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韩日留学生书面作文中“了”的使用偏误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他们的习得规律,以期对当前的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韩日 “了” 习得 偏误
一、研究背景
(一)“了”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有人认为根据教材中语法注释给学生讲解这个语法,告诉学生“了”的语法意义、否定疑问形式、动词带宾语的一些限制条件,提醒不能用“了”的情况,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事实上,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学生也听明白了老师的讲解,可是在使用时依然错误百出,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倒用了,或者是该用“了”的却用了别的;而且教师常常会被问诸如“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的问题,这是让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语法项目。翻阅汉语研究的文献资料,我们会发现,“了”也是众多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如孔令达(1986)、王还(1990)、容新(1991)、竟成(1993)、刘勋宁(1988、1999)、陈忠(2002)、吴凌非(2002)、金立鑫(1998、1999、2002、2003)等,他们从语法意义、时体意义、句法条件、使用条件、隐现规律等方面对“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谓丰富。
(二)在我们所查阅到的文献中,相关研究虽然众多,但大多是语言本体的研究,大家关心的更多是“‘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较少跟现今的汉语教学相联系、从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去研究问题,因而其研究结果很难直接应用于教学,也很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研究对于解决教学问题如同隔靴搔痒。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研究留学生的“了”的使用情况,如孙德坤(1993)、赵立江(1997)、邓守信(1999)等。上述研究开辟了“了”研究的新视角,为我们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上述研究中研究对象都是说英语的国家的人。而在华的留学生中,英语国家的人相对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少的,韩日学生则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人数占绝大部分的韩日留学生“了”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的习得规律,以期对当前的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二、前人的研究
前人的研究比较多,在此我们仅把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概述如下:
赵立江(1997)在《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中采用个案调查和规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个案调查是对1位以英语为母语的被试者,进行了两年(分三个阶段、每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是半年左右)跟踪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口语录音资料,他收集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笔者跟被试者自然谈话,所谈话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一种是让被试者讲述以前的经历、见闻或看图片讲述、以及看一段录像后口述或笔述内容情节,笔者保持沉默。语料只选用错误的;规模调查是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四个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单句和超单句的选择填空练习,其中共有23个英语国家的人。作者的考察范围只限于用于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及用于句尾,主要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已经发生或者实现的“了2”。两种调查方法均发现: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了”的使用错误率逐渐降低,但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仍出现使用上的错误。作者还分析了产生“了”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语际与语内干扰。其研究的不足是:个案调查得出的规律是否可以推广到整体,规模调查样本量不足;把“了”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因而不能知道句尾“了”和词尾“了”的习得是否是同时还是有先后;研究只对“了”的使用错误率进行了数值比较,至于统计上是否有意义,研究者没有进一步做这个工作;试题的代表性问题。
邓守信(1999)的《The acquisition of “le”in L2 Chinese》,其所用语料来自台湾师范大学汉语第二语言中介语数据库,被试全部来自说英语国家,且根据被试所用的书把被试分为零起点(9人)、中级(7人)、高级(3人)三个水平,文中研究的是对零起点的9名被试进行了9个月的追踪调查而得到的语料。语料全部是书面材料,单句和段落以及正确的和错误的都被收集入内。作者按照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了”的语法项目分类对语料进行了标记,共分6大类,考察范围既包括“了1”,也包括所有的“了2”,还包括“了1+了2”。对零起点被试语法项目“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在收集到的919个句子中,有159个是错误的,占总数的17.3%;760个是正确的,占总数的82.7%。文章还列表说明了2~8月被试每月占总数的错误率、正确率,以及每个月的正确率、错误率和每种类型所占总数的错误率和正确率。结果发现:句尾“了”较早为学习者习得;词尾“了”则在经过数年伴随一定的错误比率的学习过程才会被习得;几乎没有人试图使用所谓的双“了”结构。并据此提出了初级阶段关于“了”的四点教学建议。
