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选取小学组文自读中的“选文、整合、呈现”三个视角,讲述什么叫组文,如何选文,选文后如何整合,课堂中如何操作。通过课堂,探讨组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推进海量阅读。
【关键词】组文;选文;整合;课堂呈现;阅读;合作交流
近年来,笔者的语文课堂以单元整合教学为主题,探索“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组文自读、口语交际课、习作表达课、整本书阅读”此六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我们正朝着“组文自读”迈进,于是,笔者也在外出学习培训着,在学校的科研中研讨,在自家的课堂中实践着,在学习中、在实践中认识组文,了解组文教学如何选文,如何把所选的文章重整,最后把整合好的文章呈现于课堂。在组文教学中,我们以才教材为引领,在课内外组文中迁移学法,让学生徜徉在海量阅读中,把书读宽、读实、读厚。
什么叫组文阅读?组文阅读就是像上面的课例针对一个议题,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文本的教学。“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情感主题,还可以是写作特色、表达方式、语用点等。多文本就起码三篇以上,根据孩子的知识水平及教材的难易度,一般适合3-5篇。
一、精准选文,彰显智慧
文章怎么选择呢?那就必须根据相关议题把多篇文本融合一体,可根据文本的作者、共同的语用点、同内容主题等组合一起。
(一)寻找同类,比较异同
以体裁、作者、主人公等选文,把同一类的文章组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来个组文阅读,展示不同作家笔下相同的主人公,把丰子恺的《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及陈天昌的《牧鹅散记》,探究几个文本在写法上的异同,探究同样是白鹅,却在不同作家眼中不一样的特点。
我们的教材中,有着明显的单元主题,具有同一人文主题特色。如有爱国的,有科学精神的,有母爱的,有景色的……那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选文。
(二)关注互补,打破局限
在我们的教材中,单元主题虽明显,但范围大,寥寥几篇文章难以诠释主题,如,“祖国在我心中”“艺术的魅力”“信息技术”等,那我们就要再选择若干文章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六年级《难忘的小学生活》,写与同学之间的回忆就只有一篇《忘不了的笑声》,我们可选择一组有关友情的文章,有离别之情,有朋友之间发生的烦恼,有快乐相处的场面等,把朋友之间的各种滋味整合一处。又如前文也讲了“狐狸”这一角色,如果只通过某一篇文章,就难以理解狐狸的多种形象,难以抹去狐狸在我们心中扎根已深的“狡猾”形象。
(三)聚焦“语用”,训练能力
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表达、想象、观察等,为了某一种能力在举一反三的练习中得到锻炼,需要有组文引路,在组文中学习与运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定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扎扎实实地落实言语训练。如,《石头的故事》《猎人海力布》《祝英台与梁山伯》《望夫石》中重在提炼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还设计了续编故事结局,让学生在揣摩人物形象后,续写被大海淹死后的夫妻会化作什么?最后顺势导出几首同主题的诗词。又如,《诗中的别离》,告诉学生什么叫“意象”,收集了大量别离相关的诗,在诗中比较,诗中理解,诗中诵读,悟出“柳”表“留”,“折柳”就是“挽留”之意。通过多文本训练,学生的“提炼、理解、续编、诵读、领悟”等多种语文能力在组文中学习,逐渐深化。
二、整合方式,易于操作
(一)1 X精读引领,简单实用
1 X,指的是精学教材某一篇课文,用所学方法,渗透于另一篇或多篇与本文相关体裁的文章。引入哪些文章?教者可要经过深思熟虑,挑选既结合教材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执教《敦煌壁画》中,可引入的是丛书中的《永乐宫壁画》《舌尖上的敦煌》,通过课内所学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在拓展学习中巩固运用。在执教《水妈妈的孩子》中,拓展了一篇《风伯伯的娃娃们》,执教《以诚待人》拓展的是《两个馒头与一颗高贵的心》《诚实的果实》《我在美国借钱》。从以上课例中,可看出,不管“X”是一篇、两篇还是多篇,它们都是与教材同一主题,类型相似。
(二)课内外多篇,拓展升华
“课内多篇,课外多篇”都是组文阅读中的常见操作模式。课内多篇中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实现“一课一得”。“课外多篇”以学完本单元课文习得方法,拓展课外若干篇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整合教学。
三、课堂呈现,有法可依
文章选好后,那如何在课堂中把这些文章展现于课堂,才让学生在容量多中而不迷茫。
(一)设计“阅读单”,助力阅读
“课堂阅读单”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以一条条小建议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小台阶,一步步向阅读理解终点迈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份“自助式”的辅助工具。这“阅读单”把多篇文章整合一体,连成主线,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独立阅读,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梳理知识。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笔者围绕“科学精神”组合以下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我最好的老师》《做一只不顺从的蝴蝶》《神奇的共振》《好好活着每一天 你便会有丰盛收获》,通过这几篇文章,除了了解坚持不懈、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等科学精神,并从中比较教学,比较这些文章中的观点、事例的表达方式的异同,于是把“阅读单”设计如下:
