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幼儿为本”遇上规则教育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念被中国人所熟知,规则遍布在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园也不例外。走进任何一个班级,耳畔不时响起的总是教师对孩子的规则提示:午睡时间保持安静、排队洗手不要拥挤、活动中要遵循游戏规则、玩完玩具后要收拾干净……
  对新时代的教育者来说,“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逐渐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也不断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可。近年来,陆續有幼教工作者开始质疑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我们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性,鼓励孩子创新,而在规则的束缚下是否只会造就一个个“听话”的孩子?我们提倡顺应孩子的兴趣与发展,旨在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参加幼儿园活动,那么,还需要用一条条规则去限制他们的行为吗?规则的约束是否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相互矛盾呢?这些问题一直引发着教师们思索与讨论。既希望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环节得以井然有序,又不希望孩子的个性被压抑,这样的“鱼和熊掌”该如何兼得呢?
  教师有话说
  Q:您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您认为,如何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同时保留孩子的个性,让其不会成为一个一味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呢?
  规则意识是一个人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其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教师如果过于强调规则,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势必让幼儿变成听话的“机器”,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提出规则要求的同时,还应鼓励幼儿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保留其个性发展。例如,在玩桌面建构游戏“中国龙”时,我要求幼儿不要把积塑丢到地上、如掉在地上应拾起、活动结束要将积塑还原、不大声喧哗或影响他人游戏等。渐渐地,幼儿们形成了习惯,整个活动有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拼搭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中国龙”,教师不过多干预,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吉林省图们市先,锋幼儿园 孙书娟
  规则的存在并不是让孩子听老师的话,而是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那么,规则由谁来制订?怎么制订?我们会通过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发现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商讨,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建立游戏规则、班级公约等,这样的规则才能更好地被幼儿遵守。所以,要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制订者,而不仅仅是被规则制约的对象。只有当遵守规则成为内化的行为时,孩子们才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规则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幼儿园张晓杰
  首先,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在小型的社会群体里生活与学习,必须和周围环境互动、与他人交往,其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的基本内涵和条件。因此,教师制订合理的规则是保障幼儿更好地行使权利、参与活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其次,如何在规则教育和幼儿的自主性、个性化发展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幼儿为本,实施规则教育,同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应准确把握规则的功能定位,明确规则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其自主性。在制订规则的同时,体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常态要求,让规则的执行更具变通性。在实施规则教育时,教师要提高自身诠释幼儿行为的能力,避免说教,通过游戏、实践和讨论等形式注重幼儿对规则的内化。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戴季蓉
  幼儿园里所谓的规则,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刚入园的幼儿在接受集体教育时难免有一些不适。除了给幼儿关爱外,教师还应该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光有自由,没有规则也是不可行的,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时,教师要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天性得到自然表现,就应该让他们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利,不能把幼儿管得太死、太教条化。教师要让幼儿自由、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事物互动起来,在活动中让幼儿理解规则含义,从而在自由的基础上遵守一定的日常生活规则。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必不可少,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正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建立规则与制度的重要性,但要保证尊重幼儿,通过丰富的活动引导他们做既富有个性又懂规矩的孩子。
  ——国防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幼儿园汤伶俐
其他文献
本期“鹤琴之声”专栏选取来自北京、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城镇幼儿园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不仅使人们感受到城镇幼儿园对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建立與创新)付出的热情与努力,而且表明了学前教育“生活化”与“环境育人”的特质。由此可见,本期“鹤琴之声”专栏体现了城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或“起跑线”,这也是对陈鹤琴“活教育”学说基本精神、原则及方法在传播、应用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阐释与体现
期刊
彩色的房子,就连墙角和院子里的小树林都闪着光,南师大保利园是一座彩色的儿童乐园。师幼用七色彩笔,绘出了精彩的成长画卷,编织出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成长故事。  如果可以,你会给春天涂上什么颜色?那冬天呢?秋天也许是金黄色的吧……  但是,在孩子们的心里,一年四季,红橙黄绿蓝靛紫随心搭配。有时黄色稍微浓烈些,或者绿色较为突出些,但每个季节都五彩斑斓,光彩耀眼。  因为童年是彩色的。  郡幼儿园应该是什么
期刊
近日,我阅读了刘晓东教授所著的《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这本书十分具有引导性,适合每一位幼儿教育者细细品味。书中,刘教授将关于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各种理论娓娓道来,使我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全新的梳理,更为我打开了认识儿童文化的一个崭新窗口。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探究儿童的精神世界,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耐心倾听,用心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儿童的世界和他们的思想不是成人灌输给他
期刊
入学准备(school readiness)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儿童对正规学校教育的适应程度。入学准备在我国政策制定、理论和实践研究与探索方面都受到广泛重视。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通知,为幼教工作者提供了方向指引。本文根据“文件”
期刊
小档案:江苏省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海安一幼)以“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园风,历时六年(2011—2017),在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中坚持“儿童本位”,逐步形成以“自主选择—对话交流—师生共读—游戏体验”为主体的绘本阅读活动模式,激活儿童灵性的阅读指导方式,让幼儿与绘本充分对话,在快乐、自主的阅读活动中获得生命成长的需要。《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于2017年获
期刊
时 间:2019年5月16日  地 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苏州湾园区  主持人:肖菊红  参与者:肖菊红、周惠英名师工作室全体  成员  教研背景:   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缺乏具体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师往往停留于观念或理念的层面,常常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虽有先进的理念,但理念与实践常常容易脱节,在行动上并没有实质的转变,容易不自觉地走老路。在组织幼儿科
期刊
在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在游戏化情境中体验愉悦感和成功感。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如情境贯穿、角色扮演、戏剧冲突、游戏互动、层级递进、领域融合等。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呢?笔者将通过大班韵律活动“武士与龙”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策略一:情境贯穿   在许卓娅老师提到的“团体律动游戏总流程”中,第一
期刊
2011年,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海宁马幼)秉持着“让幼儿园教育更有创意”的改革发展理念,启动了以创意手工为特色的课程项目;时隔不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要求幼儿园教学应当“去示范”“去范例”,海宁马幼顺应这一契机,认识到要努力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造行为;2016年,“安吉游戏”“创客教育”等先进实践成果和理念进入园所;2018年,海宁马幼成为浙江省安
期刊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关于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学前教育法已起草并完成初稿。同时指出,推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订学前教育法等四个项目纳入立法规划。切实加快学前教育法起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近日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中,就包括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各省出台实施意
期刊
基于儿童经验的游戏化课程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及需要。生态教育则看重让孩子从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学习,鼓励幼儿多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类事物。在最直接的生态环境中,孩子能够获得最深刻的教育印象,更加能够激发其积极美好的情感。   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儿童经验”。“儿童经验”替代了过去的“学科知识”,已成为幼儿园
期刊