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游记》作为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影视改编作品众多,不同的时代对其有不同的阐释,无论是哪一种改编,都少不了与原著的互文。在《西游记后传》中,互文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孙悟空形象也在重绘。
【关键词】:《西游记后传》 孙悟空形象 重绘
孙悟空在原著中很显然是一个个人战斗者,一个英雄,但在《西游记后传》(简称《后传》)中,他的形象被重绘。这种重绘,绝非偶然,而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从大闹天宫到取得真经,孙悟空经历了一个时间的进化,而这种进化离不开时代的影响、认知的转变。
一、从互文性中加固孙悟空传统形象
想要了解孙悟空形象在《后传》的重绘,我们不得不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以此与《后传》对比。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文论中重要的文艺术语。它的概念具有复杂性,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释,颇具争议。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它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发展而来的,包括引用、抄袭、用典。而语篇之间、作品之间的互文,更像是作者之间的对话,一人贡献出一个想法,另一人提出见解;还可能是礼貌地借用,借别人的葫芦卖自己的药。《后传》在情节发展中不断提及取经之路上发生的事,尤其是一开头就是以师徒四人取经回大唐唐僧四人与皇帝之间的对话,引出了取经之前唐僧受皇帝所托,前往西天取经之事。在这庆贺的热闹中,又有了宝剑被盗一案,引出了小白龙的姑父泾河龙王一案,这桩案件是对原著的解构。原著中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为赌气擅自改了降雨雨量、时间,触犯天条,最后被魏征斩了。而《西游记后传》中将泾河龙王改为渭河龙王,然后栽赃嫁祸泾河龙王。这一笔改动,引出了一个敢顶撞如来玉帝的孙悟空,马上把我们带入传统的孙悟空形象,一个孤胆英雄,敢于单枪匹马大闹天空,不断叫嚷再来一次大闹天宫、“昏君”更是加深了我们的印象。这种反叛精神和反抗意识瞬间把我们带入戏中,藐视权贵、嫉恶如仇、一切妖怪的伪装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记忆中的孙悟空又回来了。
二、孙悟空形象重绘
一切的作品都逃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孙悟空形象的重绘逃不开作家与观众的主观窥视,他的“每一次复现都是多种话语协商的结果”。
2000年正值世纪之交,我们处在对新道路的探索之中,胡长清受贿案在当时相当轰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一个引路人,于是孙悟空出现了。作为传统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在某种程度上比美国超级英雄更为成功。原著中的孙悟空是降妖除魔的英雄,不被其他三人理解,打妖怪时经常被唐僧责罚,《后传》却带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孙悟空。他被赋予福尔摩斯的侦查力,猴性退去出现了成佛之后的神性,他被人依赖、需要。唐僧不再误解他,观音从帮助者变为了落难者,如来要依靠他保卫灵山,满天神佛都成了被拯救者。他帮助小白龙探明泾河龙王冤案。而案件中官二代、官官相护、独善其身、偏听偏信、下级陷害上级、贪污受贿等一系列问题暴露无遗,官本位、官僚作风充斥,正是案件缩影。从打怪升级剧到悬疑探案剧,其中的關键就是孙悟空。《后传》有两条线,一是孙悟空寻找十七颗舍利子,二是如来转世的乔灵儿的爱情纠葛。相比爱情,孙悟空的寻找之路更具有哲学意味。无天关押了所有神仙,天庭、灵山、地府全是由妖怪幻化而成的神仙,孙悟空带领我们在这虚幻之中,走出了一条对未来的路,破除虚妄,保守本心,这一形象正是世纪之交的人们所渴望的带路人。在这里一路的寻找中,孙悟空又体现了合作的一面,虽然他仍然是主力,但是他有了更多的伙伴(主动帮助者)。而他对无天的同情,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他的人性。
“当一切都是假的时候,也就没有假了,真的才是冒牌货”,我们凭什么才可以看透这些呢?我们又是谁呢?举世皆浊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独清吗?孙悟空寻寻觅觅,他本人才是最后一颗舍利子,看透真我,回归本我,这才是真正的认识自己。《后传》在某方面其实是求索,找出的是本我。经历一系列考验,牺牲自我,神性人性并重,大爱天下,才成就了“万佛之祖”孙悟空。
三、孙悟空形象重绘的理念
