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民族声乐理论探讨中鲜见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运用的论述。本文从男中音声部演唱民族歌剧、艺术歌曲、声乐古曲、民歌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角度,提出了中低声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应注意的四方面问题,即借鉴运用西方声乐的中低声部演唱理念与方法、保持民族风格色彩、曲目选择、把握民族语言特征。
【关键词】中低声部;民族声乐;男中音;运用;各类体裁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國人的嗓音先天以高声部居多、中低声部较少,自古以来民间演唱作品都以男女高声部居多,民族的耳音习惯也是高音,从而导致中低声部没有被充分开发,中低声部理论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男中音演唱民族歌剧、艺术歌曲、声乐古曲、民歌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角度,在民族声乐中低声部运用方面做些探讨,以期有助于完善中低声部演唱理论。
一、中低声部及其声音特色
(一)声部划分
声部是根据歌者的音色、音域、换声点、共鸣腔体及与声带匹配情况进行划分的。分为高、中、低三组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个声部。其中的女中音、女低音、男中音、男低音统称为“中低声部”。
男中音又分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抒情男中音又称“高男中”,戏剧男中音又称“低男中”。
(二)中低声部的声音特色
中低声部音色具有丰满浑厚、坚实柔和、深情绵延的鲜明特色。男中音更是温暖厚重、坚实大气、激情流畅。中低声部音色在歌剧中往往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塑造和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表演空间及戏剧张力;在古曲中则很适合表达古曲所蕴含的古典底蕴。
其中,抒情男中音声部音色以抒情见长,声音温暖厚重、有流畅感,适宜演唱绵延壮美的作品;戏剧男中音声部音色富于激情,音色坚实浓重,适宜演唱情感热烈或轻快活泼的旋律。
二、民族声乐简述
(一)民族声乐的概念与定义
民族声乐的概念与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其中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则是“广义的民族声乐”不包括戏曲演唱、曲艺说唱的部分。
从音色特点、语言形式、演唱风格等艺术特征讲,民族声乐主要包括民歌、民族歌剧、古曲、艺术歌曲等体裁。
(二)民族声乐的主要体裁
1.民歌
民歌是我国各民族自古到今创作的带有各自民族风格的歌曲,是各个民族独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纯粹的民族艺术瑰宝,灿烂而历史悠久。
民歌可以表达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有强烈的现实性。同时,受地域、时代、民族、宗教、地理、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平易质朴、生动灵活的特点。
2.古曲
古曲,顾名思义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主要指古诗词歌曲。古曲博大精深,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染力。
3.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一种由诗歌和音乐结合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体裁,是作曲家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其对演唱技巧和伴奏有较高要求,是诗、乐、钢伴三位一体的音乐体裁,是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代表性成果。近代很多作曲家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汲取国外艺术歌曲的作曲手法,结合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的韵律,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文化而创作。
4.民族歌剧
西方歌剧作为音乐艺术宝塔顶尖最璀璨的明珠,是综合艺术的最佳体现,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
我国的民族歌剧,是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形式、舞台布景、表演等优秀元素,采用我国民族素材,融合民族音乐风格及曲调甚至戏曲等元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性的歌剧,是中国音乐艺术与西方歌剧艺术相结合的成果。
三、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针对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本文以男中音声部演绎民歌、古曲、艺术歌曲、民族歌剧为例进行阐述。
那么,中低声部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要把握哪些方面呢?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男中音和中低声部无论演唱何种体裁的声乐作品,都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声音进行歌唱,即系统借鉴美声唱法。西方美声唱法拥有十分成熟的中低声部,尤其是男中音的演唱体系。民族声乐中的男中音更要按照美声唱法进行训练,做好共鸣腔体、气息、发声这三大基础。“洋为中用”,践行科学的方法和理念,运用西方的歌唱理念,声音才能严谨规范、明亮厚实,演唱才能字正腔圆。还有,民族声乐的男中音要多演唱美声作品,如西方歌剧咏叹调、欧洲艺术歌曲、外国民谣等,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歌唱方法和体系,为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中低声部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首先要把握好的,就是借鉴运用西方声乐的中低声部演唱理念与方法。
