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的自述

来源 :法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后,西方苦心经营几千年的价值体系遭受空前质疑。虚无主义弥漫开来,人类失去了精神支柱。随之而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加剧了西方知识分子的彷徨和无助。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个最必要、最急迫的时代问题。《局外人》是加缪小说创作迈出的真正第一步,此一体裁形式下的“审判”主题叙事也由此开始。“审判”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也是他对价值重建从不同角度做出的探询。本文通过分析《局外人》中的“审判”主题,以发掘此题与作者本人的隐秘关系,以求展示作者及其作品与他的时代之间的回响。
  关键词:审判,被审判,自我审判,道德困境
  加缪终生思考的问题是:“当人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理性的时候,如何在一般情况下以及眼下的黑暗年代里处世?”(奥利维耶·托德,2010:303)他试图寻找意义,确立价值,让世人有所依。这也就是为什么“审判”主题或隐或显地出现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局外人》是他第一部以“审判”为母题的叙事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后来的其他作品都只是它的再次演绎。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将审判从三个层面展开:审判、被审判、自我审判。
  一、被审判
  1.1 被审判的默尔索
  作品由均等、平行的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所为,第二部分为社会审判。为避免混乱,有必要先从整体上按常理做以下界定:杀人犯默尔索是被审判者,法庭(或者说社会)是审判者。从法律层面讲,默尔索是从小说第二部分,亦即被捕入狱后成为被审判者的。然而事实上,与他首次相遇,读者便可看到他所背负的无法摆脱的他者的审判。
  小说肇始于母亲的死。从此他在做,“他者”在看。而他对此也异常敏感。养老院门房“站在我后面。背后有一个人,使我很不自在。”(加缪,《加缪文集(1)》,2011:6)面对前来守灵的母亲的朋友,“我有一种可笑的印象,觉得他们是审判我来了。”(加缪,《加缪文集(1)》,2011:8)他注意到,如同后来他在法庭观察到的众法官,他们的外貌举止及表情都几乎一样,彼此间看不出什么区别。入狱前,他的话语充满猜测和不确定感,“被审判”也似乎只是一种“可笑的印象”。入狱后,印象成为事实,他的话语也显得异常肯定。在法庭上,检察官“带着这样一种得意洋洋的目光望着我,使我多年来第一次产生了愚蠢的想哭的愿望,因为我感到这些人是多么地憎恨我。”(加缪,《加缪文集(1)》,2011:56)作为一个社会人,默尔索无法逃脱他者的目光。他对此始终都有意识,只是有轻重浓淡之分而已。
  默尔索所追求的个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规范法则在文中形成对照,甚至对立。人类似乎天性喜于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准则去评判他者。在《海伦的放逐》里加缪写到:“它(欧洲)否定美,正如它否定一切它不赞扬的东西。”(加缪,《加缪文集(3)》,2011:131)在默尔索的世界里,人人都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都急于先人为主地评判,而非理解。法庭的所为便在于捍卫社会的价值体系。这本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众法官却先人为主,拒绝沟通,拒绝理解,力图将自己冠冕堂皇的逻辑强加于人,直接抹杀了个体的个人存在。默尔索对此深有体察并声言:“他不理解我,他有点怨恨我。”(加缪,《加缪文集(1)》,2011:41)唯有他零星的几个朋友似乎在尝试着理解他。但当邻居萨拉玛诺在法庭上重复道应该理解时,却被强势的法庭剥夺了话语权,“他被带了出去。”(加缪,《加缪文集(1)》,2011:41)这种思想暴力是默尔索“冤案”的根源,恐怕也是整个人类悲剧的一大根源。
  1.2 被审判的加缪
  对他者的审判,加缪有着切肤之痛。每部作品的发表都会招来批评界或褒或贬的判决,对作家而言这本再自然不过,可对生性敏感的加缪而言,却是不可承受之重。他总感到自己的思想不被理解,自己总在受到世人不公的审判,外界对自己作品的评论“都建立在误读的基础上”。(奥利维耶·托德,2010:314)《反抗者》的出版引起了思想界的震荡,同时也将作家本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巴黎知识界对他群起而攻。他的无党派作风使他没有阵营,没有战友。理解支持者仅限于零散的几个亲近的人,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言辞恶毒、带有人身攻击的口诛笔伐久久不息,以至于这位时代的孤独者甚至有点神经质。像晚年的卢梭一样,他觉得周围的人都以仇视的眼光看着他,觉得自己“感到自己受到众人的围攻”。(奥利维耶·托德,2010:591)卢梭晚年以自己为读者写《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以抒发胸中愤懑。加缪则在受到萨特和其门徒让松的恶意攻击后写了回应文章《捍卫(反抗者)》,却并未付梓。或许正是由于令他无法承受的他者的目光,他在翻阅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时才“着重划出:‘我看见了自己是因为别人看见了我。”’(奥利维耶·托德,2010:505)他企图逃离他人的审判,觅得“可以信赖而不用担心会被评判、被伤害和被背叛的人”。(奥利维耶·托德,2010: 501)他想保持沉默,以图“不再增加别人对他的愚蠢的评论”,(奥利维耶·托德,2010:652)为此他远离巴黎,退居普罗旺斯的一个小山村。