(一)对社会关系的新知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精神》中提到家族本位现象,他将家族本位与社会本位联系起来,从而解释中国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与观念。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民主和谐已经成为逃不开的话题,人人平等自由。
也正因为如此,《西游记》原著中师父与徒弟、满天神佛与孙悟空都是一种单向服从,尤其是后者,从来都是被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关系。但是到了现在,当我们看《后传》时,看到的是一种双向的关系,这也就使得孙悟空的形象不再那么片面,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弱势的他有了突破,在新社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二)对生命个体的思考
以往的影视改编作品,妖怪极少数是好的,孙悟空从来都是暴力地一棍打死,除了那些与神佛挂钩的妖怪(大鹏、象等),而这样的观念也往往是被认可的。但是在《后传》中,孙悟空开始学会思考,他同情魔界大圣无天,在一定程度上与无天惺惺相惜。同时,他又保持了自身的原则,虽同情,但却不苟同其所为。他开始注重心灵的修行和个体的价值意义,这让孙悟空摆脱了原有的形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孙悟空的思考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思考,是我们观众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较多关注像与不像的“忠实原著”与“忠于历史真实”之间的冲突、权衡,而忽视了人物形象本身的时代特性。
可见,在影视艺术中,对待《西游记》,并非要严格遵守原著经典,并非不可消解、戏谑、颠覆。在故事背后要有新的意义建构,与原著有某种相合之处,又契合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与社会文化的兴趣相符只有如此,作品才有价值,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同胜主编.文化记忆与艺术新形态——以《西游记》的记忆空间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符冰.从神到人:《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经典重构[J].电影评介,2017,(6):77-79.
【关键词】:《西游记后传》 孙悟空形象 重绘
孙悟空在原著中很显然是一个个人战斗者,一个英雄,但在《西游记后传》(简称《后传》)中,他的形象被重绘。这种重绘,绝非偶然,而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从大闹天宫到取得真经,孙悟空经历了一个时间的进化,而这种进化离不开时代的影响、认知的转变。
一、从互文性中加固孙悟空传统形象
想要了解孙悟空形象在《后传》的重绘,我们不得不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以此与《后传》对比。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文论中重要的文艺术语。它的概念具有复杂性,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释,颇具争议。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它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发展而来的,包括引用、抄袭、用典。而语篇之间、作品之间的互文,更像是作者之间的对话,一人贡献出一个想法,另一人提出见解;还可能是礼貌地借用,借别人的葫芦卖自己的药。《后传》在情节发展中不断提及取经之路上发生的事,尤其是一开头就是以师徒四人取经回大唐唐僧四人与皇帝之间的对话,引出了取经之前唐僧受皇帝所托,前往西天取经之事。在这庆贺的热闹中,又有了宝剑被盗一案,引出了小白龙的姑父泾河龙王一案,这桩案件是对原著的解构。原著中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为赌气擅自改了降雨雨量、时间,触犯天条,最后被魏征斩了。而《西游记后传》中将泾河龙王改为渭河龙王,然后栽赃嫁祸泾河龙王。这一笔改动,引出了一个敢顶撞如来玉帝的孙悟空,马上把我们带入传统的孙悟空形象,一个孤胆英雄,敢于单枪匹马大闹天空,不断叫嚷再来一次大闹天宫、“昏君”更是加深了我们的印象。这种反叛精神和反抗意识瞬间把我们带入戏中,藐视权贵、嫉恶如仇、一切妖怪的伪装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记忆中的孙悟空又回来了。
二、孙悟空形象重绘