(一)男中音声部在民歌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民歌,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现当代民歌,均具有民族风格色彩鲜明、韵味足、语言生动等特征。民歌作品可以直接展现声乐艺术的民族化。
我国地方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各类风格色彩的作品如百花齐放。诸多看法认为,中国的地方民歌或者少数民族民歌不能或不适于男中音及中低声部演唱,这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比如北方草原民歌,具有质朴爽朗、热情豪放、意境优美的特点,曲调悠长高亢、气息宽广绵长,而且情感深沉、气势辽阔,很适合具有深情、绵延、大气声音特点的中低声部演唱。 如蒙古族民歌《天边》,歌词精练,曲调婉转,音域完全在男中音声部的中高音音区。男中音演唱时,应重点把握歌词表达的柔情和对爱情的憧憬,用通畅的声音进行演唱。再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很适合男中音用深沉的音色和呼吸演唱,表达对民族英雄的赞颂和悲壮之感。另外,诸如蒙汉曲调结合的《红彩妹妹》、维吾尔民歌《手挽手》、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都适合男中音的音域和音色特质。
如蒙古族民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以及《鸿雁》,这两首歌曲表达浓郁的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演唱时可适当运用和模仿马头琴的旋律感觉去演唱,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的一句“哦嗬嘿,父亲的草原,啊哦嗬嘿,母亲的河”就可以模仿马头琴的音色感觉,用男中音通畅柔美的声音演唱。用心体会蒙古民族豪爽的性格,通过男中音特有的声音质感配合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演唱让人仿佛置身于茫茫的草原上。除了演唱汉语歌词,男中音还可用蒙古语进行演唱,把握民族语言的吐字發音特点,更能贴合蒙古族音乐大气辽阔的意境。再如维吾尔民歌《阿拉木汗》、蒙古族的《牧歌》、汉族民歌《山西牧歌》等都可以加入其民族特有的旋律感觉和语言进行演唱,可以准确雕琢民族韵味。
中国地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男中音演唱时需要在保证科学合理歌唱的前提下,从咬字、语言语气、发音位置等方面进行调整,以符合地域的方言特征、各民族的旋律特征和小曲小调的韵味特点等。例如,演唱陕北民歌时,要调整鼻腔共鸣去模仿陕北方言的发音;演唱东北小曲小调时要把握东北方言俏皮幽默的特点,感觉有意识地“靠前唱”,注意咬字的字头清脆清晰,调整发声的支点,音色才更明亮、声音才灵活多变。
多研究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语言,“把字说明白”“唱着去说,自然地唱出来”以及保持腔体和深呼吸前提下抬笑肌,做到“里哭外笑”等,这些话是导师经常教导我们的。这样方可声情并茂地表达或欢快活泼或悲壮优美的情感和意境。
(二)男中音声部在古曲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古曲意境深远而内敛,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化。古曲曲目往往没有太大的旋律起伏和大跨度的音域,男中音及中低声部浑厚柔美的音色很适合表达古曲所蕴含的底蕴特质。
男中音声部可选择的代表性曲目有《满江红》《赋登楼》《渔翁道情》《阳关三叠》等。
男中音演唱古曲,首先在理解诗情词意的基础上,感知和揣摩古人的情趣意境、气韵神态,使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恰如其分。然后要表达出古曲的内涵,唱好与其相和谐的旋律,甚至在演唱中能体现出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唱好一首古曲,呈现其中民族古风的韵味。
如古曲《满江红》,这首词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雪耻杀敌的决心和意志的中心思想。曲调气势恢宏,字里行间充斥着高亢豪迈的气势。歌词即为岳飞诗作,分上下两阕,音域起伏和旋律进行可谓慷慨悲凉、豪情万丈。演唱时应重点把握咬字和胸声,气息要深,语气悲愤而又坚定并作出强弱对比,表达出对收复河山的那份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
男中音演唱声乐古曲,要注重诗词语言与古典风格色彩的结合,这样能很好地把握古曲的民族风格,充分凸显出意境,叙述出情感。注意语言和情绪的抑扬顿挫,充分控制气息,以准确饱满的内涵的音乐表现力来演唱,从而使古曲能更好地诠释中国音乐文化,拥有强大表现力。
(三)男中音声部在艺术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代表性成果,是中国语言韵律与国外艺术歌曲作曲手法的完美结合,也是男中音和中低声部曲目的宝库。
艺术歌曲尤其适合男中音声部演唱,如《大江东去》《思乡》《春思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听雨》等。这些作品也是我们在专业院校学习和导师教学中反复演绎的曲目。
我国近代许多作曲家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如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青主等,他们汲取国外艺术歌曲的作曲手法,结合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的韵律,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民族声乐男中音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要求严谨规范,不过分追求音量的大小和高难的起伏,而着重于对声音的控制,以及对作曲家意境情感的表达,收放自如、内敛柔和地进行演唱。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国语言的韵律,将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歌词语言融合为一体进行呈现。
如《大江东去》,苏诗诗词,青主作曲,是我国第一首艺术歌曲。节奏沉稳,旋律优美,歌词娓娓道来,时而断续,时而连贯。男中音演唱时,气息要稳,用叙述性语气演唱。腔体和声音保持通畅,在低音区时要发出厚重明亮的胸声,演唱高音时要表达出历史的沧桑感。
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可以大大提高歌唱技巧和艺术修养,能使男中音声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感染力进一步完善。