(二)静心阅读,潜心思考
“组文自读课”是“阅读”的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课堂中需要孩子们忙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冷清,也许在一些公开课中,老师最喜欢看到的是热闹的、作秀式的各种语文活动,但在组文自读课中,学生就需要静静地阅读10分钟以上,甚至半节课以上都用来阅读,此时,就要求学生有浏览、略读、跳读、默读等多种阅读能力。在这阅读时间内,学生根据阅读单边读边作批注,动笔写写时,那“刷刷刷”的写字声打破这安静的课堂,成为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三)用心汇报,小组分享
汇报前,学习小组共同完成“阅读单”、知识树等任务,最后分享,可以是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说明,也可以是所有成员在组长的引领下合作汇报。
如,我校的李老师在上四年级第五单元《生命 生命》,学生阅读主题丛书P6《爬山虎的春天》 P17《读懂一株植物》 P19《别忘了开花》,并在小组交流中完成以下学习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以上阅读单后,小组长带上阅读单上讲台交流分享如下:
小组长:我组的成员喜欢《别忘了开花》,作者感情变化,开始是认为君子兰娇贵,后来是坚强的。让我感悟最深的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从中懂得了要勇敢、坚强。
生补充:我喜这句子:“君子兰竟长出了一簇青白色的花骨朵,在经历了一场多年不遇的严寒,躯体残缺,它仍要开花”,这写出了君子兰的重生,写出了它坚强不屈,正所谓“风雨过后见彩虹”,正是这道理。
小组长:我们小组还喜欢《读懂一株植物》,作者对苍耳的感情开始是讨厌,后来是喜欢,我喜欢的语句是第六自然段(朗读),这写出了苍耳造福人类,作者对苍耳的感情变化的重要原因。
生:我还喜欢《爬山虎的春天》,特别是妈妈说的话:“人即使落入绝境也不能绝望,要看到春天”让我懂得当遇到困难时,请你要乐观面对,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希望。
小组长: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你对我小组的汇报滿意吗,有什么不足可以指出。
......
组文自读,贵在选好文章,选文之前要考虑好本组文章的议题,犹如一顿佳肴必先选好食材,选食材前先构思宴餐的主题,选得准,才能上出组文的味道,只有围绕着议题把若干文章整合,课堂的呈现才如同一个整体,通过静心阅读,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这组文中且读且宽。
【关键词】组文;选文;整合;课堂呈现;阅读;合作交流
近年来,笔者的语文课堂以单元整合教学为主题,探索“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组文自读、口语交际课、习作表达课、整本书阅读”此六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我们正朝着“组文自读”迈进,于是,笔者也在外出学习培训着,在学校的科研中研讨,在自家的课堂中实践着,在学习中、在实践中认识组文,了解组文教学如何选文,如何把所选的文章重整,最后把整合好的文章呈现于课堂。在组文教学中,我们以才教材为引领,在课内外组文中迁移学法,让学生徜徉在海量阅读中,把书读宽、读实、读厚。
什么叫组文阅读?组文阅读就是像上面的课例针对一个议题,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文本的教学。“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情感主题,还可以是写作特色、表达方式、语用点等。多文本就起码三篇以上,根据孩子的知识水平及教材的难易度,一般适合3-5篇。
一、精准选文,彰显智慧
文章怎么选择呢?那就必须根据相关议题把多篇文本融合一体,可根据文本的作者、共同的语用点、同内容主题等组合一起。
(一)寻找同类,比较异同
以体裁、作者、主人公等选文,把同一类的文章组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来个组文阅读,展示不同作家笔下相同的主人公,把丰子恺的《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及陈天昌的《牧鹅散记》,探究几个文本在写法上的异同,探究同样是白鹅,却在不同作家眼中不一样的特点。
我们的教材中,有着明显的单元主题,具有同一人文主题特色。如有爱国的,有科学精神的,有母爱的,有景色的……那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选文。
(二)关注互补,打破局限
在我们的教材中,单元主题虽明显,但范围大,寥寥几篇文章难以诠释主题,如,“祖国在我心中”“艺术的魅力”“信息技术”等,那我们就要再选择若干文章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六年级《难忘的小学生活》,写与同学之间的回忆就只有一篇《忘不了的笑声》,我们可选择一组有关友情的文章,有离别之情,有朋友之间发生的烦恼,有快乐相处的场面等,把朋友之间的各种滋味整合一处。又如前文也讲了“狐狸”这一角色,如果只通过某一篇文章,就难以理解狐狸的多种形象,难以抹去狐狸在我们心中扎根已深的“狡猾”形象。
(三)聚焦“语用”,训练能力