一切的作品都逃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孙悟空形象的重绘逃不开作家与观众的主观窥视,他的“每一次复现都是多种话语协商的结果”。
2000年正值世纪之交,我们处在对新道路的探索之中,胡长清受贿案在当时相当轰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一个引路人,于是孙悟空出现了。作为传统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在某种程度上比美国超级英雄更为成功。原著中的孙悟空是降妖除魔的英雄,不被其他三人理解,打妖怪时经常被唐僧责罚,《后传》却带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孙悟空。他被赋予福尔摩斯的侦查力,猴性退去出现了成佛之后的神性,他被人依赖、需要。唐僧不再误解他,观音从帮助者变为了落难者,如来要依靠他保卫灵山,满天神佛都成了被拯救者。他帮助小白龙探明泾河龙王冤案。而案件中官二代、官官相护、独善其身、偏听偏信、下级陷害上级、贪污受贿等一系列问题暴露无遗,官本位、官僚作风充斥,正是案件缩影。从打怪升级剧到悬疑探案剧,其中的關键就是孙悟空。《后传》有两条线,一是孙悟空寻找十七颗舍利子,二是如来转世的乔灵儿的爱情纠葛。相比爱情,孙悟空的寻找之路更具有哲学意味。无天关押了所有神仙,天庭、灵山、地府全是由妖怪幻化而成的神仙,孙悟空带领我们在这虚幻之中,走出了一条对未来的路,破除虚妄,保守本心,这一形象正是世纪之交的人们所渴望的带路人。在这里一路的寻找中,孙悟空又体现了合作的一面,虽然他仍然是主力,但是他有了更多的伙伴(主动帮助者)。而他对无天的同情,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他的人性。
“当一切都是假的时候,也就没有假了,真的才是冒牌货”,我们凭什么才可以看透这些呢?我们又是谁呢?举世皆浊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独清吗?孙悟空寻寻觅觅,他本人才是最后一颗舍利子,看透真我,回归本我,这才是真正的认识自己。《后传》在某方面其实是求索,找出的是本我。经历一系列考验,牺牲自我,神性人性并重,大爱天下,才成就了“万佛之祖”孙悟空。
三、孙悟空形象重绘的理念
(一)对社会关系的新知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精神》中提到家族本位现象,他将家族本位与社会本位联系起来,从而解释中国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与观念。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民主和谐已经成为逃不开的话题,人人平等自由。
也正因为如此,《西游记》原著中师父与徒弟、满天神佛与孙悟空都是一种单向服从,尤其是后者,从来都是被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关系。但是到了现在,当我们看《后传》时,看到的是一种双向的关系,这也就使得孙悟空的形象不再那么片面,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弱势的他有了突破,在新社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二)对生命个体的思考
以往的影视改编作品,妖怪极少数是好的,孙悟空从来都是暴力地一棍打死,除了那些与神佛挂钩的妖怪(大鹏、象等),而这样的观念也往往是被认可的。但是在《后传》中,孙悟空开始学会思考,他同情魔界大圣无天,在一定程度上与无天惺惺相惜。同时,他又保持了自身的原则,虽同情,但却不苟同其所为。他开始注重心灵的修行和个体的价值意义,这让孙悟空摆脱了原有的形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孙悟空的思考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思考,是我们观众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较多关注像与不像的“忠实原著”与“忠于历史真实”之间的冲突、权衡,而忽视了人物形象本身的时代特性。
可见,在影视艺术中,对待《西游记》,并非要严格遵守原著经典,并非不可消解、戏谑、颠覆。在故事背后要有新的意义建构,与原著有某种相合之处,又契合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与社会文化的兴趣相符只有如此,作品才有价值,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同胜主编.文化记忆与艺术新形态——以《西游记》的记忆空间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符冰.从神到人:《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经典重构[J].电影评介,2017,(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