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具体论述了三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隐忧: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忧在于放射剂量的计算不合理,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基于这一点要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物理师,并且在国内院校多多开设物理师学科;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即为呼吸管检验的不合理,而这一问题的最大症结在于医学工程师的缺乏,导致对呼吸管的检验不合理,基于这一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一为引进人才,二为多开设学科;输液泵临床安全隐忧,集中表现在对速度的控制不合理以及输液剂量的调配,基于这一点,一方面要求院方能够为输液泵匹配检验器材,另一方面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负责。
关键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隐忧;探析;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006-0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现阶段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已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预防、治疗、还是术后康复都离不开医疗器械的辅助与治疗。但是医疗器械即使检验合格,若使用不正确不规范,就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依赖程度的增强,医疗器械的隐忧带来的医疗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院方能够了解到医疗器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杜绝,使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做到规范使用医疗器械,从而避免由医疗器械的隐患带来的医疗事故。本文将从多种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为切入点,明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隐忧。
一、放射仪使用存在的隐患概述
对于放射剂量的计算,是目前我国放射仪使用中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本部分将论述放射仪使用隐患的最大症结——放射剂量的计算不准确进行原因、结果以及具体解决措施的论述。
(一)放射仪使用存在的隐患
放射仪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利用放射线对患者的癌细胞进行照射,使得患者的癌细胞生长由于抑制而停止。所以,在放射仪的使用过程中,放射线的剂量多少成为了放射治疗中的最关键环节,只有对放射线照射的时间、面积以及深度都有一个精确的计算,才能够使整个放射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才能最大限度的杀死癌细胞;反之,则会导致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受损,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现阶段我国放射仪的使用还远远的落后于一些欧美国家,在放射仪使用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理论上的放射剂量计算要求严格并且精密,要求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确定放疗的具体部位,然后根据放疗的部位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计算,再给予数据确定明确的放射治疗方案。在放射治疗方案确定后,物理计算师会明确该放射治疗方案下的准确放射剂量,并且明确放射区的敏感部位以及敏感部位的放射剂量,这些一系列的工作结束后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放射仪的使用。在这一整个工作环节中,放射剂量的计算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的放疗一声需要配备两个以上的物理师,物理师要计算三天以上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出准确的放射剂量。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物理师的从业人员有限,甚至有的医院并没有能够计算放射剂量的物理师,这就难以避免放射剂量的计算错误,这就是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忧所在。放射剂量计算不准确带来的不良效果是一个缓慢的反应过程,被治疗患者不能够立刻对剂量的不准确给与相应的症状反应,也不会立刻死亡,这就导致了现阶段我国一些癌症患者因治疗不当而死却难以证明。
(二)解决放射仪使用隐患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文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忧在于,由于物理师的缺少,放射剂量计算不准确。针对这一现象,现阶段我国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解决现阶段的问题要求,我国从国外聘请关于放射剂量的物理师,为我国的需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更科学更精准的放射剂量计算,最终达到合理治疗的目的;着眼于长远治疗,要求我国能够在各大医学院校设置物理师这一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增长我国未来的物理师数量,使我国未来的放射仪使用更加科学,解除放射仪使用的安全隐患。
总之,现阶段我国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患在于放射剂量的计算不合理,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基于这一点要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物理师,并且在国内院校多多开设物理师学科,达到对放射剂量进行更科学合理计算的目的。
二、呼吸机检验存在的隐忧概述
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多用于病情垂危的患者,它能够调配人的呼吸,增加肺气流量,改善呼吸功能。现阶段医院对于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在于,医护人员对于呼吸机的检验步骤不加以充分重视上。本部分笔者将明确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并具体提供解决措施。
(一)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
呼吸机传送氧气的最主要平台是输气管,气体在经过输气管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流,气流与输气管的摩擦产生力。这个摩擦力的力度就决定了呼吸机中氧气的流量与作用,按照严格的理论要求,不同的呼吸机的摩擦值都有一个精确的计算,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够保证供给患者的氧气是充足的。如果医护人员随意更换输气管则会导致呼吸机提供的氧气分量的不足,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基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呼吸机的氧气管不能随意更换,要严格遵守其原装要求。一些医院中的医生由于对输气管的认知程度低,对于呼吸机的输气管不加以严格规范,进行随意更换,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或者呼吸困难的现象,却不知道具体原因,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
