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特质分析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而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着手学习研究意识形态不可跨越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特质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将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得出符合历史与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其一,批判性始终是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一根主轴线。其二,科学性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其三,建构性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未来航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特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0-0052-0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的渐进式发展。批判性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起点,始终是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强大武器。科学性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支点,始终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建构性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未来指向,始终是每位共产主义者奋斗的目标。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
  纵观马恩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批判力量的日益凸显。批判性虽然是其意识形态理论最为重要的特质,但这种批判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强大。我们只有抓住了其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中的节点才能看到这种批判性的力量。
  (一)激进革命民主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但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就不能完整地理解其意识形态理论。当马恩还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时,他们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受制于黑格尔哲学思想。从马克思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力量的肯定。在恩格斯投身青年黑格尔派后,从他对谢林的批判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理性的赞许和辩证法的肯定。但是,马恩并不是青年黑格尔的俘虏,他们的思想与青年黑格尔派有着本质的差别,即实践观点的凸显。
  此时,以哲学来改造客观世界成为他们二人的共同夙愿。正如马克思所言:“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10正是抓住了实践这一首要的基本观点,才为其日后的批判性树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中的批判
  马恩思想立场的转变,表明他们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性的部分质变。正是在实践观点的指引之下,马恩开始投身于社会实践。马克思工作于《莱茵报》期间,他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见解的难事。当理性主义受到现实的冲击后,从而触动了马克思深入思考的神经。在1843年,马克思经历了克罗茨纳赫的深入思考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德法年鉴》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爾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了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人间压迫的消灭是宗教压迫消灭的前提。”“彻底消灭私有制,人类才能彻底解放。”[1]11这些著名的思想都显现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性的巨大进步。当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投身于社会实践时,他深入研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沿着政治经济学的道路,几乎与马克思同时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德法年鉴》中,《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对私有制本质的揭露、对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阐述、对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作用的论证,都表明了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性的进步。
  此时,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他们二人的思想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三)唯物史观中的批判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依托其哲学素养也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构建。就文本而言,马恩此时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锚定了意识形态的定位。其一,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们总是以观念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2]38-39由于他将人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历史的起点,就牢牢抓住了物质生产实践这一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第一推动力,从而突破了以观念理解历史的束缚,才使得历史的本原得以呈现。其二,唯物史观指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始终是第一性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始终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我们可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发现意识形态所处的位置。“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2]37。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社会存在走向社会意识,在社会意识中找到意识形态的定位,这是马恩为意识形态所做的注解。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在动态上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在动态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意识形态始终包含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之内。当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人对自然改造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在改造自然时的关系。意识形态既是这种能力的反映,也是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则从静态上分析了社会结构的有机构成。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揭示出了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它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物质实践为基点的相对独立运动。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学说为把握意识形态的本真提供了精准的航向。将马恩的阶级学说与其意识形态学说结合,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人类社会未踏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意识形态总为阶级所左右,并且为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服务。阶级与意识形态的分析,始终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大背离。如果在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抽走阶级分析这一核心,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其意识形态学说。历史与现实证明,在无产阶级的奋斗历程中,抛弃阶级学说,只能使得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缴械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变得魂无定所。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由于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得到了科学的论证。其科学性集中表现于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革命性;社会机体结构的整体性。
