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信心的培育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心理学家提出,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没有精神压力及心理上的负担,大脑反应更快,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的教学课堂质量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在放松的这种情况下去进行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信心
  引言:在现在这个阶段中,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成绩上的提升,更应该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和思维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面对学习。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得老师的课堂质量达到最佳。
  一、小学生数学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
  大量的数据表明学生如果在有非常自信的情况下去学习,那么他将会全身心的投入,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能够很快的跟上老师的思维。这样非常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他們自信心不够,老师的课堂任务很难完成。学生不敢直面自身的错误去回答问题,老师也不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无法达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课堂质量下降,教学结果不尽人意,因此在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课堂中就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得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具体措施
  1、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老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时,如果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兴趣,就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主,让老师充分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去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是一味枯燥的跟着老师走,并没有自身的看法与见解,老师也不够了解他们本身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使得教学质量差强人意,而在新式教育法下就应该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启发式提问教学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课堂充满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去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2、多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
  小学生由于心理状态的原因,他的表现欲很强,因此老师就应该多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在学生表现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老师就应该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有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圆柱的侧面积进行计算时,老师不应该直接将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应该引出一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先对圆柱体进行观察侧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就会参考课本上的方式,将圆柱的侧面剪开,然后当他们发现是一个长方形时,就会轻而易举的得知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式,而有的学生并不是按照直线剪开。因此他们得出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同样也可以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进行鼓励与表扬,有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敢于质疑课文,不用一味地参考课文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教师应该多多评价学生
  在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时,一些学生会将自身的学习成果直接展现在课堂上,而有的学生由于害羞或者怕其他同学嘲笑,就不敢展示自己的作品,但他们内心又是渴望展示自我的。因此这个时候,老师的鼓励就是至关重要的,积极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展示,对于展示出错的学生更要提出表扬与鼓励,致使他们下一次能够更好的展示自身的作品,认知到自己的不足,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多多加强对学生的正面评价。
  4、灵活把握教学内容
  数学老师要对教学内容灵活掌控,因材施教,对于这些课堂的完成,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这样使得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针对其阶段的问题,不会导致成绩差的学生面临很难的问题,这样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减弱。因此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老师就应该采用活灵活现的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可以,根据其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延展开来,使得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是非常简单的,重点就在于老师应该怎样把控好课堂质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中所述措施的讲解,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信心的培养,提升自身的综合发展。把握学生个性与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兴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
  [2]徐艳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教育科学引,2016.
  [3]杨静.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品牌月刊,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绩,数学作为三大主课之一自然也不例外,只是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过度强调分数的高低反而会抑制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会使他们很难将自己融入实际的课堂氛围中。因此,对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我国小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作为理科重难点教学科目,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实践机会的缺失等因素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相关教师重点关注及寻求改变的教学问题之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及学习质量提升提供了充分环境,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增长,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研究性学习与
期刊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课堂上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复杂化的运算形式,在加上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影响,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为了改善当前这一现状,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通过规范性语言、生活化语言、趣味性语言的合理把控,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语言艺术;规范性;生活化;趣味性  一
期刊
摘 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并使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点。新课改以来,我国开始将学生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这样一场教育改革中,合作学习法又被作为新的实践方法提出。本文将分析合作方法的好处,将其能更好的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法;实践应用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计划中,体育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大大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重点还是停留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让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在创新角度下的小
期刊
艺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精神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小班孩子年龄小,小肌肉动作发展欠灵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对于这些涂鸦期的孩子,应该如何开展美术活动呢?通过多年的观察、实践与积累,我找到了以下途径。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在活动中,我经常利用实物,图片,语言,影视等多种形式的刺激,激发孩子感知事
期刊
摘 要: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唤醒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欲望,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素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到发展身心健康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体育课堂;有效手段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
期刊
摘 要:当前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很多的书面理论知识,更关键的是重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又被提上了日程。之前很多学校对体育不重视,因为觉得耽搁学生们学习时间,但是在当代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低,很多时候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所以教师们必须要努力增强他们的身心素质,让学生们能够不断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而近年来,初中“阳光体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尝试,不但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增强,还
期刊
摘 要:小学教学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整个教学阶段的基础部分,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教学学科,具有着培育小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要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变得越发重要,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成长。本文是对小
期刊
摘 要:通过引入惯性力,使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在非惯性系中依然成立,从而巧解中学阶段非惯性系中的物理问题。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非惯性系;惯性力  1 惯性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惯性系[1],而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区别就在于其加速度是否为零。在相对于惯性系以加速度a运动的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不再适用。但在实际问题中,往往需要在非惯性系中观察和处理物体的运动[2],这时,我们引入惯性力,使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