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BTEC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由于中、英两国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不同,加之BTEC教师队伍素质等客观因素,导致中国BTEC教育出现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无法协调发展的情况,BTEC的特色——通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BTEC教育中通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设想。
关键词:BTEC 高职教育 通用能力 专业能力
引言
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TEC(技术教育委员会)和BEC(商业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是英国权威的职业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BTEC隶属于英国政府所属的爱德思教育基金会(Edexcel Foundation),是英国最大的学术与职业资格颁证机构[1]。BTEC是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模式,与我国的传统教学相比,BTEC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保证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强调应用能力;强调“学”和“学的结果”。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学习自主能力比较强。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提示的参考书备课、设计课业、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1998年8月,我国在北京首次引进ND(国家学历文凭,相当于我国中专)层次的BTEC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引进了HND(高等国家文凭)层次的BTEC教育项目,先后在天津、北京、广州、上海、大连几个城市的高校开设[2]。
1 通用能力培养对BTEC教育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各种高职人才需求的激增,BTEC的办学规模飞速扩大。BTEC课程模式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起列入教学目标,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通用”的含义是不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能力可分为智力、性向、成就等[3]。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日益加快,新的产品、服务、技术、工作岗位不断涌现,劳动者需要通用能力来应对如此快速的变化。在英国,1986年以来通用能力成为各个级别BTEC证书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和评价学生的通用能力是BTEC思想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核心。无论政府、教育部门还是企业都对通用能力表现出极大兴趣,因为他们都非常关注后备劳动大军应该具备的能力。BTEC把通用能力归纳为七个领域,它们是:
· 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 与他人合作共事
· 交往和联系
· 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
· 数字的运用
· 科技的应用
· 设计和创新
这七个领域的能力中的大部分相当于我们所理解的职业素质。BTEC把人的内在的能力、素质外化为行为结果,建立了通用能力的“成果”框架(BTEC对通用能力的七个领域共提出了18项成果,如图所示)。
七个领域的通用能力和18项“成果”的对应表如下[4]:
BTEC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学过程、完成课业的过程、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评价过程来达到以上的通用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任务完成式教学、小组协作讨论式教学和学生演讲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2 我国BTEC教育通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各项通用能力的界定和考核无标准可依。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通用能力,首先要解决通用能力的考核评价问题,否则通用能力只能在理论概念的层面上进行讨论,难以进入教育过程成为教学实践。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了一定形式、一定内容的能力训练,但是具体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却无据可依。在每一次课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每个outcome(教学成果)的完成情况。在学校内审和Edexcel组织的专家外审中,也不将通用能力作为考查内容。这样,对通用能力的培养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因为通用能力考核起来比较困难。举例来说,对于某次课业的完成,教师要求学生之间必须相互讨论,进行沟通,但是,每个学生是否真的与别人沟通了,以什么方式沟通的,沟通的效果是什么,沟通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都无法确切地了解,也就无法以具体的指标进行考核了,全靠学生自觉。所以,有的学生干脆摆在一边不加理会。对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没有具体的标准,对于每一项细分成果没有明确的说明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在理解和执行的时候出现偏差,标准不一。
2.2 对通用能力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教师和学生仍以传统教育的模式,把精力集中在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上,对技能训练抓得不够。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授课方法以填鸭教学为主,基本上是教师喂什么学生吃什么,与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们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通用能力认识不深,在他们的心目中理论知识才是“真材实料”。加之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各项通用能力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对通用能力的培养自然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很多BTEC学生在入学伊始就不太清楚该如何学习BTEC课程,更加不清楚通用能力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仍然拘泥于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可以让他们一生受用的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学校和教师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觉得学不到什么知识,荒废了学业,于是就有人对BTEC教育言辞锋利,甚至转学、退学。
2.3 对通用能力的培养执行不够,流于形式。
在BTEC教育中,教师基本上是以每次课业中的outcome(教学成果)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旨在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填鸭”的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并没有潜心研究,导致学生也以理论认识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举一例说明:课堂上,教师设计了案例讨论、学生演讲、小组讨论等内容,有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浪费时间,参与的热情不高。在做学生小组展示时,如果学生不得法,教师又不够专业,不能及时地指点学生每个环节的疏漏,那么,学生展示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即学生到讲台前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上一遍而已,达不到能力培养的效果和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失去了兴趣,也的确变成是在浪费学生们宝贵的时间了。对教师的考评和学生的考核都不涉及通用能力,很多学生就不去理它,只要完成了课业,拿了学分就万事大吉了。教师在布置相关活动时,教师和学生都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地加以训练,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或无力加以纠正和指引,学生自然敷衍了事,甚至滥竽充数、混日子。虽然形式上对通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训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3 对加强BTEC教育通用能力培养的设想