  (一)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在马恩创立完整的意识形态学说之前,意识形态只是一个脱离了现实的游魂,在唯心史观的边界游走。在阶级社会里,受分工与阶级利益的羁绊,意识形态始终被神秘的精神所圈禁。当马恩创立唯物史观后,才确立了理解意识形态的科学路径。首先,意识形态没有其独立发展的历史,它是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虽然它属于主观的范畴,但其自身的发展,同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忽视它对物质生产实践的依存性是错误的,同样,忽视其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也是错误的。其次,受分工和阶级利益的制约,被遮蔽的意识形态往往披上了所谓“普遍利益”的虚假外衣。那些在剥削阶级口中吐露的,所谓全民的、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只能是用来迷惑被剥削阶级的“迷魂药”。对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不能被其标榜的道义而遮蔽,要始终认清其服务的对象。最后,伴隨着分工与阶级的消亡,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也必将走向消亡。共产主义社会意味着人类史前史的结束,人类生活的真正开始,同样,也意味着意识形态欺骗性的完结。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革命性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特质。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恩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特质,但这种统一并不是机械的、静态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其中经济因素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左右着意识形态的发展。抛开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经济因素与意识形态不断地革命性重组始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在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时,必须要树立动态的思维,要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开展工作。
  其次,将意识形态理论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当马恩还是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时,他们站在了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发出了对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控诉。当他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发生转变,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他们以社会形态更替的宏大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与意识形态统一性的宿命做出了深刻揭露。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对传统进行“所有制”与“观念”的彻底决裂,才能建设新的社会。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推动意识形态理论的革命性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重要表现。以动态的实践与理论结合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追求,将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革命性的重塑。
  (三)社会机体结构的整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社会机体的整体框架,为我们理解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确立了基本原则。将马恩早期对唯物史观中经济因素的强调与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完善相结合,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其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首先,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对经济因素的强调。从马恩早期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批判黑格尔时,马克思捅破了黑格尔理性原则的美梦,指明了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了国家。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明了“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2]18,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2]37。在批判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与施蒂纳的唯一者时,马克思恩格斯依然将经济因素作为其批判武器的内核,与这些青年黑格尔者开展论战。我们可以看到在此阶段对经济因素的强调既是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又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但为后来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理解留下了暗格。
  其次,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体系化完善。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跨越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新的特征。一些资产阶级的批评家和党内的“青年派”思想家,如巴尔特和恩斯特之流,他们将唯物史观庸俗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教条式的理解,从而否定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为此,恩格斯在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力量和第一性的基础之上,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虽然人类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但人类是在既得生产力的经济前提下,接续奋斗所创造的历史。在肯定这一点后,恩格斯对政治以及传统观念的作用做了说明。即“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3]592
  将经济因素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重要特征。片面突出经济因素只能得出“经济决定论”“宿命论”的结果,使得无产阶级革命裹足不前。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提倡所谓的“意识形态中心论”也只能落入“左”倾的窠臼,使得无产阶级革命害了急性病。对待二者的关系,我们要树立整体性的思维。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性
  马恩即使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但是,其意识形态理论内在的逻辑分析却隐含着构建性的内容。除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使用中包含着描述性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判中也包含着构建性的指向。   (一)否定性背后的描述性
  从马恩早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来看,贬义色彩较为突出,尤其是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书信中,对意识形态概念做了否定性的界定。意识形态始终成为资产阶级虚假和偏见的代名词。但唯物史观作为马恩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核更加突出的是对意识形态客观的审视,从而突出了他的描述性性质。
  首先,在意识形态批判中对物质生产决定作用的发现。当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共同利益”“永恒原则”的面貌出现时,马恩立足于物质利益的基础,揭露了其阶级性,指明了其意识形态只是用于维护其阶级利益的工具。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完成了去蔽的过程后,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彰显。从物质生产对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原理来讲,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与对立物,应当包含有自身所独有的意识形态。
  其次,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唯物史观的创立。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发展和完善的历程来看,在马恩阐述唯物史观时,意识形态较之于物质生产其作用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既是当时现实斗争的需要,也是其理论演进的逻辑体现。在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恩格斯将物质生产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做了同等地位的阐述。这在表明物质生产具有客观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表明了意识形态也具有客观性。
  (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中的建构性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社会所存在的客观现象,将始终存在于人类史前史之中。无产阶级作为生产力的先进代表,有责任摧毁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当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进发时,无产阶级除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旧世界的摧毁,还应当包含着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建构和促进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消亡。