  他企图避开政治、避开他者的审判,同时尝试通过艺术创作的途径求得到世人的理解。未完成的、带自传性质的遗作《第一人》则是作家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展示。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上溯源头,试图重构处于社会下层的阿尔及利亚法国人的历史。这段民族集体记忆也是加缪个人的历史。它“是加缪对往昔清晰得令人心碎的一次回忆”。(伊丽莎白·豪斯,2011:325)在其中他写到:“人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理解的。”(Camus,1994:199)但思想已被暴力挟持,对话难以建立,“艺术家坐而论道的时代结束了”。(奥利维耶·托德,2010:593)在他的时代,“我们用通告代替了对话。‘这就是真理,我们说,你们尽可以讨论,这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几年以后,将有警察,它将向你们表明我有理。”’(加缪,《加缪文集(2)》,2011:25)在加缪的世界里,一如在默尔索的世界里,人人都急于兜售自己的思想,急于否定与之相异者;在评判、否定之前都懒于理解,或者直接拒绝理解。沟通渠道的堵塞,理解的缺乏正是加缪成为孤独者的根源之一。   二、审判
  2.1 审判者默尔索
  表层看,默尔索为被审判者,作为社会价值法则代言者的法庭为审判者。但在深层,这组对立关系却发生了对调。默尔索抽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审判者。
  他一直对他人及社会价值进行着有意或无意的审判。他的审判有时直截了当,如当头棒喝。玛丽跟他谈及爱情——人类的永恒追求之一时,他说道:“我说我已经说过一次了,这种话毫无意义。”(加缪,《加缪文集(1)》,2011:27)意识到自己被排除在案件之外时,他对法庭发出了厉声审判,愤然之情溢于言表:“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加缪,《加缪文集(1)》,2011:61)他甚至将审判对象扩至整个人类,有如最后的审判:“这是毫无意义的。反正,人总是有点什么过错。”(加缪,《加缪文集(1)》,2011:14)而人类的审判,“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游戏。”(加缪,《加缪文集(1)》,2011:40)临刑前对神甫的怒斥更是振聋发聩,是他对他人的不公审判、法庭的荒诞逻辑、基督教道德观的集中审判:“其他人也一样,有一天也要被判死刑。被控杀人,只因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而被处决,这有什么关系呢?萨拉玛诺的狗和他的老婆具有同样的价值。那个自动机器般的小女人,马松娶的巴黎女人,或者想跟我结婚的玛丽,也都是有罪的。”(加缪,《加缪文集(1)》,2011:76)
  他的审判有时又旁敲侧击,迂回曲折。运用反讽修辞是他间接审判的重要手段。有评论者认为:“主人公仅仅是在记录、在复原他周围的所言及所为。”(Kamdem,2010:47)笔者认为,这一论断仍有待商榷。他并非一味地拒绝意义,并非仅仅满足于事物的外在性。他的注视里暗藏着理解世界、获取意义的渴求,暗藏对社会的审判。对周围的人,他总是乐于细致人微地勾画出一幅幅漫画式肖像,其中的嘲讽意味鲜明浓烈。在此我们仅举一例,他星期天于阳台上所观察的出门散步的一家:首先是全家出来散步的人,两个穿海军服的小男孩,短裤长得过膝盖,笔挺的衣服使他们手足无措;一个小女孩,头上扎着一个粉红色的大花结,脚上穿着黑漆皮鞋。他们后面,是一位高大的母亲,穿着栗色的绸连衣裙;父亲是个相当瘦弱的矮个儿,我见过。他戴着一顶平顶窄檐的草帽,扎着蝴蝶结,手上一根手杖。看到他和老婆在一起,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一带的人都说他仪态不凡。(加缪,《加缪文集(1)》,2011:14-15)将“高大”的母亲和“相当瘦弱的矮个儿”的父亲并置、对比,产生出一种滑稽的喜剧意味。“仪态不凡”一词饱含着强烈的反讽。
  具体的个人其实只是他审判的表层对象,深层对象则为社会价值体系。他的观察对象时常因衣着而显得滑稽,而他们的衣着又多为制服,亦即社会法则的象征。僵化的价值体系把人压缩成了干瘪的符号,人的行为成了仪式化的机械程序,精准,但缺乏自主性、缺乏真性情。追求本真存在的默尔索对此深有洞见,嗤之以鼻。他的审判虽为间接,但正因为隐,才愈加发人深省。
