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范荣先,退休后被帕金森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困扰。70岁时,她拿起画笔,忍着病痛,孜孜以求,埋头研习绘画;10年后,成为当地知名的丹青高手,并出版了个人画集。更让人们称奇的是,常年药不离口的她竟然甩掉了疾病的困扰,成了神采飞扬的健硕老人。
那么,是怎样的意志与信念支撑着范荣先老人夕阳生辉?
70岁学绘画,只为让牡丹永不凋落
2000年6月的一天,河南省方城县离休老人、时年70岁的范荣先,看着自家院子里盛开的牡丹,欣喜之余,不免感叹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为了让牡丹长盛不凋,永远“开放”于人间,她决定学习绘画,将繁花似锦的牡丹留在画纸上。
儿女们怕老人身体吃不消,况且老人颤抖的双手能握得住画笔吗?于是儿女便来劝阻,老人却特别执拗:“谁说人老了就一事无成?我就不信画不好牡丹,偏要画给你们看!”儿女们见老人意志坚定,且绘画可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便不再反对了。随后,他们分别行动,腾出一间房作为老人的画室,又为范老买来纸、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信念与意志,成就画牡丹高手
范荣先老人摊开纸,拿起笔,却为难了,她从没有学过绘画,不知该如何下笔。因手不时地颤抖,颜料不听指挥地乱滴,她便用左手握住右手腕,手颤抖得不太厉害了,就从脑海中搜寻牡丹一枝一叶的姿态,然后描下了第一笔。几分钟后,看着被自己涂满了颜料的纸,老人不禁笑了,这是牡丹吗?可范荣先老人并没有气馁,中午,待上中学的孙女放学回来,她就向孙女讨教绘画技巧。孙女告诉她,学绘画最基础的课程是素描……老人听得似懂非懂,孙女就找出美术课本让老人看,并把素描的基本要领告诉她。
老人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啃”起美术课本来,领悟了精髓后,把身边的茶杯、花盆等物品当参照物,她如天真烂漫的学童一样一丝不苟地画起来。因握笔的手颤抖得厉害,她就把手腕按在纸上,需要悬笔时,就用左手握着右手腕。尽管她很用心,可半天下来,描啥不像啥,气得她把笔一放,离开了房间。溜达一圈后,她又平心静气地拿起了笔,骨子里不服输的韧性使她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从此,除了一日三餐,她都把自己关在画室里,见啥描啥,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能在有生之年画好牡丹,实现夙愿,她和时间赛跑,有时深更半夜也会不顾寒冷,披衣起床,挥毫泼墨。
一天夜里,因白天画画站的时间长了,双腿膝盖钻心般地疼痛,她为了不喊出声惊扰家人,就用牙齿咬着被子坚持到天亮。几位要好的老姐妹听说范荣先老人放弃安逸与享受,一心学画时,都来劝她别和身体过不去。老人抿嘴一笑,她决心画好牡丹的信念早已根深蒂固。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习绘画半年后,老人笔下的景物开始像模像样了。为了提高绘画水平,她走出画室,拜访当地的知名画家,深入学习绘画技巧。老人执著好学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誉。随着画功渐长,范荣先老人多次参加县级以上的书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她的事迹先后被南阳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圈内人士还亲切地称她为“中原牡丹”。上门向她求教的人络绎不绝,她来者不拒,耐心传授,堪称风范。
80岁出画集,花开富贵人矍铄
画牡丹出名后,范荣先老人又开始拓展作品种类,尝试着画莲、画竹、画梅,画天上飞的,画地上爬的。她的作品不追求华丽,也谈不上炉火纯青的造诣,但把浓厚的生活意味,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追求和独特的个性深深地融于墨彩之中,使每一幅作品都透着催人向上的精气神和丰富的想象意境。
2010年4月,在河南方城,《范荣先画集》付梓出版。范荣先老人历经10年,“让牡丹永远开放在人间”的梦想,在她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实现,其精神价值远远高于作品价值。
愿老人在有生之年画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更愿她的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后人。
那么,是怎样的意志与信念支撑着范荣先老人夕阳生辉?
70岁学绘画,只为让牡丹永不凋落
2000年6月的一天,河南省方城县离休老人、时年70岁的范荣先,看着自家院子里盛开的牡丹,欣喜之余,不免感叹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为了让牡丹长盛不凋,永远“开放”于人间,她决定学习绘画,将繁花似锦的牡丹留在画纸上。
儿女们怕老人身体吃不消,况且老人颤抖的双手能握得住画笔吗?于是儿女便来劝阻,老人却特别执拗:“谁说人老了就一事无成?我就不信画不好牡丹,偏要画给你们看!”儿女们见老人意志坚定,且绘画可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便不再反对了。随后,他们分别行动,腾出一间房作为老人的画室,又为范老买来纸、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信念与意志,成就画牡丹高手
范荣先老人摊开纸,拿起笔,却为难了,她从没有学过绘画,不知该如何下笔。因手不时地颤抖,颜料不听指挥地乱滴,她便用左手握住右手腕,手颤抖得不太厉害了,就从脑海中搜寻牡丹一枝一叶的姿态,然后描下了第一笔。几分钟后,看着被自己涂满了颜料的纸,老人不禁笑了,这是牡丹吗?可范荣先老人并没有气馁,中午,待上中学的孙女放学回来,她就向孙女讨教绘画技巧。孙女告诉她,学绘画最基础的课程是素描……老人听得似懂非懂,孙女就找出美术课本让老人看,并把素描的基本要领告诉她。
老人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啃”起美术课本来,领悟了精髓后,把身边的茶杯、花盆等物品当参照物,她如天真烂漫的学童一样一丝不苟地画起来。因握笔的手颤抖得厉害,她就把手腕按在纸上,需要悬笔时,就用左手握着右手腕。尽管她很用心,可半天下来,描啥不像啥,气得她把笔一放,离开了房间。溜达一圈后,她又平心静气地拿起了笔,骨子里不服输的韧性使她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从此,除了一日三餐,她都把自己关在画室里,见啥描啥,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能在有生之年画好牡丹,实现夙愿,她和时间赛跑,有时深更半夜也会不顾寒冷,披衣起床,挥毫泼墨。
一天夜里,因白天画画站的时间长了,双腿膝盖钻心般地疼痛,她为了不喊出声惊扰家人,就用牙齿咬着被子坚持到天亮。几位要好的老姐妹听说范荣先老人放弃安逸与享受,一心学画时,都来劝她别和身体过不去。老人抿嘴一笑,她决心画好牡丹的信念早已根深蒂固。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习绘画半年后,老人笔下的景物开始像模像样了。为了提高绘画水平,她走出画室,拜访当地的知名画家,深入学习绘画技巧。老人执著好学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誉。随着画功渐长,范荣先老人多次参加县级以上的书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她的事迹先后被南阳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圈内人士还亲切地称她为“中原牡丹”。上门向她求教的人络绎不绝,她来者不拒,耐心传授,堪称风范。
80岁出画集,花开富贵人矍铄
画牡丹出名后,范荣先老人又开始拓展作品种类,尝试着画莲、画竹、画梅,画天上飞的,画地上爬的。她的作品不追求华丽,也谈不上炉火纯青的造诣,但把浓厚的生活意味,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追求和独特的个性深深地融于墨彩之中,使每一幅作品都透着催人向上的精气神和丰富的想象意境。
2010年4月,在河南方城,《范荣先画集》付梓出版。范荣先老人历经10年,“让牡丹永远开放在人间”的梦想,在她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实现,其精神价值远远高于作品价值。
愿老人在有生之年画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更愿她的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