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师有责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从各环节入手,利用数学阅读、教材特点、数学概念的产生、数学理论的形成、问题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产生 形成 交流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41-02
几年前,国家领导人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学生掌握了知识、考了高分数,还要目光放远一点,有责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利用数学阅读、数学万花筒、数学史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教材中的数学阅读、数学万花筒,或介绍有关的数学故事,或结合所学习的数学内容介绍相关史料,以陶冶学生的科学品质,渗透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完加法之后,给学生介绍“+的由来”,“+”号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才得到广泛的使用。加法符号,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寫,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在学习了乘法计算后,让学生计算:从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介绍数学王子高斯的算法及其专心搞研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学习时要勤奋、专心的教育。
二、利用教材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爱心及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李政道曾说:“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从正面激励学生,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在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面积时,我先将左脚鞋的轮廓画在黑板上,叫一位学生也将自己的左脚鞋的轮廓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把两个的大小比一比,然后再让学生比一比自己的数学书与语文书封面、两个树叶,从而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了面积。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内容并与之类比,当时为了比较两条绳的长短,我们学习讨论了长度及长度单位、长度测量、长度计算、长度的应用。那么在面积中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让学生尝试着提出将要讨论的问题(面积有哪些单位?面积将怎样测量?面积将怎样计算?学习面积有什么应用?)。
三、通过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学习若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学习时不但兴趣高,而且可以自己创造出新东西。在四年级下册教学“方程”概念时,我并没有直接给出方程概念,而是让学生探索、讨论、命名。上课时,我端了一个天平,先拿出一个鸡蛋,问学生它的质量怎样表示?由于学生刚刚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很快就说出用x克或y克表示。我在天平的一边放一个鸡蛋和50克砝码,叫一位学生在另一边放砝码直到天平平衡(共放了110克)。此时我让学生把这个状态叙述出来(鸡蛋的质量+50克=110克),再让学生用式子表示(x+50=110),接着再出示其他示意图,学生分别写出表达式4y=380,2z+200=2000等,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这些新式子的特点(含有未知数、等式),并试着给它命名(有的叫平衡式、有的叫字母等式),从而认识了方程。
四、通过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学生都有对未知事情探个究竟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尝试尝试。在三年级下册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取出一些小方片,摆出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每人说一说自己摆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讨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种方式再摆一摆、说一说。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但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非常熟悉,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探究能力。
五、利用习题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经常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中有一题:“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这只蝴蝶的2.4倍。这时蜜蜂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学生的讨论热情很高,说可以分布列式,也可列综合算式3.9÷0.5×2.4或3.9×2×2.4。其中有一位学生说,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4倍,那么半小时内蜜蜂飞行的距离也是蝴蝶的2.4倍,故也可列式3.9×2.4×2。
总之,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坚持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小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思考、讨论,通过观察、比较、类比等自己获取知识,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数学、掌握了数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产生 形成 交流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41-02
几年前,国家领导人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学生掌握了知识、考了高分数,还要目光放远一点,有责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利用数学阅读、数学万花筒、数学史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教材中的数学阅读、数学万花筒,或介绍有关的数学故事,或结合所学习的数学内容介绍相关史料,以陶冶学生的科学品质,渗透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完加法之后,给学生介绍“+的由来”,“+”号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才得到广泛的使用。加法符号,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寫,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在学习了乘法计算后,让学生计算:从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介绍数学王子高斯的算法及其专心搞研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学习时要勤奋、专心的教育。
二、利用教材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爱心及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李政道曾说:“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从正面激励学生,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在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面积时,我先将左脚鞋的轮廓画在黑板上,叫一位学生也将自己的左脚鞋的轮廓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把两个的大小比一比,然后再让学生比一比自己的数学书与语文书封面、两个树叶,从而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了面积。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内容并与之类比,当时为了比较两条绳的长短,我们学习讨论了长度及长度单位、长度测量、长度计算、长度的应用。那么在面积中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让学生尝试着提出将要讨论的问题(面积有哪些单位?面积将怎样测量?面积将怎样计算?学习面积有什么应用?)。
三、通过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学习若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学习时不但兴趣高,而且可以自己创造出新东西。在四年级下册教学“方程”概念时,我并没有直接给出方程概念,而是让学生探索、讨论、命名。上课时,我端了一个天平,先拿出一个鸡蛋,问学生它的质量怎样表示?由于学生刚刚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很快就说出用x克或y克表示。我在天平的一边放一个鸡蛋和50克砝码,叫一位学生在另一边放砝码直到天平平衡(共放了110克)。此时我让学生把这个状态叙述出来(鸡蛋的质量+50克=110克),再让学生用式子表示(x+50=110),接着再出示其他示意图,学生分别写出表达式4y=380,2z+200=2000等,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这些新式子的特点(含有未知数、等式),并试着给它命名(有的叫平衡式、有的叫字母等式),从而认识了方程。
四、通过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学生都有对未知事情探个究竟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尝试尝试。在三年级下册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取出一些小方片,摆出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每人说一说自己摆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讨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种方式再摆一摆、说一说。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但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非常熟悉,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探究能力。
五、利用习题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经常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中有一题:“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这只蝴蝶的2.4倍。这时蜜蜂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学生的讨论热情很高,说可以分布列式,也可列综合算式3.9÷0.5×2.4或3.9×2×2.4。其中有一位学生说,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4倍,那么半小时内蜜蜂飞行的距离也是蝴蝶的2.4倍,故也可列式3.9×2.4×2。
总之,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坚持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小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思考、讨论,通过观察、比较、类比等自己获取知识,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数学、掌握了数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