虽然呼吸机的运转是正常的,但是在长期使用后由于机器的超气质下降,会导致标准值与实际输出值不一致,以上的现象会导致超期输出量不准确,影响病人的呼吸。这样的现象只有对呼吸机进行定期细致的检验才能杜绝,而检验工作一般是由医学工程师进行的。理论上要求每三位医护人员配备一位医学工程师,但是在我国及时是设备先进,在医学界占据很高地位的医院,其医学工程师数量也极其有限。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呼吸机在临床使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忧,即为缺乏专业的医学工程师对呼吸机进行检验。 (二)解决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的具体措施
呼吸机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隐患,在其他医疗器具中也有体现,例如麻醉剂等。基于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与放射仪的临床使用一样,呼吸机中存在的隐患的最大原因也是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少。那毋庸置疑,解决呼吸机检验中存在隐患的具体措施也有两个,一为从国外引进医学工程师,二为在国内院校多多开设医学工程师学科。具体同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现阶段我国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即为呼吸管检验的不合理,而这一问题的最大症结在于医学工程师的缺乏,导致对呼吸管的检验不合理,基于这一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一为引进人才,二为多开设学科。
三、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概述
输液泵是一种输液辅助装置,一般用来输入特殊或高危药物,对于高危或特殊患者常用。现阶段,因为输液泵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多事由于医疗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本部分,笔者将详细论述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以及具体解决措施。
(一)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
具可靠数据现实,近年来输液泵带来的事故非常多,占医疗器械使用事故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输液泵医疗事故的具体表现形式多为输液速度异常。输液泵一般针对的是高危患者或者儿童,作为输液的辅助工具,经常输入精密药物。基于以上客观因素,输液泵的操作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要注意输液泵的输液流速,另一方面要注意药物的浓度。无论是流速异常还是药物的配比不合理,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与呼吸机与放射仪不同,呼吸机与放射仪在临床使用上的隐忧都是缺乏专业的操作与检测人员造成的,但输液泵隐忧存在的原因则是完全可避免的认为原因。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输液泵在使用前要进行参数的检查,并且要反复检验,在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做到对输液泵和患者的双重监护,一旦出现反常现象应立刻停止使用呼吸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输液泵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现阶段由于一些医院的资金有限,所以就没有配备与输液泵相匹配的检验器材,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往往在患者的输液过程中疏于照顾,这两个原因正是输液泵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最大症结所在。
(二)解决输液泵存在临床隐忧的具体措施
与呼吸机和放射仪不同,导致输液泵中存在隐患的原因均为人为的、可避免的,因此医院方面必须加大执行治理力度,彻底杜绝输液泵相关的医疗事故在此发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医院要加大投资力度。购买匹配输液泵的检验仪器是在客观上保证输液泵的正常运行,只有有了相应的检验仪器,才能够保证输液泵的输液速度,并精准的计算出输液的数量,这是整个输液泵为患者带来切实利益的基本前提。②医护人员要养成自律的工作态度。在输液泵医疗事故中,如果医生能够一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能够及时抑制住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医生的不付责任,通常有些病人临床表现出不良反应,医生却没有及时发现,于是导致了医疗事故发生。这就需要医生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及时观察。③院方要严格规范医护人员。这一点基于第二条措施,单频医护人员的自律意识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就要求院方能够出台切实可行的条例,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是医护人员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服务于患者。这不但适用于避免输液泵隐患方面,同时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工作中。
总之,现阶段我国输液泵临床安全隐忧,集中表现在对速度的控制不合理以及输液剂量的调配,基于这一点,一方面要求院方能够为输液泵匹配检验器材,另一方面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负责,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
放射仪、呼吸机以及输液泵,是现阶段我国在医疗中最常用的器械,他们的共同点为均应用于高危病人之中。正因为如此,更要求在应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但是通过本文的论述,不难发现,我国医疗器械的使用现状令人堪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医疗器械相应的治疗责任事故有60%以上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使用不当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专业使用人员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针对这一现状,解决的最好措施有三种,一为引进专业人才,二为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三为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
结束语:本文具体论述了三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存在的隐忧,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接触到本文,并了解到现阶段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隐忧,并依据文中提供的解决措施加以杜绝,实现医疗器械安全使用,达成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小婉. 医疗器械招标,谨防“做秀”[J]. 医药世界, 2005,(03)
