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成了国运兴旺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 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 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历史时,学生知道了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会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通过独立探索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是提高他们思维独特性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使其成为“准发现者”。主要应当围绕着问题的发生、知识的形成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使学生在概括、想象、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见解。对于学生的探索和积极性,要给予热情的鼓励,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和“独出心裁”;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地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与变通。这样就能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他们探索发现的实践过程,促进他们思维独特性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迁西县新店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教学一定要很好地把握手中的教材,做到心中有纲,手中有本,教中有法。因材施教,则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原则。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所招收的生源素质与市区同类学校的生源素质相比较,差距较大。因为素质优良的学生已被省级的实验学校录取,而素质中等的学生也都选择市区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所以面对素质较差的生源,老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资
当前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而各种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部动机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在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参与,并就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要略作些探索和实践。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对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一、在大队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注重榜样的作用  作为大队辅导员,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队干部是旗帜,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从大队委换届改选到正式上岗,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竞聘
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专院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评述当前高专院校图书馆急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网络环境下高专院校图书馆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若干建议.
研究了金属锻造重复过程的输出反馈控制问题.通过设计一个输出反馈控制器使金属锻造重复过程稳定,给出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一个凸优化的求解问题.仿
信息经济是中国继工业文明之后遭遇的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更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政府行政职能的良好发挥,是中国信息经济成功发展的保障.
语言交流实际上是为了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翻译的实质是为了取得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文化具有持久性、永恒性,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一个社会的文化无疑会对另一社会的文化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对象所处的文化,否则,就不能在另一文化体系中为他的翻译找到合适的位置,不能被读者所了解,也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一、对译者动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