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调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公益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科学引导高校公益服务发展,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提升公益服务活动有效性,满足社会需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益服务、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公益也慢慢走进走近大家的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高校里,涌现出来许多类似的以公益服务、公益活动为载体的组织,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自强社、厦门大学的南强乡村学社等。这些组织通过各类型活动的开展,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益活动参与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延续性,大学生对公益的认识有限,公益服务仅限于捐款捐物,支教,慰问福利院等方面,受利人群缺少广泛性、高校公益服务与大学生的专业不相接轨、参与公益活动的部分大学生目的不够明确等,这些对高校育人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也逐步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
一、高校公益服务
公益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公众的利益,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社会资源、财富的再分配。公益活动,通俗来看就是指某一组织或个人向社会、他人进行捐赠,诸如金钱、实物、文化等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等。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由学生自己主动,服务他人,这也是其参与、了解、认知、研究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将其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应用的实践过程中来,进一步消化、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其更好地从事这种公益活动。本文所指的高校公益服务,是以高校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提供科教文卫等性质的专业性或志愿性的服务。高校公益服务是在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可以体现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社会、对高校、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公益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益服务相关的活动体系不健全
就现实而言,很多高校的公益服务活动,都是在校团委的集中指导下,开展活动的,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存在一些品牌团队;而专业实践活动,其主旨是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成长的,属于教学内容的一种。由此可见,公益服务与专业实践都是高校经常性开展的實践活动的形式,但限于管理机构、组织隶属的差异,还存在联系不紧、协作不深、相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很多高校都有意识地创建一些活动平台,提供专业的指导,但成效尚不明显。
(二)服务水平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
高校提供的公益服务,与传统的购买的社会服务相比,存在特殊性。对服务提供对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其提供的专业服务虽然是在一定专业学习积累基础上的,也有相应的专业教师指导,但是仍会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脱节、专业水平弱、专业深度广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活动开展难以常态化
基于高校的教学课程安排,各类实践活动基本都集中在寒暑假,当然也有个别常态化的活动项目,一般安排在周末,但是这类活动实为少数。公益服务型专业实践活动也遵循了此规律,活动常态化较难实现。
(四)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
对于高校社团而言,在活动开展中,也会有相应的教师进行指导,但多以团学老师或任课教师,鉴于原有的工作或教学安排,其对学生的指导较为有限;其次,高校公益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还受其现有的规模和经费制约,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相对局限,活动宣传力度较低等。
三、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公益服务发展建议
(一)以调研为手段,把准“社会需求”之脉
高校公益服务型实践活动要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要实现学校、学生、社会三者共赢,首先必须明确其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通过调研、研究“走出去”,把准“社会需求”之脉;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设计,在参与学生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能更好的提供社会需要的公益服务实践活动,同时也能有效的让学生“学有所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如某高校的公益服务实践活动“我心中的家”,在了解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困难家庭的援助相关工作后,专门组织其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同学,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家庭装修设计,并依托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相应耗材,有效地让同学们的专业内容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利用和锻炼。
(二)加强组织管理,进行有效专业指导
公益服务型实践活动,首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具备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其严谨的自我管理是分不开的;其次,专业的指导必不可少。同样以“我心中的家”为例,学生在房屋改造装修中的设计方案,一定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把关,乃至培训。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其局限性仍较大,特别是在一些服务内容明确现实转化的。
(三)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拓展活动渠道
高校提供的社会服务,要切实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升级”,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学院内,要充分做到跨领域全方位,尽可能地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拓展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的交流、宣传途径和渠道,积极利用政府、其他社会组织的资源开展活动,不断开发新的活动阵地,有效避免“无处可收”的实践尴尬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活动影响力,拓展活动范围。
(四)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发展空间
高校公益服务型的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向社会输出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挖掘与其他高校、地方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可能性,打造常态化、阵地化、品牌化的活动,不断加深校际间的联系,学习优秀经验,有效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大活动的宣传效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更好的资源支持,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高校公益服务的发展壮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社会组织、政府、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学校而言,公益服务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学生成长;对社会而言,高校的公益服务类的实践活动,能服务一方群体,能服务社会发展,这是一项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兼具的社会工程。
参考文献:
(1) 韦小双,关明.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差异、耦合以及转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
(2) 李凤.大学生公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以 EJR 公益团队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1-48.
(3)钟一彪.大学生公益活动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吴卓君.品牌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探索尝试——以 H 学院“爱漫葱城”公益活动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6(6):94-96.
