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数学仅仅注重计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 探究式学习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5-02
在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当下的主题思想,创新的基础是探究能力。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地养成爱探究的好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获得的新知识,对培养学生能力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通过探究式学习,能掌握发现的方法,会自己探究问题所必要的一些程序和活动,从中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②通过探究式学习,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评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③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效的学习。
④端正态度,学习解题、探究和研究的技能,通过探究发现所学到的技能对学生来说,更加富有意义。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首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充分的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有三层意思。一是调动起全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将学生需要的预备知识在学生脑子里组织起来;三是使学生按引导的方向进行脑力活动,思维操作。
其次,不能出现两个极端:全部由教师控制或全部由学生控制。例如:在讲解分糖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大数据平均分:把50块糖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则会认为不能平均分,因为分不完,或者说不够分,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我们老师就应该加以干预,告诉他们后面不够分的部分就不要再分了。
再次,教师应深钻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背景,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方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猜想和假设的确定就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只有通过多次的失败和验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猜想。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直接的讨论或者同桌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之间进行想法的交流。
三、探究式学习的常用方法
(一)归纳探究法
归纳探究法是以归纳过程为支配地位的一种学习方法。归纳探究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到概括或者从特殊到一般。
例如:一条直线上三个点有几条线段?四个点? 五个点?六个点?十个点呢?这里需要学生总结出计算的规律。
三个点:2+1=3
四个点:3+2+1=6
五个点:4+3+2+1=10
……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的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二)类比探究法
类比探究法是借助类比思维而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确定各种对象或者现象之间存在某些特征或者关系上的相似为基础的。它既不是从概括到具体,也不是从具体到概括,而是从相似的一方到另一方。
完成以下计算
1+2+3+4+5+6+7+8+9=(1+9)×9/2
4+5+6+7+8+9+10+11+12=(4+12)×9/2
根据计算结果探究规律并把发现的规律用等式表示出来。
等差:(首项+末项)×项数/2
请猜猜规律,并把这种规律用等式写出来。
在类比探究学习的数学课上,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引导出所要研究教学对象的类比物,进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以用类比的课题很多,如分式的性质可由分数类比出来,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可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类比出来。教师应切实寓类比探究法于教学之中。
(三)实验探究法
数学虽然不是实验科学,但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探究对象的某一数学性质,或者对象本身可用来判断所研究的性质是否正确。有些课题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结论是有效的。
例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利用度量拼补或旋转都可以很快让学生得出结论。
例2:有一大叠厚度相同的白纸,现要确定其总张数,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叠作为检验样品)。
这个问题可先取1厘米厚的纸张,数出其张数是m,再量出白纸的总厚度M,则张数为l=■。
总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研究问题,探究数学问题。几何中的许多定理,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探究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先华.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教育科学;2011
[3]温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2010
【关键词】数学课堂 探究式学习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5-02
在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当下的主题思想,创新的基础是探究能力。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地养成爱探究的好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获得的新知识,对培养学生能力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通过探究式学习,能掌握发现的方法,会自己探究问题所必要的一些程序和活动,从中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②通过探究式学习,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评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③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效的学习。
④端正态度,学习解题、探究和研究的技能,通过探究发现所学到的技能对学生来说,更加富有意义。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首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充分的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有三层意思。一是调动起全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将学生需要的预备知识在学生脑子里组织起来;三是使学生按引导的方向进行脑力活动,思维操作。
其次,不能出现两个极端:全部由教师控制或全部由学生控制。例如:在讲解分糖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大数据平均分:把50块糖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则会认为不能平均分,因为分不完,或者说不够分,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我们老师就应该加以干预,告诉他们后面不够分的部分就不要再分了。
再次,教师应深钻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背景,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方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猜想和假设的确定就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只有通过多次的失败和验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猜想。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直接的讨论或者同桌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之间进行想法的交流。
三、探究式学习的常用方法
(一)归纳探究法
归纳探究法是以归纳过程为支配地位的一种学习方法。归纳探究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到概括或者从特殊到一般。
例如:一条直线上三个点有几条线段?四个点? 五个点?六个点?十个点呢?这里需要学生总结出计算的规律。
三个点:2+1=3
四个点:3+2+1=6
五个点:4+3+2+1=10
……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的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二)类比探究法
类比探究法是借助类比思维而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确定各种对象或者现象之间存在某些特征或者关系上的相似为基础的。它既不是从概括到具体,也不是从具体到概括,而是从相似的一方到另一方。
完成以下计算
1+2+3+4+5+6+7+8+9=(1+9)×9/2
4+5+6+7+8+9+10+11+12=(4+12)×9/2
根据计算结果探究规律并把发现的规律用等式表示出来。
等差:(首项+末项)×项数/2
请猜猜规律,并把这种规律用等式写出来。
在类比探究学习的数学课上,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引导出所要研究教学对象的类比物,进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以用类比的课题很多,如分式的性质可由分数类比出来,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可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类比出来。教师应切实寓类比探究法于教学之中。
(三)实验探究法
数学虽然不是实验科学,但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探究对象的某一数学性质,或者对象本身可用来判断所研究的性质是否正确。有些课题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结论是有效的。
例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利用度量拼补或旋转都可以很快让学生得出结论。
例2:有一大叠厚度相同的白纸,现要确定其总张数,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叠作为检验样品)。
这个问题可先取1厘米厚的纸张,数出其张数是m,再量出白纸的总厚度M,则张数为l=■。
总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研究问题,探究数学问题。几何中的许多定理,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探究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先华.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教育科学;2011
[3]温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