3.1 更新教育观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中国教师、学生一直接受的都是灌输式的教育,要想改变,必须下苦功夫。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一,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改变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思维,将能力培养有意识地纳入课堂教学。第二,在授课方法方面,BTEC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达到教学效果。课业(Assignment)是BTEC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学生依据任务内容,采用个人或小组作业形式,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研究、调研、案例分析、实验等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开放,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TEC课程的教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变成帮助、指导、引导学生。第三,在学科设计上,让学生学有所长。从管理学角度看,学生既是学校的产品又是学校服务的客户。真正爱学生就要充分地理解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营销课的精髓,也是教师教好学生的真谛。从现在的情况看,学生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但存在的问题是每种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精深,每门课程都只懂一点点,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知识经不起推敲,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学生就业时没有竞争力,学生对自己喜欢什么行业、擅长什么行业感到迷茫。因此,必须积极倡导学生“一技在手”,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些知识,教师则协助学生,为其解惑而已。
3.2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BTEC教育强调自我和独立,以未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要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例如学生宿舍、图书馆、课堂、餐厅、体育场、第二课堂等都可以设计成学生自我管理的环节。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服务意识、管理能力、责任感、独立性、团队意识等等这些企业珍视的品质。中国学生往往羞于表现自己,从众现象比较严重,在课堂上,当教师发问“Any volunteer?(有没有自愿者发言?)”时,举手的学生凤毛麟角,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想办法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适应英国先进的教育理念。
3.3打造BTEC文化,增强BTEC凝聚力,营造“以就业为导向”的氛围。
理论上,BTEC的授课模式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课程设置以应用为主、课堂授课以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语言使用双语教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更掌握了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时具有一定优势。同时,BTEC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视野广阔,所以,BTEC不是形式上的一个舶来品,而是一个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前沿教学窗口。
三年的校园时光转瞬即逝,有些学生很珍惜,每天忙于学习,但有些学生仍然比较涣散,上课迟到,旷课,课后上网、打游戏、抄袭课业等现象屡见不鲜。BTEC应该是朝气蓬勃、学业进取的代名词,而不是懒散、颓废的避难所。对于不能自律的学生,学校可以创造一定的氛围吸纳每位学生积极加入。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引入Buddy programme:每一位新入学的学生都配有一位Buddy(大三的学生担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很多人感觉刚入学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三年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不清楚BTEC课程的学习方法,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因此,很多学生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如果一开学每一位新生可以有一位师兄、师姐带领办理入学手续,熟悉校园环境,交流生活、学习经验的话,新生适应新生活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纵向沟通。第二,定期举办各种题目的讲座,邀请学校教师或者课外的专业人士就学生就业、课程学习等有关的话题举办讲座,在学校形成一种学术氛围,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各种题目的讨论中,培养学习兴趣,并不断在这些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形成每位学生的一技之长——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学生,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第三,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在各年级甚至全校范围组织Marketing、HR、Finance、Speech、Logistic等兴趣小组。小组长管理成员和一般组员,学生们自己安排,定期邀请教师或校外人士就某个话题组织活动(实操模拟、讲座等),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与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四,定期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推动校内的学术风气。比如营销大赛、商业策划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比赛等等。
3.4 搭建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求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需求,真正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一,教师要加强对每种通用能力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管理,理解企业对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教师只有对每个通用能力深刻认识之后才能在这些环节上给学生真正有益的指点和帮助。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必须对每个能力模块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必须足够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负责任;必须在授课中积极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中。第二,将用人单位引入校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将企业的HR人员引入校园,面授企业的用人情况和标准,帮助学生认识通用能力在职场的重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就业心态,客观、真实地认识企业和个人。此外,“订单培养”的方式直接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当中,通过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既增强了相互的了解,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第三,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座谈企业的运作情况、工作体会等个人心得。他们跟在校生有着同样的教育背景,他们的经验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和重视。
结语
通用能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专门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是继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是BTEC教学模式的重要特色。我们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一改传统教育方法,以学生就业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既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探索行之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模式,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实行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式的课程体系等,让BTEC教育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解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国国家高等教育项目BTEC(HND). http://www.edugl.com/article/2005_7/200575150812.shtml.
[2]http://www.gdaib.edu.cn/department1/btec/index.asp#.
[3]苏东水.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06.
