵积累  学生要拥有熟练的语言能力,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小学时期,一定数量的背诵积累,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学《燕子》一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1. 课文第2自然段就是一首赞颂春天的诗,这么美的春天你能把它读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知识,自主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