(四)男中音声部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民族歌剧,唱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性,有很多已成为经典的由男中音塑造的人物形象及男中音咏叹调。如《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原野》里仇虎的唱段、《再别康桥》中梁思成的咏叹调等。这些唱段在演唱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标准,需要民族男中音反复练唱、用心雕琢。
民族歌剧,其民族化的故事情节、旋律特点、戏剧冲突、人物语言以及叙述方式等,加之是用汉语甚至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演唱,因此,男中音演唱民族歌剧作品同样要把握民族风格色彩以及语言特征。
男中音演唱时,应重点把握角色塑造、形象刻画、情感表达、风格处理、咬字、气息和戏剧表演等技巧,进一步体会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外,随着当今民族歌剧舞台上专业演员的二度创作、演唱演绎,配合先进的舞台布景、舞美灯光、剧目编排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涌现了诸多优秀的作品,民族男中音要把握契机,多观摩,多学习,多演唱,使男中音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四、结语
根据上述男中音声部演唱民歌、古曲、艺术歌曲、民族歌剧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实践,本文认为,中低声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借鉴运用西方声乐中低声部演唱方法。
(二)曲目选择。
(三)保持民族风格色彩。
(四)把握民族语言特征。
加强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和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声乐体系不断完善,乃至我国声乐艺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根据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提出以上几点拙见,希望为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更多探讨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士魁.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王士魁.民族声乐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景安东.试论中国现当代民歌的特征[J].黄河之声,2007(02).
[4]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6]李秀军.西方歌剧艺术的历史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1997(04).
[7]詹棉棉.中国歌剧发展探微[J].文教资料,2012(08):94-95.
[8]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9]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0]李维渤.歌唱——机理与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马子兴.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定位与发展[J].乐府新声,1998(03).
【关键词】中低声部;民族声乐;男中音;运用;各类体裁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國人的嗓音先天以高声部居多、中低声部较少,自古以来民间演唱作品都以男女高声部居多,民族的耳音习惯也是高音,从而导致中低声部没有被充分开发,中低声部理论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男中音演唱民族歌剧、艺术歌曲、声乐古曲、民歌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角度,在民族声乐中低声部运用方面做些探讨,以期有助于完善中低声部演唱理论。
一、中低声部及其声音特色
(一)声部划分
声部是根据歌者的音色、音域、换声点、共鸣腔体及与声带匹配情况进行划分的。分为高、中、低三组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个声部。其中的女中音、女低音、男中音、男低音统称为“中低声部”。
男中音又分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抒情男中音又称“高男中”,戏剧男中音又称“低男中”。
(二)中低声部的声音特色
中低声部音色具有丰满浑厚、坚实柔和、深情绵延的鲜明特色。男中音更是温暖厚重、坚实大气、激情流畅。中低声部音色在歌剧中往往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塑造和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表演空间及戏剧张力;在古曲中则很适合表达古曲所蕴含的古典底蕴。
其中,抒情男中音声部音色以抒情见长,声音温暖厚重、有流畅感,适宜演唱绵延壮美的作品;戏剧男中音声部音色富于激情,音色坚实浓重,适宜演唱情感热烈或轻快活泼的旋律。
二、民族声乐简述
(一)民族声乐的概念与定义
民族声乐的概念与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其中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则是“广义的民族声乐”不包括戏曲演唱、曲艺说唱的部分。
从音色特点、语言形式、演唱风格等艺术特征讲,民族声乐主要包括民歌、民族歌剧、古曲、艺术歌曲等体裁。
(二)民族声乐的主要体裁
1.民歌
民歌是我国各民族自古到今创作的带有各自民族风格的歌曲,是各个民族独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纯粹的民族艺术瑰宝,灿烂而历史悠久。
民歌可以表达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有强烈的现实性。同时,受地域、时代、民族、宗教、地理、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平易质朴、生动灵活的特点。
2.古曲
古曲,顾名思义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主要指古诗词歌曲。古曲博大精深,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染力。