[4]谢幼琅.引进英国BTEC课程模式推进职教教学改革[J]. http://www.xjnzy.cn/zjs/UploadFiles/2004419165628975.doc.
关键词:BTEC 高职教育 通用能力 专业能力
引言
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TEC(技术教育委员会)和BEC(商业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是英国权威的职业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BTEC隶属于英国政府所属的爱德思教育基金会(Edexcel Foundation),是英国最大的学术与职业资格颁证机构[1]。BTEC是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模式,与我国的传统教学相比,BTEC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保证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强调应用能力;强调“学”和“学的结果”。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学习自主能力比较强。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提示的参考书备课、设计课业、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1998年8月,我国在北京首次引进ND(国家学历文凭,相当于我国中专)层次的BTEC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引进了HND(高等国家文凭)层次的BTEC教育项目,先后在天津、北京、广州、上海、大连几个城市的高校开设[2]。
1 通用能力培养对BTEC教育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各种高职人才需求的激增,BTEC的办学规模飞速扩大。BTEC课程模式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起列入教学目标,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通用”的含义是不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能力可分为智力、性向、成就等[3]。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日益加快,新的产品、服务、技术、工作岗位不断涌现,劳动者需要通用能力来应对如此快速的变化。在英国,1986年以来通用能力成为各个级别BTEC证书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和评价学生的通用能力是BTEC思想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核心。无论政府、教育部门还是企业都对通用能力表现出极大兴趣,因为他们都非常关注后备劳动大军应该具备的能力。BTEC把通用能力归纳为七个领域,它们是:
· 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 与他人合作共事
· 交往和联系
· 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
· 数字的运用
· 科技的应用
· 设计和创新
这七个领域的能力中的大部分相当于我们所理解的职业素质。BTEC把人的内在的能力、素质外化为行为结果,建立了通用能力的“成果”框架(BTEC对通用能力的七个领域共提出了18项成果,如图所示)。
七个领域的通用能力和18项“成果”的对应表如下[4]:
BTEC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学过程、完成课业的过程、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评价过程来达到以上的通用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任务完成式教学、小组协作讨论式教学和学生演讲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2 我国BTEC教育通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各项通用能力的界定和考核无标准可依。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通用能力,首先要解决通用能力的考核评价问题,否则通用能力只能在理论概念的层面上进行讨论,难以进入教育过程成为教学实践。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了一定形式、一定内容的能力训练,但是具体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却无据可依。在每一次课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每个outcome(教学成果)的完成情况。在学校内审和Edexcel组织的专家外审中,也不将通用能力作为考查内容。这样,对通用能力的培养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因为通用能力考核起来比较困难。举例来说,对于某次课业的完成,教师要求学生之间必须相互讨论,进行沟通,但是,每个学生是否真的与别人沟通了,以什么方式沟通的,沟通的效果是什么,沟通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都无法确切地了解,也就无法以具体的指标进行考核了,全靠学生自觉。所以,有的学生干脆摆在一边不加理会。对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没有具体的标准,对于每一项细分成果没有明确的说明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在理解和执行的时候出现偏差,标准不一。
2.2 对通用能力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教师和学生仍以传统教育的模式,把精力集中在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上,对技能训练抓得不够。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授课方法以填鸭教学为主,基本上是教师喂什么学生吃什么,与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们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通用能力认识不深,在他们的心目中理论知识才是“真材实料”。加之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各项通用能力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对通用能力的培养自然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很多BTEC学生在入学伊始就不太清楚该如何学习BTEC课程,更加不清楚通用能力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仍然拘泥于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可以让他们一生受用的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学校和教师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觉得学不到什么知识,荒废了学业,于是就有人对BTEC教育言辞锋利,甚至转学、退学。
2.3 对通用能力的培养执行不够,流于形式。
在BTEC教育中,教师基本上是以每次课业中的outcome(教学成果)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旨在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填鸭”的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并没有潜心研究,导致学生也以理论认识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举一例说明:课堂上,教师设计了案例讨论、学生演讲、小组讨论等内容,有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浪费时间,参与的热情不高。在做学生小组展示时,如果学生不得法,教师又不够专业,不能及时地指点学生每个环节的疏漏,那么,学生展示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即学生到讲台前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上一遍而已,达不到能力培养的效果和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失去了兴趣,也的确变成是在浪费学生们宝贵的时间了。对教师的考评和学生的考核都不涉及通用能力,很多学生就不去理它,只要完成了课业,拿了学分就万事大吉了。教师在布置相关活动时,教师和学生都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地加以训练,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或无力加以纠正和指引,学生自然敷衍了事,甚至滥竽充数、混日子。虽然形式上对通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训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3 对加强BTEC教育通用能力培养的设想