三、“了”的使用偏误情况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根据韩日留学生“了”的使用偏误情况,揭示“了”的习得规律,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语料的获取
本文的语料均是书面材料,来源于首都经贸大学留学生入学测试的作文答卷,作文题目是:1.介绍一下自己;2.你为什么学习汉语;3.旅游见闻。我们所选取的材料都是韩日学生入学测试时当场所做的作文中使用“了”错误的语句。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研究的语句都是在语段中的,正确的未被列入。我们选用韩日学生作为被试,一方面努力让我们收集到的材料的输出者相对同质;另一方面在首都经贸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以韩国人日本人居多,选择他们做研究对象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根据学生测试的书面成绩和口试成绩把他们分入不同的班级,书面成绩是主要的参考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四个班级作为四种水平,这四种水平所使用的教材分别是汉语本科系列教程的二下、三上、桥梁上、桥梁下。本文考察的对象是“了1”、表示某种情况和事情已经发生或者出现的“了2”和“了1+了2”。
(三)语料的标记
我们对语料进行了标记,方法如下:
(1)我原来学英语了,可是现在学汉语。(句尾“了”多用)
(2)现在学习汉语7个月多。(句尾“了”少用)
(3)我学三年的汉语了。(词尾“了”少用)
(4)我希望在首都经贸大学学好了汉语。(词尾“了”多用)
(5)我是日本人,去年四月我来北京了。(混用)
(四)语料统计分析
我们搜集到的语料数据见表1和表2。从表中可见,我们收集到的偏误共计131个。从表1中可见,在所有偏误中,词尾的偏误率明显高于句尾的偏误率和混用率,在其它水平上,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韩日学生在习得“了”的过程中,句尾的习得明显好于词尾,也就是说,跟词尾相比较,句尾更容易被学生习得。而且从习得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句尾“了”的偏误越来越少,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词尾“了”趋势则不甚明显,而且偏误率较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韩日学生在词尾“了”的习得中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反复的过程,即使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学生词尾“了”的运用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一结果跟邓守信先生1999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从表2可见,在所有的偏误中,多用的偏误明显高于少用和混用,且在四个水平上,韩日学生多用的偏误率都比较高,而少用和混用的偏误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学生在使用“了”时,在不能确定用与不用时,倾向于用,因而出现了“了”的过度泛化现象。
我们还对双“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共收集到6个使用双“了”的句子,其中水平1有1个,水平2、3各有2个,水平4有1个。剔除别的语法错误,我们发现这些双“了”的使用都是正确的。从这个情况来看,学生在使用双“了”时,难度并不大;只是学生可能较多地回避使用。
(五)结论
从上面的数据中发现:
1.句尾“了”的习得先于词尾“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句尾“了”的习得也越好;
2.词尾“了”的习得要经历比较艰难的过程,即使汉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词尾“了”的使用上还有较高的错误率;
3.双“了”的习得不是学生的难点,但学生常常回避使用。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在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词尾“了”的习得经历了艰难和反复的过程,即使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了”的习得也不太令人满意;而且被试在“了”的使用方面倾向于多用,因而提示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重视和强调词尾“了”的教学,既要讲清楚使用“了”时的句子构造和“了”的语法位置,也要告诉学生不能用“了”的情况,以提醒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
刘勋宁先生在1999年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词尾“了”的使用条件,提出了几条原则:一个句子里有多个谓语动词节的话,词尾“了”只出现在最后的一个谓语动词节上;几个小句合成一个连续谓语句,词尾“了”只用于最后一个小句;汉语的一个句子中,也可以同时容纳几件事,这时候也可能有几个“了”,这些“了”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赞同刘先生的观点,同时觉得将这个原则直接用于教学,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在调查中根据学生的偏误,总结出了几条不能用词尾“了”的情况,可能不太全面,列在文中仅供参考。第一,谓语动词后带的宾语是谓词性短语或者小句,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常见的动词有:发现、决定、知道、问、回答、说、看见、看到、听说、判断、开始、拒绝等,如:“他决定了明年去日本留学。”“我相信了你是好人。”第二,谓语动词表示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状态,不是行为动词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常见的动词有:打算、希望、喜欢、想念、感到、羡慕等。如:“虽然我只在那儿呆了四五天,但我很喜欢了。”第三,动词后有处所短语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我们住了漂亮的房间。”“他喝醉了然后躺了在朋友的床上。”第四,在直接引语中,“叫”“喊”“说”“说道”“问”“问道”等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那时我问了:‘你也是留学生吗?’”他笑着说了:“‘当然我请客。’”间接宾语前通常也不用“了”。但是动词后有动量补语,后面再接直接宾语,动词后应该用“了”,例:“他叫了一声:‘抓小偷!’就追了过去。”第五,在兼语句、连动句中,第一个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去年公司派了他来中国工作。”“我生病时很多同学来了看我。”第六,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中有能愿动词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海里边的风景也很美,我能看了很多点。”“可是我们在火车上可以交了很多朋友。”
