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也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将就业指导和服务纳入到大学生活的每个阶段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从而提升就业效率和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环境意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态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大学的就业中,由于就业人数的庞大导致就业竞争力很大,进而使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在非常多的大学生中就业能力本身就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自身的能力又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自我的发展空间能力,自身能力的强大又和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通过后天的一系列努力学习使得自己的能力不断加强,然后通过最后的就业在社会岗位上去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就业中,自身素质是影响就业的一方面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引起的,过多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素质不高,在应聘工作时,过于注重所得利益,对目标公司要求颇多,对自己的能力过于高看,导致就业难,这都是由于自身的价值观念引起的。在大学实现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一些不重视自身价值提高的人也导致自己就业压力增大,他们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思进取,在大学生活中就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这种心态和做法,最终在大学非但没有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甚至还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更有甚者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都迫使自己就业难度加大。最后,在应聘企业时,企业为了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在高校的学习中,学校对学生教学的培养并不太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受传统的教育影响,我国的考试制度一味地注重分数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学生在学习时,老师为了教学要求也是不断地对学生灌输应试的知识点,上课形式死板,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只追求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都使得学生的思维定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使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一些毕业后想自行创业的大学生团体中,由于我国创业制度的不完善,加上创业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缺乏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还有自身在创业过程中能力欠缺,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导致创业的终结。
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受到普遍重视,从开设课程到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贯穿大学生整个就业期间,但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注重应聘技巧、技能等培训,忽视用人单位对特定岗位需求的专业性能力培养,忽视长久工作能力的品质养成。二是注重毕业季的面试、简历、礼仪、语言沟通的培训,忽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跟踪、校正及完成情况。三是针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网站式发布,注重发布行为,不调查被学生采用的效果。四是就业教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忽略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无法满足毕业生个体性、差异性的需求。五是普通高校对就业率的过度追求,导致学生就业能力缺乏长久坚持,频繁跳槽,无法将环境保护意识、行为发挥出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环保意识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环保意识培养是大学生长远就业的重要意识部分。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包含社会责任意识,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大学生社會责任意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在近几年的就业面试中,节约纸张、合理使用纸杯、优化办公形式等面试形式融入了环保意识和行为的理念,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通过个人的行为,减少和降低成本,国家和社会希望这种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树立环保意识有利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环保意识能够使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有效开展和加快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个人进步的步伐,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损失。当环保意识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潜意识指导意识时,必然会更加全面考虑工作,降低工作负面影响,展开环保行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始终。一方面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就业能力教育,促使大学生及早了解就业形势、树立就业意识,专项培养特长,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将心理资本培养融入思想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将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心理资本国内比较认同的是F.Luthans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1]。也就是说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组成。而这几个维度正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心理力量。
(二)制定系统、切实可行的通用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就业能力由基础性能力、差异性能力、专业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成。基础性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等;专业性能力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在专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性能力是文体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经验的积累,工作经历,遇到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整个培养方案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指导原则,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长远就业为目的,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知和培养。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期·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孟详周等.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保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1,9:93~94.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环境意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态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大学的就业中,由于就业人数的庞大导致就业竞争力很大,进而使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在非常多的大学生中就业能力本身就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自身的能力又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自我的发展空间能力,自身能力的强大又和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通过后天的一系列努力学习使得自己的能力不断加强,然后通过最后的就业在社会岗位上去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就业中,自身素质是影响就业的一方面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引起的,过多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素质不高,在应聘工作时,过于注重所得利益,对目标公司要求颇多,对自己的能力过于高看,导致就业难,这都是由于自身的价值观念引起的。在大学实现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一些不重视自身价值提高的人也导致自己就业压力增大,他们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思进取,在大学生活中就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这种心态和做法,最终在大学非但没有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甚至还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更有甚者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都迫使自己就业难度加大。最后,在应聘企业时,企业为了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在高校的学习中,学校对学生教学的培养并不太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受传统的教育影响,我国的考试制度一味地注重分数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学生在学习时,老师为了教学要求也是不断地对学生灌输应试的知识点,上课形式死板,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只追求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都使得学生的思维定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使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一些毕业后想自行创业的大学生团体中,由于我国创业制度的不完善,加上创业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缺乏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还有自身在创业过程中能力欠缺,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导致创业的终结。
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受到普遍重视,从开设课程到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贯穿大学生整个就业期间,但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注重应聘技巧、技能等培训,忽视用人单位对特定岗位需求的专业性能力培养,忽视长久工作能力的品质养成。二是注重毕业季的面试、简历、礼仪、语言沟通的培训,忽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跟踪、校正及完成情况。三是针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网站式发布,注重发布行为,不调查被学生采用的效果。四是就业教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忽略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无法满足毕业生个体性、差异性的需求。五是普通高校对就业率的过度追求,导致学生就业能力缺乏长久坚持,频繁跳槽,无法将环境保护意识、行为发挥出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环保意识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环保意识培养是大学生长远就业的重要意识部分。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包含社会责任意识,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大学生社會责任意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在近几年的就业面试中,节约纸张、合理使用纸杯、优化办公形式等面试形式融入了环保意识和行为的理念,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通过个人的行为,减少和降低成本,国家和社会希望这种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树立环保意识有利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环保意识能够使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有效开展和加快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个人进步的步伐,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损失。当环保意识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潜意识指导意识时,必然会更加全面考虑工作,降低工作负面影响,展开环保行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始终。一方面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就业能力教育,促使大学生及早了解就业形势、树立就业意识,专项培养特长,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将心理资本培养融入思想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将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心理资本国内比较认同的是F.Luthans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1]。也就是说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组成。而这几个维度正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心理力量。
(二)制定系统、切实可行的通用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就业能力由基础性能力、差异性能力、专业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成。基础性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等;专业性能力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在专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性能力是文体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经验的积累,工作经历,遇到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整个培养方案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指导原则,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长远就业为目的,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知和培养。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期·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孟详周等.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保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1,9:93~94.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