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学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变以教师教为主转换为以学生学为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的是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真正地去主动学习。
【关键词】科学课堂;皮连生;教育心理学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科学课堂,读过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教师可以从中知晓,皮老师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取代原来哲学解释的知识概念。皮老师用新的知识概念解释后天习得的智力,用知识解释技能、能力。而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好的课堂兴趣激发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刺激会产生反应,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小学语文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与素养,让学生们先有学习动机,才能知道如何学习。老师可以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出发,进一步进行强化与巩固,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进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一旦被炒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就会牢固,不易遗忘。
学生们都喜欢故事,而寓言故事是学生们最愿意去学习的。如在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进行故事的预习以及重难点词汇的查阅与理解,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共享从中感悟的哲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的背后寓意,然后组织班级学生们进行讨论。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都已调动起来,接下来要进行反复的练习与知识的强化。除了教科书中的故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故事的收集与整理,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演讲给大家。学生们从中感悟所讲故事的哲理。正是这种不断的练习与强化,学生们对于该方面的知识属性就会储备起来,因为反复强化的结果是巩固。兴趣激发以及反复的练习与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反复的练习带来的不是知识学习的枯燥与乏味,而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二、改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接受学习
传统教学的误区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学习,无疑这种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一节课45分钟的课程,学生们不可能一整节课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如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老师课程的讲解,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而这需要发挥老师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要想高效合理地进行,需要老师知晓本节课所要进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提前备课以及按照备课的思路走,问题预设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首要第一点就是课文的提前预习以及自己文章理解的整理与把握。老师在一节语文课的讲述中,先抛出预设问题,引发学生们的讨论,然后班级进行分小组划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的调动起来,主动学习氛围也激发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手段,小组可以由差生加上优等生以及中等生组成,强弱中等的搭配可以创造出极大的潜力,小组内部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小组要建立评价机制,既要合作学习,又要互相竞争。竞争刺激创造力,合作的实效性以及竞争的有效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大大的增强。老师还要做好引导与评价机制,确保班级内部小组的公平与公正,科学课堂的建立需要老师的激励以及学生的主动。
三、变哲学取向的教学论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什么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如循序渐进原则,发挥教师主体,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等都为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而科学的课堂教学,也强调机械学习以及强化刺激。机械学习并不是简单重复的学习,而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点的建构,机械学习可以刺激学生头脑的反应,进而达到强化与巩固的效果。
科学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不管是学习方面的认知还是接受知识方面的认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老师只要明白学生身上的这一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学生们的认知过程有缓有慢,老师要对学生产生耐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辅导与技能的培训,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学习的同化论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或建构)新知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同化和建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说“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是完全正确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为什么懂的地步不断的演进。而对知识的储备也是新知识代替旧知识,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演化,从而造就新知识。正如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向高层不断的纵深发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加深与强化。正如从树干开始到逐步的枝繁叶茂。
四、结语
科学课堂的教学需要老师掌握基本的教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认识,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全面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语文素养的学习与建构过程,要想让学生们获取良好的学习成果,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前言[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钟园)
【关键词】科学课堂;皮连生;教育心理学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科学课堂,读过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教师可以从中知晓,皮老师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取代原来哲学解释的知识概念。皮老师用新的知识概念解释后天习得的智力,用知识解释技能、能力。而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好的课堂兴趣激发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刺激会产生反应,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小学语文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与素养,让学生们先有学习动机,才能知道如何学习。老师可以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出发,进一步进行强化与巩固,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进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一旦被炒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就会牢固,不易遗忘。
学生们都喜欢故事,而寓言故事是学生们最愿意去学习的。如在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进行故事的预习以及重难点词汇的查阅与理解,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共享从中感悟的哲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的背后寓意,然后组织班级学生们进行讨论。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都已调动起来,接下来要进行反复的练习与知识的强化。除了教科书中的故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故事的收集与整理,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演讲给大家。学生们从中感悟所讲故事的哲理。正是这种不断的练习与强化,学生们对于该方面的知识属性就会储备起来,因为反复强化的结果是巩固。兴趣激发以及反复的练习与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反复的练习带来的不是知识学习的枯燥与乏味,而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二、改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接受学习
传统教学的误区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学习,无疑这种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一节课45分钟的课程,学生们不可能一整节课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如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老师课程的讲解,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而这需要发挥老师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要想高效合理地进行,需要老师知晓本节课所要进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提前备课以及按照备课的思路走,问题预设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首要第一点就是课文的提前预习以及自己文章理解的整理与把握。老师在一节语文课的讲述中,先抛出预设问题,引发学生们的讨论,然后班级进行分小组划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的调动起来,主动学习氛围也激发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手段,小组可以由差生加上优等生以及中等生组成,强弱中等的搭配可以创造出极大的潜力,小组内部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小组要建立评价机制,既要合作学习,又要互相竞争。竞争刺激创造力,合作的实效性以及竞争的有效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大大的增强。老师还要做好引导与评价机制,确保班级内部小组的公平与公正,科学课堂的建立需要老师的激励以及学生的主动。
三、变哲学取向的教学论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什么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如循序渐进原则,发挥教师主体,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等都为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而科学的课堂教学,也强调机械学习以及强化刺激。机械学习并不是简单重复的学习,而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点的建构,机械学习可以刺激学生头脑的反应,进而达到强化与巩固的效果。
科学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不管是学习方面的认知还是接受知识方面的认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老师只要明白学生身上的这一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学生们的认知过程有缓有慢,老师要对学生产生耐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辅导与技能的培训,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学习的同化论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或建构)新知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同化和建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说“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是完全正确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为什么懂的地步不断的演进。而对知识的储备也是新知识代替旧知识,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演化,从而造就新知识。正如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向高层不断的纵深发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加深与强化。正如从树干开始到逐步的枝繁叶茂。
四、结语
科学课堂的教学需要老师掌握基本的教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认识,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全面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语文素养的学习与建构过程,要想让学生们获取良好的学习成果,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前言[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