[2] 邬时民. 医疗器械未雨绸缪迎“入世”[J]. 中国药业, 2010,(07)
[3] 长安. 今年医疗器械工作有5大重点[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12,(01)
[4] 张道生, 裴春林. 如何查处无注册证的医疗器械[J].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 2012,(08)
[5] 刘洪伟. 医疗器械行业步向GMP时代[J]. 中国卫生产业, 2010,(10)
关键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隐忧;探析;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006-0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现阶段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已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预防、治疗、还是术后康复都离不开医疗器械的辅助与治疗。但是医疗器械即使检验合格,若使用不正确不规范,就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依赖程度的增强,医疗器械的隐忧带来的医疗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院方能够了解到医疗器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杜绝,使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做到规范使用医疗器械,从而避免由医疗器械的隐患带来的医疗事故。本文将从多种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为切入点,明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隐忧。
一、放射仪使用存在的隐患概述
对于放射剂量的计算,是目前我国放射仪使用中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本部分将论述放射仪使用隐患的最大症结——放射剂量的计算不准确进行原因、结果以及具体解决措施的论述。
(一)放射仪使用存在的隐患
放射仪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利用放射线对患者的癌细胞进行照射,使得患者的癌细胞生长由于抑制而停止。所以,在放射仪的使用过程中,放射线的剂量多少成为了放射治疗中的最关键环节,只有对放射线照射的时间、面积以及深度都有一个精确的计算,才能够使整个放射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才能最大限度的杀死癌细胞;反之,则会导致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受损,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现阶段我国放射仪的使用还远远的落后于一些欧美国家,在放射仪使用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理论上的放射剂量计算要求严格并且精密,要求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确定放疗的具体部位,然后根据放疗的部位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计算,再给予数据确定明确的放射治疗方案。在放射治疗方案确定后,物理计算师会明确该放射治疗方案下的准确放射剂量,并且明确放射区的敏感部位以及敏感部位的放射剂量,这些一系列的工作结束后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放射仪的使用。在这一整个工作环节中,放射剂量的计算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的放疗一声需要配备两个以上的物理师,物理师要计算三天以上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出准确的放射剂量。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物理师的从业人员有限,甚至有的医院并没有能够计算放射剂量的物理师,这就难以避免放射剂量的计算错误,这就是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忧所在。放射剂量计算不准确带来的不良效果是一个缓慢的反应过程,被治疗患者不能够立刻对剂量的不准确给与相应的症状反应,也不会立刻死亡,这就导致了现阶段我国一些癌症患者因治疗不当而死却难以证明。
(二)解决放射仪使用隐患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文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忧在于,由于物理师的缺少,放射剂量计算不准确。针对这一现象,现阶段我国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解决现阶段的问题要求,我国从国外聘请关于放射剂量的物理师,为我国的需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更科学更精准的放射剂量计算,最终达到合理治疗的目的;着眼于长远治疗,要求我国能够在各大医学院校设置物理师这一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增长我国未来的物理师数量,使我国未来的放射仪使用更加科学,解除放射仪使用的安全隐患。
总之,现阶段我国放射仪使用的最大隐患在于放射剂量的计算不合理,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基于这一点要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物理师,并且在国内院校多多开设物理师学科,达到对放射剂量进行更科学合理计算的目的。
二、呼吸机检验存在的隐忧概述
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多用于病情垂危的患者,它能够调配人的呼吸,增加肺气流量,改善呼吸功能。现阶段医院对于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在于,医护人员对于呼吸机的检验步骤不加以充分重视上。本部分笔者将明确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并具体提供解决措施。
(一)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
呼吸机传送氧气的最主要平台是输气管,气体在经过输气管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流,气流与输气管的摩擦产生力。这个摩擦力的力度就决定了呼吸机中氧气的流量与作用,按照严格的理论要求,不同的呼吸机的摩擦值都有一个精确的计算,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够保证供给患者的氧气是充足的。如果医护人员随意更换输气管则会导致呼吸机提供的氧气分量的不足,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基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呼吸机的氧气管不能随意更换,要严格遵守其原装要求。一些医院中的医生由于对输气管的认知程度低,对于呼吸机的输气管不加以严格规范,进行随意更换,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或者呼吸困难的现象,却不知道具体原因,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