  首先,无产阶级要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斗争的武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立足于唯物史观,指出资产阶级必将走向灭亡和无产阶级必将取得胜利。当资本主义的统治完全建立后,资产阶级从曾经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变成了羁绊者。此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日益激化和简单化。历史赋予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重任。无产阶级要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就不能寄托于资产阶级自身走向消亡的幻想。无产阶级要坚信“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但革命不是盲动,历史一再证明,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先导。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身。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思想是一种炸药,它不是世界上任何爆炸物所能代替的。”[4]98
  其次,无产阶级要以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消亡为奋斗目标。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包含着意识形态阶级性消亡的指向。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分工、私有制和阶级作为意识形态阶级性存在的土壤在整个共产主义社会到来前都将存在。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将起到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作用。在革命时期,意识形态作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将为革命行动开辟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阶级是这样,反革命阶级也是这样。”[5]194在进入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开展社会建设的理论将起到思想引领与凝心聚力的作用。
  马恩将意识形态纳入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更替中加以考虑,揭示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认识到:无产阶级在推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走向消亡中,失去的是禁锢自身发展的枷锁,得到的将是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責任编辑:许广东)
  收稿日期:2021-08-17
  作者简介:贾永锋,博士研究生,从事党的建设与意识形态研究。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协组织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奋力开创江苏科协工作的新局面,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服务江苏“两个率先”发展大局。 
期刊
2011年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大会精神之际,石家庄市科协正式启动了“优化发展环境 科技惠民”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旨在坚持“基层点菜,县级科协预约,专家掌勺”的科技服务理念,按照基层对技术、专家的实际需求,先将省内优势科技资源集成后进行合理配置,然后再统一配送到基层群众手中,为他们量身定制“科技服务套餐”,以更加实用、便捷的科技服务满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实现科技资源与基层需求的有效
期刊
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我们确立了以提升学会能力为抓手、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职能、引导省级学会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服务全省的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全面提升学会能力,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当前,学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以扎实开展省级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为抓手,促进学会能力全面提升,努力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
期刊
面对新形势对科技社团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从2012年起,吉林省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重点,及时把学会学术工作重心调整到学会能力提升上,带领和引领所属学会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的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会议要求,汇报如下:  一、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2011年底,吉林省科协八大换届后,新一届班子意识到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大趋势,看
期刊
第28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于2013年3月9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隆重开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科技人才涌现,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是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基层赛事。  第28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经11个区市大赛基层组委会和市少年科学院预选推荐的青少
期刊
今年以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上海市科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学会工作的发展规律,谋划学会工作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中国科协地方学会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科协服务学会发展的能力,为上海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提升学会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为核心,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
期刊
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我们确立了以提升学会能力为抓手、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职能、引导省级学会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服务全省的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全面提升学会能力,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当前,学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以扎实开展省级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为抓手,促进学会能力全面提升,努力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
期刊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的锤炼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具备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精神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中初步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党精神在探索“立国”的道路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建党精神在探索“兴国”的道路中丰富发展
期刊
[摘 要]社区慈善事业运营涉及资金筹集、服务项目提供、机构及人员管理等过程,运营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沈阳市社区慈善事业运营情况并不乐观,机构的不规范、资源的短缺及监督管理不力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未来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沈阳市典型社区慈善机构为例论述了社区慈善事业运营方式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出完善沈阳市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慈善事业 运营方式 政策措施  
期刊
摘 要:情感治理逐渐被纳入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视野之中,成为治愈情感或者用情感治愈的手段和方式。乡情治理在县域基层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借助“老乡”的情感文化黏性,扩充了技术治理形态的有机体,是现代治理形态的调和剂。乡情治理在公共领域中通过机制构建能够达到理想形态,网络技术手段充分扩展了作用机制的运作方式。乡村社会面临的空心化、情感差异化和虚拟化呼唤乡情治理,是情感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