  通过审视,他试图理解周围的人,理解法庭,理解他的世界。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并不明晰的世界。他和他的世界是疏离的,他们之间似乎竖起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另一边的人的行为都变成了一连串难以解读的动作,默尔索的解读也只能流于一厢情愿的猜测:“女护士也坐在里边,背对着我。我看不见她在干什么。但从她胳膊的动作看,我认为她是在织毛线。”(加缪,<加缪文集(1)》,2011:7)这也正是作者在《西西弗神话》里描述的世界的荒诞性的另一图解:“一个人在玻璃隔墙后面打电话,人们听不见他说话,但看得见他的无意义的手势:于是就想他为什么活着。这种面对人本身的非人性所感到的不适,这种面对着我们自己的形象的无法估量的堕落,这正如当代一位作者所说的‘恶心’,也是荒诞。”(加缪,《加缪文集(1)》,2011:97)
  2.2 审判者加缪
  加缪的时代被虚无主义思想所笼罩,他力图构建某种价值体系,重拾道德。这一道德家的焦虑使他成为了时代的审判者。他曾多次涉足新闻行业,他的文章一反新闻报道冷静客观的笔调,饱含个人的主观评判,“平时个人的反讽化人记者的笔端,形成了论战的风格”。(奥利维耶·托德,2010:195)他深入调查,揭露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统治的种种不公;后又以社论作者的身份积极投身抵抗运动,以清醒的态度审视肃清运动、阿尔及利亚独立、苏联集中营等时代重大问题;最后又担任专栏记者,严厉谴责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中激进分子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文学创作中,戏剧《正义者》则以1905年2月的俄国革命恐怖活动为原型,对革命恐怖主义进行了反思审判。随笔创作中,收于《夏》的作品则对当下的虚无主义、历史决定论、独裁主义、极权体制等进行了批判;经过了漫长的创作期的《反抗者》则是阐发他政治伦理的鸿篇巨著。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将他对时代的审判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将他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思想孤独,招致了思想界的围攻。在叙事作品里,出版于1956年的《堕落》极尽讽刺之能事,是他对时代及其当代知识分子审判的巅峰之作。
  三、自我审判
  3.1 默尔索揽镜自照
  默尔索并非只是在审判他者,他也在审视自己,拿捏自己的行为。当门房递给他烟时,“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妈妈面前这样做。”(加缪,《加缪文集(1)》,2011:7)他甚至谨小慎微,话语中带有分寸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是他频繁使用的表达方式。
  从“看”的角度来说,默尔索的自我审视始于狱中的那次揽镜白照。“我对着我的铁碗,看了看自己。我觉得,就是在我试图微笑的时候,我的样子还是很严肃。我晃了晃那铁碗。我微笑了,可碗里的神情还是那么严肃、忧愁。”(加缪,《加缪文集(1)》,2011:50)默尔索不仅在镜中看到了作为他者的自我,还发现了两者间不可弥合的深层断裂。从此,那个怪异的自我便成了他的审视对象。类似的“照镜子”在之后更是反复出现。法庭旁听席上有名记者,“他把笔放在前面,望着我。在那张不大匀称的脸上,我只看见两只淡淡的眼睛,专心地端详着我,表情不可捉摸。而我有一种奇怪的印象,好像是我自己看着我自己。”(加缪,《加缪文集(1)》,2011:53)记者对默尔索的审视转换成了后者的自我审视。临刑前,默尔索想象自由后的他作为看客观看处决死刑犯,而他自己即为死刑犯。于是,默尔索在观看被处决的默尔索。而此场景出现在他的想象之镜上,于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观看链条就形成了:默尔索观看镜子中的在观看被处决的默尔索的默尔索。作品中似乎充满镜子,观看者与他的影像无限增多。镜子一闪,甚至将读者也照了进去。至此,默尔索的自我审判达到了最大值。   默尔索是为社会法规所杀,但他并非法规的无知者。相反他谙熟游戏规则,时时审视着被置于规则中的自我。在狱中,他通过镜子游戏更加白觉地进行自我审判。而镜子之后的镜子更是将这种自我审判推向了最高峰。和世界的不协调促使了默尔索的自我审视。而自我审视并没有使他和世界和解,相反,使他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世界的荒诞。对荒诞的清醒认识将他导向了“反抗、自由、激情”:不耽于虚妄的未来,不沉溺于已逝的过去,用生命的全部激情抓住可触的当下的自由。这便是对荒诞的不思未来的反抗。
  从他对被审判的意识及他对社会、对人类的审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默尔索由自我不确信、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再通过揽镜自照,他最终完成了向不屈的反抗者的转型。
  3.2 加缪的自行省察
  每个时代都不乏审判时代的思想家,尤其是他的那个时代。加缪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那同样持之恒久的自我审判。在众多思想家以预言家自居,指手画脚信口雌黄时,他却时时进行着自我审判。他时常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坦露:“我又陷入盲目和持续的自我怀疑之中。”(奥利维耶·托德,2010:769)文学创作中,《第一人》“是加缪对自己的最后一次审视,是他最后一次把自我身份的认同作为他艺术追求的一部分尝试,无论它将向世人展示他的何种事实。”(伊丽莎H·豪斯,2011:325)他摸索中的踌躇不前正是他的闪光之处。思想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建立某种思想体系,而在于持久的思考状态本身,及白行省察的姿态。思想家应慎言,应勤于白省。那些视自己的理论为神谕的思想家是可笑的,利用别人的鲜血来豪迈抒情的思想家更是可耻的。加缪勤于自省,勇于认错。这或许才是他更为闪光的地方。