(二)教材编写上,既然句尾“了”和词尾“了”的习得有先后,句尾“了”的习得易于词尾“了”,词尾“了”的习得要经历很漫长的时期。那么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出现顺序和出现位置,尽量分散难点,而不是一股脑地都教给学生,导致学生使用上的混乱,进而出现化石化现象。我们考察了以前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6套教材①后发现,有三套教材句尾“了”先出现,两套教材词尾“了”先出现,一套教材两者同时出现在一课中;有两套教材词尾“了”的介绍紧随句尾“了”之后,其他教材两个“了”之间有1课、3课、8课的间隔。由此可见,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在“了”应该何时出现,以什么样的顺序出现以及如何出现的问题上没有统一的认识,自然反映在教材上也就比较混乱了。其实台湾学者邓守信先生早在1999年就指出句尾“了”较早为学习者习得,词尾“了”则要经过数年伴随一定的错误比率的学习过程才能习得(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而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一发现或者没有及时地把这一发现用于教材编写上。研究成果没有及时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失误。因此,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及时地把理论研究结果应用到教学中来。
(三)在教学研究上,应该加强汉外对比。笔者没有学过韩语、日语,对韩语日语中“了”的使用不了解,只是在课余问过韩国日本学生。他们说,他们的语言在“了”的使用上跟汉语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比如说,只要是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要用“了”;否定的时候,“了”不能去掉;日语不用双“了”来表示时间的持续、连动句中每个动词后都得用“了”等等。我们认为研究汉外对比,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注 释:
①《汉语教程》;《实用汉语课本》;《汉语初级教程》;《博雅汉语》;《初级汉语课本》;《301句》。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
[3]刘勋宁.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4]吴凌非.论“了1”和“了2”[J].语言研究,2002,(1).
[5]陈 忠.“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J].汉语学习,2002,(1).
[6]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7]金立鑫.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世界汉语教学,2002,(1).
[8]金立鑫.“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9]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10]赵立江.留学生“了”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11]Shou-xin Teng.The acquisition of “了le”in L2 Chinese[J].世界汉语教学,1999,(1).
(崔淑燕,首都经贸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韩日 “了” 习得 偏误
一、研究背景
(一)“了”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有人认为根据教材中语法注释给学生讲解这个语法,告诉学生“了”的语法意义、否定疑问形式、动词带宾语的一些限制条件,提醒不能用“了”的情况,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事实上,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学生也听明白了老师的讲解,可是在使用时依然错误百出,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倒用了,或者是该用“了”的却用了别的;而且教师常常会被问诸如“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的问题,这是让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语法项目。翻阅汉语研究的文献资料,我们会发现,“了”也是众多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如孔令达(1986)、王还(1990)、容新(1991)、竟成(1993)、刘勋宁(1988、1999)、陈忠(2002)、吴凌非(2002)、金立鑫(1998、1999、2002、2003)等,他们从语法意义、时体意义、句法条件、使用条件、隐现规律等方面对“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谓丰富。
(二)在我们所查阅到的文献中,相关研究虽然众多,但大多是语言本体的研究,大家关心的更多是“‘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较少跟现今的汉语教学相联系、从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去研究问题,因而其研究结果很难直接应用于教学,也很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研究对于解决教学问题如同隔靴搔痒。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研究留学生的“了”的使用情况,如孙德坤(1993)、赵立江(1997)、邓守信(1999)等。上述研究开辟了“了”研究的新视角,为我们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上述研究中研究对象都是说英语的国家的人。而在华的留学生中,英语国家的人相对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少的,韩日学生则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人数占绝大部分的韩日留学生“了”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的习得规律,以期对当前的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二、前人的研究
前人的研究比较多,在此我们仅把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概述如下:
赵立江(1997)在《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中采用个案调查和规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个案调查是对1位以英语为母语的被试者,进行了两年(分三个阶段、每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是半年左右)跟踪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口语录音资料,他收集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笔者跟被试者自然谈话,所谈话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一种是让被试者讲述以前的经历、见闻或看图片讲述、以及看一段录像后口述或笔述内容情节,笔者保持沉默。语料只选用错误的;规模调查是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四个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单句和超单句的选择填空练习,其中共有23个英语国家的人。作者的考察范围只限于用于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及用于句尾,主要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已经发生或者实现的“了2”。两种调查方法均发现: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了”的使用错误率逐渐降低,但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仍出现使用上的错误。作者还分析了产生“了”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语际与语内干扰。其研究的不足是:个案调查得出的规律是否可以推广到整体,规模调查样本量不足;把“了”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因而不能知道句尾“了”和词尾“了”的习得是否是同时还是有先后;研究只对“了”的使用错误率进行了数值比较,至于统计上是否有意义,研究者没有进一步做这个工作;试题的代表性问题。
邓守信(1999)的《The acquisition of “le”in L2 Chinese》,其所用语料来自台湾师范大学汉语第二语言中介语数据库,被试全部来自说英语国家,且根据被试所用的书把被试分为零起点(9人)、中级(7人)、高级(3人)三个水平,文中研究的是对零起点的9名被试进行了9个月的追踪调查而得到的语料。语料全部是书面材料,单句和段落以及正确的和错误的都被收集入内。作者按照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了”的语法项目分类对语料进行了标记,共分6大类,考察范围既包括“了1”,也包括所有的“了2”,还包括“了1+了2”。对零起点被试语法项目“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在收集到的919个句子中,有159个是错误的,占总数的17.3%;760个是正确的,占总数的82.7%。文章还列表说明了2~8月被试每月占总数的错误率、正确率,以及每个月的正确率、错误率和每种类型所占总数的错误率和正确率。结果发现:句尾“了”较早为学习者习得;词尾“了”则在经过数年伴随一定的错误比率的学习过程才会被习得;几乎没有人试图使用所谓的双“了”结构。并据此提出了初级阶段关于“了”的四点教学建议。
三、“了”的使用偏误情况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根据韩日留学生“了”的使用偏误情况,揭示“了”的习得规律,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语料的获取
本文的语料均是书面材料,来源于首都经贸大学留学生入学测试的作文答卷,作文题目是:1.介绍一下自己;2.你为什么学习汉语;3.旅游见闻。我们所选取的材料都是韩日学生入学测试时当场所做的作文中使用“了”错误的语句。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研究的语句都是在语段中的,正确的未被列入。我们选用韩日学生作为被试,一方面努力让我们收集到的材料的输出者相对同质;另一方面在首都经贸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以韩国人日本人居多,选择他们做研究对象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根据学生测试的书面成绩和口试成绩把他们分入不同的班级,书面成绩是主要的参考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四个班级作为四种水平,这四种水平所使用的教材分别是汉语本科系列教程的二下、三上、桥梁上、桥梁下。本文考察的对象是“了1”、表示某种情况和事情已经发生或者出现的“了2”和“了1+了2”。
(三)语料的标记
我们对语料进行了标记,方法如下:
(1)我原来学英语了,可是现在学汉语。(句尾“了”多用)
(2)现在学习汉语7个月多。(句尾“了”少用)
(3)我学三年的汉语了。(词尾“了”少用)
(4)我希望在首都经贸大学学好了汉语。(词尾“了”多用)
(5)我是日本人,去年四月我来北京了。(混用)
(四)语料统计分析
我们搜集到的语料数据见表1和表2。从表中可见,我们收集到的偏误共计131个。从表1中可见,在所有偏误中,词尾的偏误率明显高于句尾的偏误率和混用率,在其它水平上,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韩日学生在习得“了”的过程中,句尾的习得明显好于词尾,也就是说,跟词尾相比较,句尾更容易被学生习得。而且从习得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句尾“了”的偏误越来越少,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词尾“了”趋势则不甚明显,而且偏误率较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韩日学生在词尾“了”的习得中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反复的过程,即使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学生词尾“了”的运用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一结果跟邓守信先生1999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从表2可见,在所有的偏误中,多用的偏误明显高于少用和混用,且在四个水平上,韩日学生多用的偏误率都比较高,而少用和混用的偏误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学生在使用“了”时,在不能确定用与不用时,倾向于用,因而出现了“了”的过度泛化现象。
我们还对双“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共收集到6个使用双“了”的句子,其中水平1有1个,水平2、3各有2个,水平4有1个。剔除别的语法错误,我们发现这些双“了”的使用都是正确的。从这个情况来看,学生在使用双“了”时,难度并不大;只是学生可能较多地回避使用。
(五)结论
从上面的数据中发现:
1.句尾“了”的习得先于词尾“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句尾“了”的习得也越好;