3.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一种由诗歌和音乐结合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体裁,是作曲家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其对演唱技巧和伴奏有较高要求,是诗、乐、钢伴三位一体的音乐体裁,是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代表性成果。近代很多作曲家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汲取国外艺术歌曲的作曲手法,结合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的韵律,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文化而创作。
4.民族歌剧
西方歌剧作为音乐艺术宝塔顶尖最璀璨的明珠,是综合艺术的最佳体现,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
我国的民族歌剧,是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形式、舞台布景、表演等优秀元素,采用我国民族素材,融合民族音乐风格及曲调甚至戏曲等元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性的歌剧,是中国音乐艺术与西方歌剧艺术相结合的成果。
三、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针对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本文以男中音声部演绎民歌、古曲、艺术歌曲、民族歌剧为例进行阐述。
那么,中低声部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要把握哪些方面呢?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男中音和中低声部无论演唱何种体裁的声乐作品,都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声音进行歌唱,即系统借鉴美声唱法。西方美声唱法拥有十分成熟的中低声部,尤其是男中音的演唱体系。民族声乐中的男中音更要按照美声唱法进行训练,做好共鸣腔体、气息、发声这三大基础。“洋为中用”,践行科学的方法和理念,运用西方的歌唱理念,声音才能严谨规范、明亮厚实,演唱才能字正腔圆。还有,民族声乐的男中音要多演唱美声作品,如西方歌剧咏叹调、欧洲艺术歌曲、外国民谣等,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歌唱方法和体系,为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中低声部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首先要把握好的,就是借鉴运用西方声乐的中低声部演唱理念与方法。
(一)男中音声部在民歌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民歌,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现当代民歌,均具有民族风格色彩鲜明、韵味足、语言生动等特征。民歌作品可以直接展现声乐艺术的民族化。
我国地方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各类风格色彩的作品如百花齐放。诸多看法认为,中国的地方民歌或者少数民族民歌不能或不适于男中音及中低声部演唱,这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比如北方草原民歌,具有质朴爽朗、热情豪放、意境优美的特点,曲调悠长高亢、气息宽广绵长,而且情感深沉、气势辽阔,很适合具有深情、绵延、大气声音特点的中低声部演唱。 如蒙古族民歌《天边》,歌词精练,曲调婉转,音域完全在男中音声部的中高音音区。男中音演唱时,应重点把握歌词表达的柔情和对爱情的憧憬,用通畅的声音进行演唱。再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很适合男中音用深沉的音色和呼吸演唱,表达对民族英雄的赞颂和悲壮之感。另外,诸如蒙汉曲调结合的《红彩妹妹》、维吾尔民歌《手挽手》、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都适合男中音的音域和音色特质。
如蒙古族民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以及《鸿雁》,这两首歌曲表达浓郁的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演唱时可适当运用和模仿马头琴的旋律感觉去演唱,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的一句“哦嗬嘿,父亲的草原,啊哦嗬嘿,母亲的河”就可以模仿马头琴的音色感觉,用男中音通畅柔美的声音演唱。用心体会蒙古民族豪爽的性格,通过男中音特有的声音质感配合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演唱让人仿佛置身于茫茫的草原上。除了演唱汉语歌词,男中音还可用蒙古语进行演唱,把握民族语言的吐字發音特点,更能贴合蒙古族音乐大气辽阔的意境。再如维吾尔民歌《阿拉木汗》、蒙古族的《牧歌》、汉族民歌《山西牧歌》等都可以加入其民族特有的旋律感觉和语言进行演唱,可以准确雕琢民族韵味。
中国地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男中音演唱时需要在保证科学合理歌唱的前提下,从咬字、语言语气、发音位置等方面进行调整,以符合地域的方言特征、各民族的旋律特征和小曲小调的韵味特点等。例如,演唱陕北民歌时,要调整鼻腔共鸣去模仿陕北方言的发音;演唱东北小曲小调时要把握东北方言俏皮幽默的特点,感觉有意识地“靠前唱”,注意咬字的字头清脆清晰,调整发声的支点,音色才更明亮、声音才灵活多变。
多研究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语言,“把字说明白”“唱着去说,自然地唱出来”以及保持腔体和深呼吸前提下抬笑肌,做到“里哭外笑”等,这些话是导师经常教导我们的。这样方可声情并茂地表达或欢快活泼或悲壮优美的情感和意境。
(二)男中音声部在古曲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古曲意境深远而内敛,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化。古曲曲目往往没有太大的旋律起伏和大跨度的音域,男中音及中低声部浑厚柔美的音色很适合表达古曲所蕴含的底蕴特质。
男中音声部可选择的代表性曲目有《满江红》《赋登楼》《渔翁道情》《阳关三叠》等。
男中音演唱古曲,首先在理解诗情词意的基础上,感知和揣摩古人的情趣意境、气韵神态,使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恰如其分。然后要表达出古曲的内涵,唱好与其相和谐的旋律,甚至在演唱中能体现出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唱好一首古曲,呈现其中民族古风的韵味。