虽然呼吸机的运转是正常的,但是在长期使用后由于机器的超气质下降,会导致标准值与实际输出值不一致,以上的现象会导致超期输出量不准确,影响病人的呼吸。这样的现象只有对呼吸机进行定期细致的检验才能杜绝,而检验工作一般是由医学工程师进行的。理论上要求每三位医护人员配备一位医学工程师,但是在我国及时是设备先进,在医学界占据很高地位的医院,其医学工程师数量也极其有限。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呼吸机在临床使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忧,即为缺乏专业的医学工程师对呼吸机进行检验。 (二)解决呼吸机检验中存在的隐忧的具体措施
呼吸机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隐患,在其他医疗器具中也有体现,例如麻醉剂等。基于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与放射仪的临床使用一样,呼吸机中存在的隐患的最大原因也是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少。那毋庸置疑,解决呼吸机检验中存在隐患的具体措施也有两个,一为从国外引进医学工程师,二为在国内院校多多开设医学工程师学科。具体同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现阶段我国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大隐忧即为呼吸管检验的不合理,而这一问题的最大症结在于医学工程师的缺乏,导致对呼吸管的检验不合理,基于这一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一为引进人才,二为多开设学科。
三、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概述
输液泵是一种输液辅助装置,一般用来输入特殊或高危药物,对于高危或特殊患者常用。现阶段,因为输液泵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多事由于医疗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本部分,笔者将详细论述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以及具体解决措施。
(一)输液泵临床操作不当带来的隐忧
具可靠数据现实,近年来输液泵带来的事故非常多,占医疗器械使用事故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输液泵医疗事故的具体表现形式多为输液速度异常。输液泵一般针对的是高危患者或者儿童,作为输液的辅助工具,经常输入精密药物。基于以上客观因素,输液泵的操作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要注意输液泵的输液流速,另一方面要注意药物的浓度。无论是流速异常还是药物的配比不合理,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与呼吸机与放射仪不同,呼吸机与放射仪在临床使用上的隐忧都是缺乏专业的操作与检测人员造成的,但输液泵隐忧存在的原因则是完全可避免的认为原因。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输液泵在使用前要进行参数的检查,并且要反复检验,在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做到对输液泵和患者的双重监护,一旦出现反常现象应立刻停止使用呼吸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输液泵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现阶段由于一些医院的资金有限,所以就没有配备与输液泵相匹配的检验器材,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往往在患者的输液过程中疏于照顾,这两个原因正是输液泵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最大症结所在。
(二)解决输液泵存在临床隐忧的具体措施
与呼吸机和放射仪不同,导致输液泵中存在隐患的原因均为人为的、可避免的,因此医院方面必须加大执行治理力度,彻底杜绝输液泵相关的医疗事故在此发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医院要加大投资力度。购买匹配输液泵的检验仪器是在客观上保证输液泵的正常运行,只有有了相应的检验仪器,才能够保证输液泵的输液速度,并精准的计算出输液的数量,这是整个输液泵为患者带来切实利益的基本前提。②医护人员要养成自律的工作态度。在输液泵医疗事故中,如果医生能够一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能够及时抑制住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医生的不付责任,通常有些病人临床表现出不良反应,医生却没有及时发现,于是导致了医疗事故发生。这就需要医生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及时观察。③院方要严格规范医护人员。这一点基于第二条措施,单频医护人员的自律意识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就要求院方能够出台切实可行的条例,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是医护人员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服务于患者。这不但适用于避免输液泵隐患方面,同时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工作中。
总之,现阶段我国输液泵临床安全隐忧,集中表现在对速度的控制不合理以及输液剂量的调配,基于这一点,一方面要求院方能够为输液泵匹配检验器材,另一方面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负责,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
放射仪、呼吸机以及输液泵,是现阶段我国在医疗中最常用的器械,他们的共同点为均应用于高危病人之中。正因为如此,更要求在应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但是通过本文的论述,不难发现,我国医疗器械的使用现状令人堪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医疗器械相应的治疗责任事故有60%以上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使用不当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专业使用人员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针对这一现状,解决的最好措施有三种,一为引进专业人才,二为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三为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
结束语:本文具体论述了三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存在的隐忧,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接触到本文,并了解到现阶段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隐忧,并依据文中提供的解决措施加以杜绝,实现医疗器械安全使用,达成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小婉. 医疗器械招标,谨防“做秀”[J]. 医药世界, 2005,(03)
[2] 邬时民. 医疗器械未雨绸缪迎“入世”[J]. 中国药业, 2010,(07)
[3] 长安. 今年医疗器械工作有5大重点[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12,(01)
[4] 张道生, 裴春林. 如何查处无注册证的医疗器械[J].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 2012,(08)
[5] 刘洪伟. 医疗器械行业步向GMP时代[J]. 中国卫生产业,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