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与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关键词: 第三产业;城乡协调;要素流动;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 
   中图分类号: F29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6439(2009)05003005
  
   引 言 
  
  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重要战略举措,其研究有利于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城乡互动,这种互动是通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而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从促进社会总体财富的增加角度分析,要素流动会产生组合效应,使空间上高度分散的经济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经济社会秩序化,获得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相对优势。因此,在一个只有城市、农村两部门的社会里,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换是可以促进整体社会福利增加的。
  从第三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考察,第三产业中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业等行业,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科技、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及信息、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的行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为提高农民素质、生产质量服务的行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人力培养和教育等基础行业,等等;这些都需依靠城镇地理区位的优越条件和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来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才能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周 莉,夏 涛: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吸引政府及各方面的资金流入乡村,另一方面要吸引或带动城乡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在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和信息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带动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本文从城乡间劳动力要素流动、资本要素流动以及城市要素流动三个方面对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机制进行分析和讨论,以理清基于要素流动的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微观机理,进而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作用
  
   1.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城乡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仍然明显。发展第三产业,就是要在空间上打破城乡格局,促进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的扩展以及增强农村自生能力、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依靠市场需求与政策带动方式,最终实现人口在城市经济圈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而经济发展以城市为载体,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国际化进程而发展壮大。换句话说,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背景下,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融合,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这也是实现城乡协调的有效途径。
  
   2.促进城乡就业,协调经济社会联动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从三方面促进社会协调就业:第一,扩大社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数;第二,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第三,提升就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优化。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本身的升级优化,呈现出其“四高”特性,即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劳动附加值,促使企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需求创造的持续就业培训对整个社会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的优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充分吸纳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升就业质量、优化人力资本,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缓解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下岗及失业压力以及我国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压力,从本质上切实解决城乡统筹中的诸多不协调因素,真正起到城乡统筹综合发展的示范作用。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经济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力。第三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三个产业发展的水平。而随着进入后工业化与国际化的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合理化以及高度化需求,都表现为依靠现代服务业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就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看,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如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的不断增多和发展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以及物质资源的投入,得到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产值。而第三产业中作为绿色产业的服务业的发展,又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服务业与工农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实现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及技术水平提升,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条能够解决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增长失衡、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新路子,进而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增长。
  
   二、基于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的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机制分析 
  
  农村最主要的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耕地、宅基地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超过60%的人口在农村。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实现城乡协调,客观上必然要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向城镇有序流动。这种流动是通过市场机制完成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劳动力要素在职业间、产业间、地区间有序流动。农民进入城市,谋职就业,填补城镇企业职位空缺,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的甚至置房定居,成为城市社会中的一分子。总体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提供市场支撑,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3]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渐进过程,通常是分步完成的。首先是职业的转变,即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流动,成为城市工人(农民工)。其次是身份的转变,即农民工在城镇或城市定居,实现身份的转变。最后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即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城市安居。在农村劳动力实现职业转变到身份转变、最后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最终表现在其吸引农民进城(即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由农村流向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工作),推动农民在城镇就业、定居和安居;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改变城市和农村原本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从而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简单地说,从农村劳动力要素流动这个角度讲,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通过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实现的。
其他文献
摘要:农业保险投保率的变迁是一个缓慢的、渐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农业保险制度的效率决定了投保率变迁的速度、方向与均衡;投保潜在收益的大小、潜在收益被发现的难易程度及模仿对象的多少则是影响投保率变迁和均衡形成的关键因素。投保率缓慢但稳定的提高是农业保险可持续的保证,而迅速但不可持续的提高则是农业保险改革要克服的痼疾。  关键词:农业保险;投保率;进化博弈;投保潜在收益  中图分类号:F840.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文献对可转债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的模型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研究可转债定价时有必要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本文基于AFV模型建立了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充分说明转股价修正条款对可转债定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字:可转换债券;AFV模型;转股价修正条款;有限差分法  中图分类号:F930.91;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供应商对不同类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其排列顺序与其所看重的相应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排序相同,其中企业风险、敏感性、稳定性指标最受其关注。不同性质、是否上市、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供应商对同一类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披露有关信息,以满足本企业供应商关注相关信息的需要。  关键词:供应商;非财务指标;利益要求;
期刊
摘 要:  过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高土地贡献率、低劳动力贡献率并存的均衡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国际农业生产的非参数DEA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处于效率边界之上,因此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农村人口收入的空间不大,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关
期刊
摘要: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力半径”与自然的“经济半径”之间存在差异,加上地方政府较多关注于本地区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的边界溢出效应下,地理空间上势必形成省区之间的空白区域。当官员更多考虑自身晋升时,经济溢出效应的增大会缩小政策效力半径,使边界效应增大。应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政府的主要投资方向,对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进行重新考虑和界定;还应完善上级对下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协调,同时
期刊
摘 要:根据对重庆市的抽样调查,较低的收入和消费、较少的社会资源、相对封闭的人际交往,是目前大多数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贫富差距大、社会存在诸多不公平”是农民工较为一致的对社会公平的评价;提高经济收入、希望家庭和睦是农民工最迫切的需求;“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对未来的预期。农民工因职业分化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分化进一步导致社会意识多样化;大多数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应
期刊
摘要: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经济收入偏少且不稳定、职业流动性较小等特征,使农民工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如“棒棒”群体)在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时面临缴费标准较高与缴费能力较低、流动性较强与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难、参保意愿强烈与医疗保险知识欠缺等矛盾。应合理设置农民工灵活就业群体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提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实行全国“一卡通”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
期刊
摘要: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端于国外,逐渐被国内学者引入并得到重视和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交又边缘学科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现,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
期刊
摘要:重庆最具活力的40个小城镇集中代表了西部直辖市小城镇的成长历程。5个突出特征刻画了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特色路径和模式:(1)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综合性目标,(2)主导产业明确、集聚经济明显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3)突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体系,(4)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推动力量。(5)集自身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于一体内陆开放方式。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政府以适当方式和力度推动下,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大量增加,必须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留地安置这种模式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出发,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弥补征地补偿费用的不足,适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财力有限、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实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安置模式之一。目前,重庆的留地安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留地开发规划和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程序,并合理确定留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