2.词尾“了”的习得要经历比较艰难的过程,即使汉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词尾“了”的使用上还有较高的错误率;
3.双“了”的习得不是学生的难点,但学生常常回避使用。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在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词尾“了”的习得经历了艰难和反复的过程,即使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了”的习得也不太令人满意;而且被试在“了”的使用方面倾向于多用,因而提示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重视和强调词尾“了”的教学,既要讲清楚使用“了”时的句子构造和“了”的语法位置,也要告诉学生不能用“了”的情况,以提醒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
刘勋宁先生在1999年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词尾“了”的使用条件,提出了几条原则:一个句子里有多个谓语动词节的话,词尾“了”只出现在最后的一个谓语动词节上;几个小句合成一个连续谓语句,词尾“了”只用于最后一个小句;汉语的一个句子中,也可以同时容纳几件事,这时候也可能有几个“了”,这些“了”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赞同刘先生的观点,同时觉得将这个原则直接用于教学,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在调查中根据学生的偏误,总结出了几条不能用词尾“了”的情况,可能不太全面,列在文中仅供参考。第一,谓语动词后带的宾语是谓词性短语或者小句,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常见的动词有:发现、决定、知道、问、回答、说、看见、看到、听说、判断、开始、拒绝等,如:“他决定了明年去日本留学。”“我相信了你是好人。”第二,谓语动词表示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状态,不是行为动词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常见的动词有:打算、希望、喜欢、想念、感到、羡慕等。如:“虽然我只在那儿呆了四五天,但我很喜欢了。”第三,动词后有处所短语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我们住了漂亮的房间。”“他喝醉了然后躺了在朋友的床上。”第四,在直接引语中,“叫”“喊”“说”“说道”“问”“问道”等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那时我问了:‘你也是留学生吗?’”他笑着说了:“‘当然我请客。’”间接宾语前通常也不用“了”。但是动词后有动量补语,后面再接直接宾语,动词后应该用“了”,例:“他叫了一声:‘抓小偷!’就追了过去。”第五,在兼语句、连动句中,第一个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去年公司派了他来中国工作。”“我生病时很多同学来了看我。”第六,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中有能愿动词时,动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了”,如:“海里边的风景也很美,我能看了很多点。”“可是我们在火车上可以交了很多朋友。”
(二)教材编写上,既然句尾“了”和词尾“了”的习得有先后,句尾“了”的习得易于词尾“了”,词尾“了”的习得要经历很漫长的时期。那么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出现顺序和出现位置,尽量分散难点,而不是一股脑地都教给学生,导致学生使用上的混乱,进而出现化石化现象。我们考察了以前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6套教材①后发现,有三套教材句尾“了”先出现,两套教材词尾“了”先出现,一套教材两者同时出现在一课中;有两套教材词尾“了”的介绍紧随句尾“了”之后,其他教材两个“了”之间有1课、3课、8课的间隔。由此可见,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在“了”应该何时出现,以什么样的顺序出现以及如何出现的问题上没有统一的认识,自然反映在教材上也就比较混乱了。其实台湾学者邓守信先生早在1999年就指出句尾“了”较早为学习者习得,词尾“了”则要经过数年伴随一定的错误比率的学习过程才能习得(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而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一发现或者没有及时地把这一发现用于教材编写上。研究成果没有及时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失误。因此,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及时地把理论研究结果应用到教学中来。
(三)在教学研究上,应该加强汉外对比。笔者没有学过韩语、日语,对韩语日语中“了”的使用不了解,只是在课余问过韩国日本学生。他们说,他们的语言在“了”的使用上跟汉语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比如说,只要是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要用“了”;否定的时候,“了”不能去掉;日语不用双“了”来表示时间的持续、连动句中每个动词后都得用“了”等等。我们认为研究汉外对比,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注 释:
①《汉语教程》;《实用汉语课本》;《汉语初级教程》;《博雅汉语》;《初级汉语课本》;《301句》。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
[3]刘勋宁.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4]吴凌非.论“了1”和“了2”[J].语言研究,2002,(1).
[5]陈 忠.“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J].汉语学习,2002,(1).
[6]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7]金立鑫.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世界汉语教学,2002,(1).
[8]金立鑫.“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9]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10]赵立江.留学生“了”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11]Shou-xin Teng.The acquisition of “了le”in L2 Chinese[J].世界汉语教学,1999,(1).
(崔淑燕,首都经贸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