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表达、想象、观察等,为了某一种能力在举一反三的练习中得到锻炼,需要有组文引路,在组文中学习与运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定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扎扎实实地落实言语训练。如,《石头的故事》《猎人海力布》《祝英台与梁山伯》《望夫石》中重在提炼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还设计了续编故事结局,让学生在揣摩人物形象后,续写被大海淹死后的夫妻会化作什么?最后顺势导出几首同主题的诗词。又如,《诗中的别离》,告诉学生什么叫“意象”,收集了大量别离相关的诗,在诗中比较,诗中理解,诗中诵读,悟出“柳”表“留”,“折柳”就是“挽留”之意。通过多文本训练,学生的“提炼、理解、续编、诵读、领悟”等多种语文能力在组文中学习,逐渐深化。
二、整合方式,易于操作
(一)1 X精读引领,简单实用
1 X,指的是精学教材某一篇课文,用所学方法,渗透于另一篇或多篇与本文相关体裁的文章。引入哪些文章?教者可要经过深思熟虑,挑选既结合教材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执教《敦煌壁画》中,可引入的是丛书中的《永乐宫壁画》《舌尖上的敦煌》,通过课内所学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在拓展学习中巩固运用。在执教《水妈妈的孩子》中,拓展了一篇《风伯伯的娃娃们》,执教《以诚待人》拓展的是《两个馒头与一颗高贵的心》《诚实的果实》《我在美国借钱》。从以上课例中,可看出,不管“X”是一篇、两篇还是多篇,它们都是与教材同一主题,类型相似。
(二)课内外多篇,拓展升华
“课内多篇,课外多篇”都是组文阅读中的常见操作模式。课内多篇中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实现“一课一得”。“课外多篇”以学完本单元课文习得方法,拓展课外若干篇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整合教学。
三、课堂呈现,有法可依
文章选好后,那如何在课堂中把这些文章展现于课堂,才让学生在容量多中而不迷茫。
(一)设计“阅读单”,助力阅读
“课堂阅读单”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以一条条小建议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小台阶,一步步向阅读理解终点迈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份“自助式”的辅助工具。这“阅读单”把多篇文章整合一体,连成主线,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独立阅读,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梳理知识。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笔者围绕“科学精神”组合以下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我最好的老师》《做一只不顺从的蝴蝶》《神奇的共振》《好好活着每一天 你便会有丰盛收获》,通过这几篇文章,除了了解坚持不懈、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等科学精神,并从中比较教学,比较这些文章中的观点、事例的表达方式的异同,于是把“阅读单”设计如下:
(二)静心阅读,潜心思考
“组文自读课”是“阅读”的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课堂中需要孩子们忙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冷清,也许在一些公开课中,老师最喜欢看到的是热闹的、作秀式的各种语文活动,但在组文自读课中,学生就需要静静地阅读10分钟以上,甚至半节课以上都用来阅读,此时,就要求学生有浏览、略读、跳读、默读等多种阅读能力。在这阅读时间内,学生根据阅读单边读边作批注,动笔写写时,那“刷刷刷”的写字声打破这安静的课堂,成为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三)用心汇报,小组分享
汇报前,学习小组共同完成“阅读单”、知识树等任务,最后分享,可以是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说明,也可以是所有成员在组长的引领下合作汇报。
如,我校的李老师在上四年级第五单元《生命 生命》,学生阅读主题丛书P6《爬山虎的春天》 P17《读懂一株植物》 P19《别忘了开花》,并在小组交流中完成以下学习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以上阅读单后,小组长带上阅读单上讲台交流分享如下:
小组长:我组的成员喜欢《别忘了开花》,作者感情变化,开始是认为君子兰娇贵,后来是坚强的。让我感悟最深的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从中懂得了要勇敢、坚强。
生补充:我喜这句子:“君子兰竟长出了一簇青白色的花骨朵,在经历了一场多年不遇的严寒,躯体残缺,它仍要开花”,这写出了君子兰的重生,写出了它坚强不屈,正所谓“风雨过后见彩虹”,正是这道理。
小组长:我们小组还喜欢《读懂一株植物》,作者对苍耳的感情开始是讨厌,后来是喜欢,我喜欢的语句是第六自然段(朗读),这写出了苍耳造福人类,作者对苍耳的感情变化的重要原因。
生:我还喜欢《爬山虎的春天》,特别是妈妈说的话:“人即使落入绝境也不能绝望,要看到春天”让我懂得当遇到困难时,请你要乐观面对,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希望。
小组长: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你对我小组的汇报滿意吗,有什么不足可以指出。
......
组文自读,贵在选好文章,选文之前要考虑好本组文章的议题,犹如一顿佳肴必先选好食材,选食材前先构思宴餐的主题,选得准,才能上出组文的味道,只有围绕着议题把若干文章整合,课堂的呈现才如同一个整体,通过静心阅读,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这组文中且读且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