如古曲《满江红》,这首词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雪耻杀敌的决心和意志的中心思想。曲调气势恢宏,字里行间充斥着高亢豪迈的气势。歌词即为岳飞诗作,分上下两阕,音域起伏和旋律进行可谓慷慨悲凉、豪情万丈。演唱时应重点把握咬字和胸声,气息要深,语气悲愤而又坚定并作出强弱对比,表达出对收复河山的那份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
男中音演唱声乐古曲,要注重诗词语言与古典风格色彩的结合,这样能很好地把握古曲的民族风格,充分凸显出意境,叙述出情感。注意语言和情绪的抑扬顿挫,充分控制气息,以准确饱满的内涵的音乐表现力来演唱,从而使古曲能更好地诠释中国音乐文化,拥有强大表现力。
(三)男中音声部在艺术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代表性成果,是中国语言韵律与国外艺术歌曲作曲手法的完美结合,也是男中音和中低声部曲目的宝库。
艺术歌曲尤其适合男中音声部演唱,如《大江东去》《思乡》《春思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听雨》等。这些作品也是我们在专业院校学习和导师教学中反复演绎的曲目。
我国近代许多作曲家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如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青主等,他们汲取国外艺术歌曲的作曲手法,结合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的韵律,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民族声乐男中音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要求严谨规范,不过分追求音量的大小和高难的起伏,而着重于对声音的控制,以及对作曲家意境情感的表达,收放自如、内敛柔和地进行演唱。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国语言的韵律,将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歌词语言融合为一体进行呈现。
如《大江东去》,苏诗诗词,青主作曲,是我国第一首艺术歌曲。节奏沉稳,旋律优美,歌词娓娓道来,时而断续,时而连贯。男中音演唱时,气息要稳,用叙述性语气演唱。腔体和声音保持通畅,在低音区时要发出厚重明亮的胸声,演唱高音时要表达出历史的沧桑感。
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可以大大提高歌唱技巧和艺术修养,能使男中音声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感染力进一步完善。
(四)男中音声部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运用
我国的民族歌剧,唱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性,有很多已成为经典的由男中音塑造的人物形象及男中音咏叹调。如《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原野》里仇虎的唱段、《再别康桥》中梁思成的咏叹调等。这些唱段在演唱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标准,需要民族男中音反复练唱、用心雕琢。
民族歌剧,其民族化的故事情节、旋律特点、戏剧冲突、人物语言以及叙述方式等,加之是用汉语甚至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演唱,因此,男中音演唱民族歌剧作品同样要把握民族风格色彩以及语言特征。
男中音演唱时,应重点把握角色塑造、形象刻画、情感表达、风格处理、咬字、气息和戏剧表演等技巧,进一步体会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外,随着当今民族歌剧舞台上专业演员的二度创作、演唱演绎,配合先进的舞台布景、舞美灯光、剧目编排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涌现了诸多优秀的作品,民族男中音要把握契机,多观摩,多学习,多演唱,使男中音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四、结语
根据上述男中音声部演唱民歌、古曲、艺术歌曲、民族歌剧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实践,本文认为,中低声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借鉴运用西方声乐中低声部演唱方法。
(二)曲目选择。
(三)保持民族风格色彩。
(四)把握民族语言特征。
加强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和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声乐体系不断完善,乃至我国声乐艺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根据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提出以上几点拙见,希望为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更多探讨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士魁.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王士魁.民族声乐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景安东.试论中国现当代民歌的特征[J].黄河之声,2007(02).
[4]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6]李秀军.西方歌剧艺术的历史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1997(04).
[7]詹棉棉.中国歌剧发展探微[J].文教资料,2012(08):94-95.
[8]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9]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0]李维渤.歌唱——机理与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马子兴.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定位与发展[J].乐府新声,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