  默尔索完成了从白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蜕变,而加缪却终生摇摆其中,并时时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默尔索的揽镜白照使他更自信,并最终使他完成向反抗者的转型。加缪终生都是不屈的反抗者,但他的自我审视却使他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他“从不自信,甚至对自己的才华也不自信”。(奥利维耶·托德,2010:506)他有时表现出来的自信也是表面的、脆弱的。他的内心深处总是盘踞着不可抵御的不自信。《反抗者》是他引以为豪的著作,但面对口诛笔伐,“我简直对它产生了怀疑(也是对我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和它毕竟太相似了。”(奥利维耶·托德,2010:588)自信和白我怀疑共同构成了加缪的生活,也构成了他的双重心理特性。如果说“默尔索表现出了超越犹太这基督教一般道德观的自信”,(奥利维耶·托德,2010:251)加缪却在自我怀疑中艰难跋涉,不见出路。
  结语
  《局外人》有如镜子,映照出了生活中的加缪。人物默尔索重重地打上了作者的烙印。他们都在审判世界,同时又接受着世界严厉的审判。默尔索因他异常的生存方式而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最终被判极刑。同样,加缪也因他“不合时宜”的思想而被他的时代审判、排斥。在精神上,他已被判处死刑。断头台的意象如同魔咒,在《局外人》、《鼠疫》、《堕落》等不同作品中不断出现;现实生活中,他“多次因为失望而有自杀的冲动”。(奥利维耶·托德,2010:423)如果说默尔索最终完成了由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加缪却始终跋涉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难以解脱。文学上的成功带给过他自信,但更多的却是带给他自我怀疑。他的自信是脆弱的、暂时的,他的自我怀疑却是难以抗拒的、持久不灭的。他远非一个洒脱的人,他总是把别人的看法和把自己的失败看得太重。关键在于,他似乎总把自己的失败与别人的看法紧密相连。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流亡者。从加缪和他的时代来看,他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西方知识分子的困境。他在作品中从不同层面展开的“审判”是他对西方传统价值的一种审视,以及他对价值重建做出的多种探询。
其他文献
摘 要:为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这是我国改进公司制度的一大体现。本文试图从公司司法解散的立法根据着手,对我国目前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司法解散;公司僵局;欺压行为    新《公司法》第183 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 持有公司全部
期刊
摘 要:如何对社会民事、经济和行政公益案件在无人提起诉讼 的情况下,通过国家公权的有力介入予以切实保护,成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一项有待深入探讨和实践 的新领域。对此,国家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的提起权,并从制度上进行切实保障,以维护我国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关键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若干问题    所谓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指检察机关以国家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不特定多数人
期刊
摘 要:在现行《国家赔偿法》中未及详细规定,导致刑事确认的实践非常混乱,最为严重的是,大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刑事确认给挡在了刑事赔偿之外,将刑事确认权的归属更为合理性,势在必行。  关键词:刑事确认;确认权;归属    刑事赔偿案件中的确认简称作刑事确认,是指对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违法、侵权,依法进行审查和确认的活动。刑事赔偿确认作为刑事赔偿程序的前置程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检察院贾春旺检察长在调研时指出要使检察业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全国检察机关中走在前列。检察政治工作作为检察业务工作的组织和服务保障的有力提供者,也应当遵循走在前列的要求,积极研究进取创新之路。我认为,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工作:(1)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在前列。 (2) 制度建设要走在前列。(3)自身建设要走在前列。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自身建设;走在前列    二OO