3.1 更新教育观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中国教师、学生一直接受的都是灌输式的教育,要想改变,必须下苦功夫。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一,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改变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思维,将能力培养有意识地纳入课堂教学。第二,在授课方法方面,BTEC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达到教学效果。课业(Assignment)是BTEC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学生依据任务内容,采用个人或小组作业形式,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研究、调研、案例分析、实验等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开放,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TEC课程的教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变成帮助、指导、引导学生。第三,在学科设计上,让学生学有所长。从管理学角度看,学生既是学校的产品又是学校服务的客户。真正爱学生就要充分地理解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营销课的精髓,也是教师教好学生的真谛。从现在的情况看,学生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但存在的问题是每种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精深,每门课程都只懂一点点,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知识经不起推敲,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学生就业时没有竞争力,学生对自己喜欢什么行业、擅长什么行业感到迷茫。因此,必须积极倡导学生“一技在手”,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些知识,教师则协助学生,为其解惑而已。
3.2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BTEC教育强调自我和独立,以未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要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例如学生宿舍、图书馆、课堂、餐厅、体育场、第二课堂等都可以设计成学生自我管理的环节。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服务意识、管理能力、责任感、独立性、团队意识等等这些企业珍视的品质。中国学生往往羞于表现自己,从众现象比较严重,在课堂上,当教师发问“Any volunteer?(有没有自愿者发言?)”时,举手的学生凤毛麟角,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想办法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适应英国先进的教育理念。
3.3打造BTEC文化,增强BTEC凝聚力,营造“以就业为导向”的氛围。
理论上,BTEC的授课模式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课程设置以应用为主、课堂授课以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语言使用双语教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更掌握了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时具有一定优势。同时,BTEC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视野广阔,所以,BTEC不是形式上的一个舶来品,而是一个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前沿教学窗口。
三年的校园时光转瞬即逝,有些学生很珍惜,每天忙于学习,但有些学生仍然比较涣散,上课迟到,旷课,课后上网、打游戏、抄袭课业等现象屡见不鲜。BTEC应该是朝气蓬勃、学业进取的代名词,而不是懒散、颓废的避难所。对于不能自律的学生,学校可以创造一定的氛围吸纳每位学生积极加入。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引入Buddy programme:每一位新入学的学生都配有一位Buddy(大三的学生担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很多人感觉刚入学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三年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不清楚BTEC课程的学习方法,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因此,很多学生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如果一开学每一位新生可以有一位师兄、师姐带领办理入学手续,熟悉校园环境,交流生活、学习经验的话,新生适应新生活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纵向沟通。第二,定期举办各种题目的讲座,邀请学校教师或者课外的专业人士就学生就业、课程学习等有关的话题举办讲座,在学校形成一种学术氛围,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各种题目的讨论中,培养学习兴趣,并不断在这些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形成每位学生的一技之长——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学生,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第三,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在各年级甚至全校范围组织Marketing、HR、Finance、Speech、Logistic等兴趣小组。小组长管理成员和一般组员,学生们自己安排,定期邀请教师或校外人士就某个话题组织活动(实操模拟、讲座等),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与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四,定期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推动校内的学术风气。比如营销大赛、商业策划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比赛等等。
3.4 搭建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求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需求,真正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一,教师要加强对每种通用能力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管理,理解企业对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教师只有对每个通用能力深刻认识之后才能在这些环节上给学生真正有益的指点和帮助。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必须对每个能力模块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必须足够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负责任;必须在授课中积极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中。第二,将用人单位引入校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将企业的HR人员引入校园,面授企业的用人情况和标准,帮助学生认识通用能力在职场的重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就业心态,客观、真实地认识企业和个人。此外,“订单培养”的方式直接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当中,通过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既增强了相互的了解,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第三,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座谈企业的运作情况、工作体会等个人心得。他们跟在校生有着同样的教育背景,他们的经验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和重视。
结语
通用能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专门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是继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是BTEC教学模式的重要特色。我们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一改传统教育方法,以学生就业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既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探索行之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模式,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实行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式的课程体系等,让BTEC教育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解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国国家高等教育项目BTEC(HND). http://www.edugl.com/article/2005_7/200575150812.shtml.
[2]http://www.gdaib.edu.cn/department1/btec/index.asp#.
[3]苏东水.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06.
[4]谢幼琅.引进英国BTEC课程模式推进职教教学改革[J]. http://www.xjnzy.cn/zjs/UploadFiles/2004419165628975.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