(5)袁彦鹏.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困境及出路——论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3
关键词:公益服务、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公益也慢慢走进走近大家的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高校里,涌现出来许多类似的以公益服务、公益活动为载体的组织,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自强社、厦门大学的南强乡村学社等。这些组织通过各类型活动的开展,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益活动参与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延续性,大学生对公益的认识有限,公益服务仅限于捐款捐物,支教,慰问福利院等方面,受利人群缺少广泛性、高校公益服务与大学生的专业不相接轨、参与公益活动的部分大学生目的不够明确等,这些对高校育人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也逐步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
一、高校公益服务
公益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公众的利益,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社会资源、财富的再分配。公益活动,通俗来看就是指某一组织或个人向社会、他人进行捐赠,诸如金钱、实物、文化等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等。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由学生自己主动,服务他人,这也是其参与、了解、认知、研究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将其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应用的实践过程中来,进一步消化、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其更好地从事这种公益活动。本文所指的高校公益服务,是以高校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提供科教文卫等性质的专业性或志愿性的服务。高校公益服务是在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可以体现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社会、对高校、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公益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益服务相关的活动体系不健全
就现实而言,很多高校的公益服务活动,都是在校团委的集中指导下,开展活动的,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存在一些品牌团队;而专业实践活动,其主旨是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成长的,属于教学内容的一种。由此可见,公益服务与专业实践都是高校经常性开展的實践活动的形式,但限于管理机构、组织隶属的差异,还存在联系不紧、协作不深、相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很多高校都有意识地创建一些活动平台,提供专业的指导,但成效尚不明显。
(二)服务水平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
高校提供的公益服务,与传统的购买的社会服务相比,存在特殊性。对服务提供对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其提供的专业服务虽然是在一定专业学习积累基础上的,也有相应的专业教师指导,但是仍会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脱节、专业水平弱、专业深度广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活动开展难以常态化
基于高校的教学课程安排,各类实践活动基本都集中在寒暑假,当然也有个别常态化的活动项目,一般安排在周末,但是这类活动实为少数。公益服务型专业实践活动也遵循了此规律,活动常态化较难实现。
(四)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
对于高校社团而言,在活动开展中,也会有相应的教师进行指导,但多以团学老师或任课教师,鉴于原有的工作或教学安排,其对学生的指导较为有限;其次,高校公益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还受其现有的规模和经费制约,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相对局限,活动宣传力度较低等。
三、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公益服务发展建议
(一)以调研为手段,把准“社会需求”之脉
高校公益服务型实践活动要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要实现学校、学生、社会三者共赢,首先必须明确其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通过调研、研究“走出去”,把准“社会需求”之脉;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设计,在参与学生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能更好的提供社会需要的公益服务实践活动,同时也能有效的让学生“学有所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如某高校的公益服务实践活动“我心中的家”,在了解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困难家庭的援助相关工作后,专门组织其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同学,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家庭装修设计,并依托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相应耗材,有效地让同学们的专业内容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利用和锻炼。
(二)加强组织管理,进行有效专业指导
公益服务型实践活动,首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具备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其严谨的自我管理是分不开的;其次,专业的指导必不可少。同样以“我心中的家”为例,学生在房屋改造装修中的设计方案,一定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把关,乃至培训。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其局限性仍较大,特别是在一些服务内容明确现实转化的。
(三)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拓展活动渠道
高校提供的社会服务,要切实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升级”,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学院内,要充分做到跨领域全方位,尽可能地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拓展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的交流、宣传途径和渠道,积极利用政府、其他社会组织的资源开展活动,不断开发新的活动阵地,有效避免“无处可收”的实践尴尬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活动影响力,拓展活动范围。
(四)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发展空间
高校公益服务型的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向社会输出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挖掘与其他高校、地方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可能性,打造常态化、阵地化、品牌化的活动,不断加深校际间的联系,学习优秀经验,有效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大活动的宣传效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更好的资源支持,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高校公益服务的发展壮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社会组织、政府、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学校而言,公益服务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学生成长;对社会而言,高校的公益服务类的实践活动,能服务一方群体,能服务社会发展,这是一项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兼具的社会工程。
参考文献:
(1) 韦小双,关明.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差异、耦合以及转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
(2) 李凤.大学生公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以 EJR 公益团队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1-48.
(3)钟一彪.大学生公益活动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吴卓君.品牌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探索尝试——以 H 学院“爱漫葱城”公益活动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6(6):94-96.
(5)袁彦鹏.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困境及出路——论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