期刊
裁判要旨:在刑事案件中,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行为人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问题。实践中,由于户口的公信力下降,户口年龄与实际年龄常常不一致。查明核实实际年龄,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核实实际年龄应应遵循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案情】  被告人刘伟与被害人刘小芬同系于都县禾丰镇同村同组村民,两家相距约30米。2006年上半年,被告人刘伟乘被害人刘小芬父母在外打工,
期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6条所作的特殊保障措施承诺,具有形式意义上的完整的特保措施启动要件。深入探讨《中国入世议定书》16条有关特殊保障措施之承诺,分析特保措施的启动要件,解析特保条款的本质即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解析特保措施中“市场扰乱”的本质含义。  中国入世议定书16条第一款规定:只要其他成员方认为进入到其境内的中国产品引起了该成员的市场扰乱或重大的贸易转移,该成员就可以对中国
期刊
摘 要:新律师法有关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的新规定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侦查讯问的难度增大,犯罪嫌疑人供述反复、翻供、甚至拒供的概率会增加;证人证言的失真风险增大,甚至证人避证现象会增多;侦查取证的规范性要求更高。为应对新律师法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挑战,需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采取以下策略:证据收集时限上,突出“快”字;证据固定手段上,突出“多”字;证据内容采集上,突出“全”字。 
期刊
摘 要:流动人口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流动人口犯罪已构成了对城市尤其是“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本文拟就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犯罪主体有关犯罪的若干问题作一简要研究,并就防控流动人口犯罪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原因;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流动
期刊
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统称,泛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和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供述和辩解。在我国的刑事证据中有被称为“证据之王”的“美誉”。因此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对口供应如何收集和采信的争论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第46条明文规定:非法收集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切案件要重证据,轻口供。本文笔
期刊
摘 要:本文比较TRIPS协议及有关国家对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环节的相关规定,就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中不仅对于进口环节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而且超出“国际标准”对于出口环节也予以保护的规定进行论证和考量,提出实施出口环节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关键词:TRIPS;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进口;出口    TRIPS协议第51条规定各成员国海关应将进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出口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